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让我们用科学与理性走出历史虚无的阴霾

火烧 2015-09-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强调用科学与理性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理想信念,贯彻战略布局,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发展,揭露反共势力阴谋,倡导正确历史观。

  当我们站在时代的节点上去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慨叹历史惊人的相似;当我们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去反思、总结历史的时候,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灾难与浩劫往往就不会重演。近代以来,我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新的民族希冀,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以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实地走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前途虽然光明但是道路曲折,国内外反共势力绝对不愿看到一个富强、民主、繁荣的中国,他们势必通过政治、文化等手段去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此时,站在历史转折点上的我们必须对历史虚无主义亮剑,让其消逝在历史的进程之中。同时,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地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没有硝烟的冷战似乎昨天才刚刚结束,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妄图仍然存在。其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诉求,不择手段。从假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教训之名,行污蔑、否定我们社会主义奋斗历史之实,到直接篡改、编造史实,通过虚无史观来诋毁社会主义、否定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此时此刻,全民族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用科学的、理性的唯物史观去看待我们过去的历史,破除思想上的障碍,坚定地发展我们的经济,才是我们粉碎反共势力阴谋的最好方式。

  “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习总书记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阴谋必将破产。但是,如何去甄别、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有反共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客观原因,也有历史虚无主义较难鉴别的主观因素。研究历史,需要大量的史实、史料作为研究的基础,科学的史观与研究方法则是我们切实研究历史的关键。站在今天的视角去研究历史,就如同透过沾满污垢的玻璃去看窗外世界一般,不洁净的玻璃会使我们看不清窗外的景象。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探寻真实的历史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然而,即便我们把玻璃擦干净了,我们看到的就一定是窗外的真实景象吗?某些玻璃由于质地不均一,会使光线发生折射、散射,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发生变形或者变位。研究历史也一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只有做到了上述两点,我们才可能正确地认识我们的历史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我们才可能更加自信于我们所走的道路、自信于我们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我们才可能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适时对历史虚无主义亮剑。首先,我们必须擦净我们看待、思索历史的“窗子”。我们必须在大量的史料中,拨开迷雾、还原史实,从而把握历史的主流,切不可因为时间久远与历史资料缺失而纠结于历史的“细枝末节”。其次,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情境中,站在历史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的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下去看待历史,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如果我们不能设身处地去思考历史人物的抉择,去思索历史的真实轨迹,我们就会正中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下怀,去怀疑我们在苦难中奋斗的历史,去质疑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而挥血奋斗的英雄人物。最后,我们必须提高自己对历史的鉴别能力和辨别水平,提高自己科学评价历史与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树立自己科学的唯物史观。只有思想觉悟与认知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摆脱时间对历史事实的“折射”作用,看清历史的真相与本质;只有思想觉悟与认知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做好长期与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准备;只有思想觉悟与认知水平提高了,我们才可能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干扰,挫败西方反共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妄图,从而独立自主地迈向强国之路。

  我们党和人民正在书写着今天的历史,以何种史观来对待过往的历史决定了我们今天的历史能否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正确分析、坚决纠正的态度去对待我们过往的历史,坚定不移地捍卫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走出历史虚无的阴霾。我们才可能战胜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千难万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武汉学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