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用“三个世界”构想中国外交战略

火烧 2010-0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探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三个世界构想,分析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变化,强调全球治理中新兴大国的地位,以及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

用“三个世界”构想中国外交战略  

新加坡北京特派员韩咏红 2010年2月7日 报道说:“今年将是中国面临国际关系最复杂的一年。”讲的是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 2月6日 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与厦门大学举行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0年春季预测发布会”上的发言。李稻葵说:中国的国际处境从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的备受关注,到现在成了备受指责:“大伙儿觉得你(中国)是班级里的优秀生,考试考了120分,但是没有给班里其他同学,包括班长,带来其他好处。”   

李稻葵经常在中央电视台作财经评论,他的这个“现场感受”,我没有在央视听到他讲,但是我相信是真的。  

   

与之不同的是新华社报道。《达沃斯论坛发全球治理强音》说:“这届论坛年会主题为‘改变世界: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意在‘反思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进程、重建相关国际机构’,着重讨论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气候谈判、改进全球合作机制等议题,核心则是改进与加强‘全球治理’。”报道肯定“ 1月25日 至28日,李克强副总理访问瑞士并出席第四十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拓展中瑞及中欧互利合作,推进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  

报道巧用了 “辞旧迎新”时令语,借指“西方主导的旧秩序难以为继,将新兴大国包括在内的新秩序正冉冉升起。”报道提出一个观念——“一超六强”,认为“危机后全球涌现出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等七大力量中心,‘一超多强’实为‘一超六强’,美国虽然仍是‘一超’,但‘六强’之中新兴大国已占四席。”报道引用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达沃斯论坛有用吗”文章说:“强调现有多边机制‘显然需要实质性改革’,不仅是因为‘话语权分配不合理’,还因为‘当前多边体制似乎无力解决根本问题’,呼吁‘让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进入全球政策讨论核心’。”  

报道随后突出地表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要起主导作用,结语说:  

“当前,中国尤须坚守自身‘发展中大国’定位,加强大国协调,团结发展中国家,细化‘和谐世界’战略思想,自主稳妥、循序渐进地承担‘大国责任’,增进全球治理议程设置权与规则制定权。”   

我认为论坛年会的主题很有意思,但是,中国政府是不是太把它当真了?美国愿意重新设计世界,重建相关国际机构吗,不会。我认为,年会倒是揭开了已经开始的中国和欧美的斗争新阶段。所以就有了李稻葵的中国“成为众矢之的”的感受。  

   

美国过去对中国的政策是遏制,后来有所改变,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国”主宰世界的话放出来了。遏制和“中美国”,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手,中国要不追随美国,就得受遏制。  

遏制中国并不可怕,“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大多数想追随美国的国家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损失,何况资本家的本性是要赚钱,为赚钱他们是不可能团结一致的。  

“中美国”是最狠毒的一手。“中美国”不仅使中国脱离第三世界国家而孤立,而且同第二世界国家争宠,无需美国出手,第二世界国家就要联手遏制中国。“中美国”,是反间计,使中国在世界上完全孤立而不得不紧靠美国为伴,是对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战略的反制战略,是帝王之术,也是“不战而却人之兵”的孙子兵法之妙用,   

中国没有上当,接受G2,表现了领导人的智慧,但是,智者千虑难免有一失。失就失在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三世界,而是放在“准第二世界”中,定位为“发展中大国”,和过去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突出了“大国”;就是所谓“一超六强”的“全球政策讨论核心”或“全球治理”。“一超”是美国,是霸主,是第一世界唯一国家,而第二世界的欧盟和日本,现在衰弱了,原来第一世界的另一霸解体了,现在和中国、印度巴西同属“准第二世界”。这样,中国就脱离了第三世界,进入“全球政策讨论核心”,治理全世界。这样,中国仍然落入了美国设下的“中美国”套。一方面作为“全球治理”者而与被治理者的第三世界相对立,另一方面又同其他“五强”争夺“话语权分配”,印度的举动和央视关于中印关系的评论,是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一例。  

中国政府之失还在于,除了强调自己是大国之外,还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元素”等东西。我不知道是哪些秀才想出的这些玩意儿!当中国媒体上宣扬这些东西的时候,懂得它们的含意吗?这同希拉莉讲“国家品牌”,“创造国家之间的一套行为准则”,要在全球推行美国价值有多大区别?我希望中国媒体不要再宣扬中国什么的、大国什么的和“中美合作大局”这类东西了,这会孤立自己,给人以威胁之感。  

我不想在网上讲得太透,相信能思考的人会了解,为什么李稻葵今年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感到中国“成为众矢之的”,理解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要宣称“美国决不做第二”,也可以为什么突然间美国全面冲突中国。  

中美对抗是必然的,如我在《再说中美关系》所言:“中美双方,就领导人而言,都不存在幻想,否则就不配当领导人,这种人领导的国家就危险。”斗争是始终存在着,一直没有停止过,问题是,我们要考虑如何斗得有理有利有节。我认为,在哥本哈根会上,派一个部长去参加元首会谈,太失礼了。应当学习周恩来。

金融危机后,中国外交显然发生了显著变化,就是不再韬光养晦,而是开始说话,发出自己的声音了。我赞同,2008年我就不赞成韬光养晦,这样会“韬光隐晦实际已不可能,反显得险诈,居心叵测。”主张“中国应该说话了,不仅说‘不’,而且也说‘要’。”我认为“中国发展到现在,‘不称霸’还要,十个称霸的十个都成孤家寡人。但不一定不当头,……今天美国在国际上横行霸道,中国不起来带头反对霸权主义,则第三世界由于没有核心很难团结在一起,便可能被各个击破,孤立了的中国最终也不得不独自面对一切。”关键的,或者说,根本的,我们要领会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构想,把中国定位在第三世界中,带头并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应当认真学习“上海公报”,这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策略,表现了老一辈是如何与美国打交道:

“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七点建议以及在今年二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 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  

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系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考虑到国际关系的上述这些原则,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 。”

时间已过38年,中国声明中一些过时了,但是它的精神原则没有过时,务必记住:“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 ”,“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