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国有企业被毁的奥妙(5-6)

火烧 2010-02-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分析苏联、北欧及美国等国家的国有企业模式,指出其优劣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强调改革需结合国情,避免照搬西方模式。

  

八、外国企业有中国能借鉴的好经验吗?  

先说一下看法: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的国有企业,几乎没有搞得很好的;能搞成一般化就是烧高香的了;好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包袱。下面我要说的不是他们的国有企业。  

我以为到现在为止,不同类型的私有制企业,不同类型的公有制企业,都有自己一定的长处,决不是把外国的某一个类型一照搬就行了。下面就我知道的不算太细致,只骨髓式的说一点情况。  

(一)苏联:  

1、斯大林时代主要问题是极端化,也是个急性病,想快速就到共产主义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  

但是创立必要数量的国有企业的基本路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须,不能否定。  

2、赫鲁晓夫之后主要经验教训是国家和企业都官僚化、背叛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  

3、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搞私有化,也高喊着改革的口号,搞北欧的国家和企业模式,结果如何,人人皆知,只是有一些人掩耳盗铃不敢提。不要说别的,光是他们的大倒退就把人民大众害苦了。眼看着一下就误了几十年。  

4、不解决官僚主义,不解决官员质变,一头钻向私有化,这决不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绝不是社会主义的改革,这是党和国家的质变,这是毁社会主义制度。  

5、为了解决官僚主义,在资本左右下的民选(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或者在资本加官僚已经质变后的条件下民选,都是会走向国家制度资本主义化的。  

苏联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丰富的。  

(二)北欧:  

1、不能说它没有一点集体属性。它的价值导向是为私,它的资本属性骨子和魂也是私有。  

2、它是在私有制国家制度下,通过搞社会副利的形式,缓解劳资矛盾。它的本质是,仅在缓解劳资矛盾等层面上与社会主义有一些相似之处。  

3、它好多东西可以作为中国私有股份制企业借鉴。有些方面也可以供国有企业参考,而不是国有企业的照搬。  

从国家制度来说,搞近似这种模式的不光是北欧老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啊。埃及的纳赛尔、印度的尼赫鲁、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智利的阿连德等都曾经想搞类似的社会制度和企业模式;斯里兰卡的班达拉奈克夫人,曾经在私有制下试验搞过供给制;在落后国家或者被军事政变斩首,或者不太成功。难道说这里没有原因吗?  

(三)美国。  

1、美国企业是最资本主义性的典型。  

自由个人主义价值观至上,人是金钱的奴隶。国家机构、国家法律、文化观念、伦理道德,人的行为准则等等,国家的一切都是为了强化、完善这一准则的。它的企业本质上也是这一准则。那是资本者、强人的准则。它把资本的所谓人的个性,它把人的强霸性向极度方面张扬了。近于强迫个体的弱者顺奴了。这种国家和企业,不需要其独有的条件吗?  

2、它的企业长处点主要是重科学技术,重科学管理,也当是普遍适用的。  

(四)日本。  

它的最独特性在于,它把封建的效忠性奴性,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性、科学管理性、辅以一定的强霸性,社会主义的劳资关系缓和性,三性结合于私性的企业中。在一定时期是适应于日本的社会情况的。  

如果有人一定要把北欧说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主义为主性加上了一些社会主义性的话。  

日本就同样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的为主性,加上了一定程度的封建主义性,又加了一点社会主义性。  

(五)亚洲的四小龙。  

1、私有经济,市场运作,国家干预。  

2、大量引进外资。  

3、消化外国的先进技术,国产化后代之。  

此前中国基本上是亦步亦趋学它们,只是此前消化代之缺了些腿,不如人。拿人家的垃圾产业、产品当宝。  

(六)南美国家。  

1、私有,自由,顺奴国际化的需要。  

2、有些像中国现在一样,曾经有点小辉煌。  

3、国家好多命脉性的企业是姓外国的。一遇到经济上的波动外资逃跑,国内灾上加灾。  

他们好多国家的老百姓多因为此而受害。于是,南美兴起了一股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的风潮。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危机,说是经济泡沫破裂。它为什么会出现泡沫?是国内的私有投机,特别是国外资本参于的经济投机的苦果。国家没有控制私有资本投机的机制和能力、力量;特别是国外的资本,进也是投机,出也是为了投机。最后把恶果留给不能跑到外国,只能死呆在国内的老百姓。  

(七)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根本不是一回事。  

国有企业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制度的命根子。人民当家作主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定不可缺。  

不管有的人承认不承认,中国人民群众确实是相当程度,甚至是世界最高程度的当过家作过主的。我下面扔掉中国不同时期的不好,只说应该肯定的好方面。  

1、党是真正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国家的官员、企业的管员是真正忠诚于国家,人民,特别是忠诚于人民大众利益的人员。他们不敢背离,更不敢背叛人民大众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中国的一切好都首先是来于这一条。他们是否忠诚于人民大众,要由人民大众来认定,而不是他们自己认定和说算。这一条是中国一切好的关键。  

2、企业是工人的,工人和企业又是国家的。  

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它也不只是企业内那些人的,它更不是官与管员的,它又是国家的。  

第二,以前的问题是,企业的国家、全民性色彩过重了。对企业、企业中工人的积极性发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三,改革后到此前的,又出现了企业的官、管性太重,工人主人性太弱。资源是国家的,资本也是国家的。让谁控制与掌握了,谁就可以超限度的自主自由的享用、占有,甚至是挥霍奢侈。  

中国的一些企业出现了超高工资现象,根子就在这里。  

那些资本、资源劣势的企业就倒了霉了。  

第四,这两种极端都必须反对,应该调整。  

3、官、管、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人的权利、工人管理工厂的权利不能被剥夺。  

首先是社会、企业责任的主人。人们以厂为家。厂内的所有人是一家。厂内的问题人们都有权管,不是只有官管员才能管,工人更不是完全是顺奴式的。  

4、官与管员,是领导者,也是统帅员,更是带头人,他们不是官老爷,是要模范带头的,不是模范带头者就不是好的官管员。官、管员不好的去当工人,工人也可以去当官、管员。大庆精神、鞍钢宪法,两参一改都体现了这种原则。  

5、利益一致,谁都没有享受国家规定之外的特权。这一准则是文化大革命中开始被破坏了,改革开放之后近于达到不可收拾、甚至破坏企业的程度。这一方面是一切好的基础。  

6、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法律有破坏生产罪。  

国家财产受到法律、各种规章制度的保护。官与管员受到工人的监督,工人、官与管理人员都没有权利占用和挥霍企业的财富。  

这一制度也是从文化大革命始被破坏了,近二十年更日甚。国有财产可以被官与管随意而为、占有、挥霍。  

破坏生产就是犯罪,轻者批评、教育,中者处罚,重者就要判刑。  

这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好的保证。  

7、爱国、爱企业爱厂、爱集体,工人是企业的主人等,成为企业人的灵魂、官管员及工人的行为准则;也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  

这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的思想文化命根子。  

  

人们请看啊,有这样的好领导、管理人员,有这样的好工人,资本主义国家的什么好东西拿不过来。中国是谁们?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一切都否定了?否定以来的效果是什么?不是已经清楚了吗?  

否定上述的一切,有些人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利用他们手中已经掌握的各种有利条件,疯狂的利己;再为所欲为的去搞改变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  

总之:  

真要改革吗?真是想把社会主义的企业搞好吗?那么路子只有一条:  

基本保持住中国的好,再吸收一切国家企业的长处和好。  

而不是跟着美国,再不是北欧,再再不是日本、四小龙跑。  

跑丢了自己,跑丢了人民群众,跑变了社会制度,跑变质了中国人民的核心组织。  

这样下去,最终可能是跑到资本主义国家那里去了。  

更可怕的是,就跑出中国的动乱、大衰退了吗?  

短期一时的经济发展能掩盖这一切大是大非,大矛盾,大危机,大风险吗?不能!  

这就是我要大声呼叫的理由和原因。

  

九、毁国有企业成为几十年来的国家行为。
改革后国家政策长久的极度的倾斜,是国有企业不景气与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前已经说到的一些内容之外,这里只说税收一个方面的利益倾斜,就足以看出中国改革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作为。

据电视台透露资料,改革近三十年以来,特别是九四年利改税之后,直到2006年底为至,不同性质的企业国家税率是:
国有企业是33% 。
私营企业17%。
外资企业12%。
就凭这一条,国有企业除了占尽国家资源、资金、市场(垄断)、科学技术、新兴产业等政策优势的企业之外,什么样的国有企业不被税垮?
更何况那些多数都是破旧不堪、社会负担压在身、生存维坚的企业了。
这如果是作为短期的行为是可以的,然而国有企业多数都垮了(数量)啊。终于才有了人大的调整新税率立法。
这能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吗?这能叫改革是为了搞好国有企业吗?
偏斜了的改革思路必须纠正,纠正的越慢越晚国家的损失越大,人民群众受侵害的也会越重。

  

  

十、国有企业目前改革的关键点:  

如果真是以眼下中国的情况来说,保卫住还剩下的国有企业不被私有化,才是最当务之急。  

下面是三、四年前写文章时的一些看法。也许今天仍然有可用的东西。  

(一)反对国有变官有。
国有变成了官有是相当程度的事实。
国有企业本来叫全民所有制,改革中改名叫国有制。真的是国有吗?事实是相当程度的官(含管)有制了。今天看来,全民所有为什么要改名国有?当初就是为了同世界接轨.所谓的同世界接轨,就是同资本主义国家接轨,就是把中国的国有企业变成同资本主国家的国有企业一样。就是要根本上否定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性而私有化。
1、此前,中国的国有企业真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一样了吗?
回答是不!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所有,它是为资本主义的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的国家对国有企业是有一套监督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它也没有成为某些官与管有,也没有成为某小部分官与管说算。
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在平衡国家经济方面是起作用的。作为企业,它是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原则和办法来管理企业的,再加上国家的监督。它们是对工人的管与治,工人不是主人;它的官、管员也不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它是人民群众的主人和官。
在一个国家制度、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切思想意识等等都是极度个人主义条件下,能搞好国有企业才出鬼呢。这种国家和社会属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作为企业,它几乎没有优秀过的,也几乎不曾辉煌过,;主体说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私有经济的辅助,它不是主体。
所以说,搞资本主义形式的国有企业,早就被资本主义国家证实过,它不会优秀。  

2、中国的国有企业则不同,它的优秀者无数;它也曾经辉煌过,中国辉煌过,苏联也辉煌过。它辉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官与管是人民群众的各方面的优秀者,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而不是官僚主义式的、坐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工人的优秀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更是企业的主人。国家的官与管员,企业的官与管员、技术人员、工人积极向上,团结一体搞好企业。后来国有企业的变得不好(包括改革前),甚至是变坏了,归根结底是这几个主要方面发挥得不好了,甚至是变形变质了。这几个方面如果能发挥得好,有今天的政策,和国际条件,国有企业会搞得更好(官条件除外,官与管的条件必须改变).  

3、中国的国有企业想套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框子,越来越演变成为官与管有。  

事实和证据无数,本文的前面已经说了许多,不妨再综合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法与规被废了。  

第一,原来国有企业是有一整套经营管理的法与规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被破坏的。  

第二,是改革之后被废止的,甚至是完全的否定。让人痛心的是越是好的方面越否定。  

第三,前两三年了,郎咸平先生就提取国有企业改革要先法,按法改革的问题。郎一方面得到人民群众属性人群的尊敬和爱戴;另一方面又受到一些官、管、业主、少数精英的不理睬甚至打压。  

第四, 为什么到了今天仍没有为国有企业立法的意向.一个天天都在喊着法治的国家,国家支柱的国有企业没有完备的法律来管理。  

第五, 物业法根本保护不了国有企业,那主要是为私有财产立的法。  

第六,宪法的有关国有企业的规定,用来保护国有企业,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有一些人不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修改宪法呀,宪法也不是国有企业的铁保。  

(2)官员对他们所管辖的国有企业,愿意怎样处置就怎么处置。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近于完全控制在官与管手里。  

人民群众(这里主要不是少数人)再有意见,再不满,也无能为力;私有化是这样,企业的官与管任命也是这样,人民群众越是有意见的人可能正是些飞蝗腾达者。  

(3)谁占有了国有企业,谁占有了国有企业的部分资源(人、钱、物,国家资源、技术、市场等)谁就有权占有和享用国有企业的财富。这种现象到处都是。  

(4)谁得到了国有企业的部分管理权,谁就可以参于分得国有企业的财富;就可以把国有企业送给他想送的人;就有权把国有企业搞垮;就有权把国有企业毁了它;就有权私了它;只不过是他们打着改革的名义就是了。  

(5)谁控制了国有企业,就有权按排他们的亲朋好友,子弟效忠者;就有权让他看着不顺眼的人下岗,就有权让几千万工人生活无着落。  

(6)谁控制了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的部分财富,他们就可以花天酒地,奢侈腐化,挥霍无度,浪费无边。好在中国还不都是这种人。  

等等,也不知还能说出多少方面来。  

不可否认,官与管员中也有无数的真正的共产党者;那些坏恶者之多、之恶让人发指。也不可否认,上述的许多,有一部分是改革的需要,那些不是改革需要的严重而又多得把中国搞得危机四伏;正是这些人,不担心国家安危及国家去向何方?  

(二)反对国有变成官有,官有再转向私有。  

官有转成私有,决不只仅是一个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是国有企业成了大片肉,有一点权与势力(包括钱)的人都去吃大片肉。  

这种情况,原本只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铁饭碗、大锅饭的衍生物。其特征是: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被严重的破坏了。但是,就总的情况来说,改革前这种情况主要是在部分民众中;不是全民,更主要不是官员。  

改革后,逐渐变成了权力人的官与管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达到无以附加的程度。  

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不是毁国有企业,而应该是选与管出好的官与管员。像中国这样改革下去,再好的官与管员也会变坏,再好的多数工人也会被逼反,再不就是要靠武力的办法把工人压住。  

(三)根本的办法是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变质变性。  

中国共产党只能是在保证原来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兼容其他人群的利益,而不是背离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变成其他人群利益的政党。不管以什么名义,不管挂着什么牌子;只要是这种质变存在与发展下去,国有企业都不会搞好。  

(四)反对国家性质的质变。  

中国的国家性质只要是在走向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走向其他人群主导、主宰的国家制度。它的本质是官员、资本家、加上他们属性的精英结成聪明,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利己式的治人民大众。国家性质如果这样质变下去,国有企业全部美国了,全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最好的国有企业了,也不会国有企业的好,更不会最好。这不光是有上百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作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样的;他们不都是有些人说的民主了吗?所以说那样了,民主也不行,法治也不行。只多是比官有的国有企业小少好一点。这就是结论。私有也好,官有也罢,主体说都是对人民大众的剥夺。  

(五)改变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官员权力的力量送给一些人先富、暴富起来;反对用权力人为的快速的把一些人变成中产阶层;反对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和官员的权力,人为的快速把一些人变成穷困阶层。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靠政治政权力量,主观人为快速的去搞这种名堂,不管是左向的、还是右向的政治经济风潮,都是要害中国、害人民群众的。区别是,以前是官、民一起害,现在是害民利官,又都是要害国家的。  

(六)中国、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就是:依据人民群众的利益、意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智慧,管住官员,管理国有企业,吸取全世界各国企业的、科学的、经济的、市场的等等有利有用的好东西。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容纳这一切,才能应对、作到这一切。  

这需要两面努力与奋斗,一方面是拿来与吸取一切好的东西;另一方面,反对一切对中国、中国人民不好、甚至是侵害的东西。  

实践已经证明:少数资属性的精英、私资属性的业主、私资属性的官与管员,他们是不想这样做的。  

1、处理好中国各人群的利益关系:要选择各人群和谐建国利益结合的最佳结合点。  

这个最佳点只能是以越来越知识化了的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人民群众为主导,兼容各人群的利益;这个主导不能变位成别的人群。而不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只能无条件的顺奴受治于:官员、管员、业主、所谓的精英,或者他们的联盟。  

2、处理好中国人同外国人的利益关系。要选择中国人同外国人的利益双赢的最佳结合点。  

这就要以中国人的利益为主导,兼顾外国人的利益;而不是中国人的利益只能受制顺奴于外国人的利益;搞什么过于无条件的与外国接轨、融入世界、一体化,让中国人完全充当外国的加工厂;不能把中国人民群众的祖宗饭、儿孙碗都卖给外国的钞票(所以叫钞票,是因为它是可以开印刷厂印刷的);把中国好多人的生存权都卖给外国人。  

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外国人到中国来,他们会同中国的一些人结成伙(联盟),利用外国的力量侵害中国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就是应该、有能力来管理与制约他们,这种意愿和力量,主要是来于人民、人民群众,以及愿意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那些官员、业主、精英;而不可能是相反。官员、业主、精英们做得好不好,要由中国的人民、人民群众说算;而不是他们自己为所欲为。  

3、选择好集体主义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的最佳结合点。  

人民、人民群众、工人必须联合,否则就不能形成执政力量。极度个人主义是人民群众联合的分散济,是资产阶级对付人民群众的法宝。人民群众不能扔了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人民群众要聚集执政能力,必须有自己的政党;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人们,问题是一定要解决自己属性政党的质变和背叛问题。而不是让一些人用人民群众政党的名义来瓦解了人民群众,再来对付人民群众。要作到这,集体主义精神不可无。  

4、选择好法治与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治的最佳结合点。只要努力一定能作到群众能广泛参于的法治。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利益为主导的国家,只靠官治不行,官加业主不行,再加上他们属性的精英也不行。靠上述人去治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一定会走向同人民群众利益相对立的国家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官背叛了人民、人民群众、工人阶级,进而他们就又害怕起了人民、人民群众、工人阶级;不能用法治的名义变成了单向的官治,相当程度的剥夺了人民群众参于治的权利。  

5、把握好国有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关系。国有经济不光是好多人民、人民群众、工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直接家当;还是执政党、人民群众调控国家经济、限制私有经济为害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力量。历史已经证明,它垄断了不好;它太弱了也不行;这个最佳界点就是各种经济优势都能发挥出来,起码要保证不至于国家走向资本主义制度化。用市场的名义搞私有化,赤裸裸的掠夺人民的财富。人民有权利问,有些人的欲望和贪婪可有度?他们私到什么程度就知足?  

6、把握好靠科学人才与依靠人民、人民群众的关系。  

科学是力量,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权力,科学是权利,科学加速度于经济发展、加速度于国家的发展。违背科学什么事情也办不好;最大限度的挖掘科学的潜力,中国才能快速发展。  

拔尖人才是科学,产品创新是科学,提高管理水平是科学;挖掘利用少数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是科学,聚集、挖掘众人的聪明才智更是科学;人类社会已经到了今天,还只是极端的强调个体性精英、师爷、高参、点子、机谋、权术,而不是依靠机构(群体性的),是多么落伍性的极端啊。这种科技观,这种社会组织活动方式,从它一诞生的那一天起直到今天,从来都是为少数人利益而谋的科学,是对敌对者而斗的一个方面。今天,被一些官人用来对付人民群众,更是拉人类历史倒车。  

这种东西是中国历史的破烂货。今天的一些所谓精英、师爷、高参之类的人儿,在已经科学知识化了的中国人民面前,他们有的知识比一般的人多一点,有和不见得比普通人员多。主体说,他们是社会势力,加上利益的结合。他们只对少数人的利益效忠;他们的那点知识用在对人民、人民群众、工人搞权谋、搞阴谋鬼计,挂羊头卖狗肉、搞模糊欺骗术。  

中国人十三亿,不知有多少聪明人,有各种有才华的人才。那些被叫着主流精英的人儿们,只是中国社会中,一种极度偏了的、私与资了的一种小类型。  

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本身就是科学,用科学组织群众、科学与群众相结合才是大科学。  

依靠科技人才与依靠人民、人民群众的最佳点,一定要是真心真意要把国有经济搞好的那些管理人员为主体、主导。必须改变国有企业掌握在那些特为己,不太想、甚至不想搞好国有企业人手里的状况。  

上述这只是大要的几点。  

要作到上术,离开了依靠人民、人民群众,都会陷入梦想。  

(七)国有企业的改革,决不是国有企业一个局部的问题;是国家制度的巩固、完善、充实、提高;决不能是质变与倒转,决不是对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背离、背叛。  

所以,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核心组织不变质变性的需要和跟从。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人民、人民群众、工人阶级主导国家之国体的不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而不是相反。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人民、人民群众、工人阶级翻身求解放,当家作主人政体的经济物质基础。这个基础的改革是为了这种正体的加强,而不是损毁。  

背离、甚至走向这些大问题、大原则反向的理论,人民、人民群众、工人阶级,就是要质疑、质问!  

背离、甚至是走向摧毁这些大问题、大原则的各种不管是叫着好听与不好名字的东西,人民、人民群众、工人阶级,就是应该反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