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奇闻
矿山奇闻
我国水泥年产量已占世界水泥年产量的近一半,连续25年稳居世界第一,全世界人类年可均享4袋(每袋净重50kg)有余;尽管目前出口受阻、严重过剩,但鉴于GDP这个硬指标的需要,全国各地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依旧是一派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之现象;看看官方权威的《中国建材报》,几乎每天都有一两条大型水泥生产线正在建设或已建成投产的消息,建材部门的领导们振奋不已,忙不迭地四处剪彩。我觉得领导们之所以乐见水泥遍地开花,除了那个GDP及政绩需要外,还因为对我们的石灰石矿山资源很有底气、信心十足。众所周知,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每生产1吨水泥约需1.1吨石灰石。而我国地大物博,石灰石矿山触目皆是,不差这个。石灰石在国外像煤炭、石油、稀土一样被视为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唯有我国的石灰石矿山铲平用光后还可以再生出来,因此除了泰山、华山、庐山、黄山、井冈山、峨眉山等少量名山因旅游价值超过开采价值暂时不许动以外,其余皆可开采。采光后只需将矿坑丢在那里,再施以少许具有增高、增长、增粗等功效的激素类化肥,若干年后那里将雨后春笋般冒出大片崭新崭新的山头来,后代子孙仍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
因此,无需多虑,尽管敞开怀抱放心地开采吧。世界著名的水泥制造商如法国的拉法基、日本的三菱和小野田、台湾的台泥、荷兰的豪西蒙以及韩国、新加坡甚至印度等海外诸侯慕名而来、蜂拥而上,再加上国内如海螺、中联、山水(摩根士丹利已入股)等大集团的虎虎生机,大有横扫千山如卷席的气势。这是一副多么振奋人心的壮观远景!
据本人粗略估算,一个山头齐根铲平后第二茬新山头大约三十年后才能拔地而起——显然,这个生长周期偏长了,水泥制造商们自然有些不耐烦,不愿受那二茬罪,还不如头一茬开采起来过瘾。因此纷纷圈占现成的山头。
等城市附近的山头被瓜分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水泥战略家们的目光开始放远。那些地处偏远、坐吃山空的山区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每个行业都有其狂热的献身者。这些狂热分子是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水泥行业自然也不乏此类分子。
倪老专家即是其中之一。
他是个资深水泥矿山专家,大号眼镜后面闪耀着深邃的战略眼光。自从他有幸给一家大型外资水泥集团聘用后,他的眼光中西合璧,更具战略性。据业内人士说,他路过一座山,只要驻足用战略眼光盯上片刻,便能大差不差地估算出此山的钙质含量;再去山里倒背手转悠一圈,此山的储量及开采方案便了然于胸也。
凭着惊人的直觉与经验,再加上如鱼得水的公关能力,此公已为其供职的那个水泥大鳄圈定了数座大型优质矿山,并且还在战略储备。
这时,我国大西南有家水泥厂因资金困难,陷入危机。水泥大鳄当仁不让,一口吞了它,并十倍地扩大了规模。之所以有这个胆量和底气,盖因有倪老专家的矿山在撑腰。除了现有的矿山,倪老专家还有长远的战略储备计划。
倪老专家开始行动了。
他怀揣当地政府提供的矿山资料,像个探险家那样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
转遍了水泥厂附近的山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或是品位不佳,或是储量不够。
但他为人效命从不灰心。中国这么大,什么东西要找总是有的。最近山东某地不是刚刚找到一座储量惊人的优质煤矿吗!
于是,继续扩大搜索范围。
最后,在离水泥厂一百余里的地方,他找到了!只扫了一眼就止不住一阵狂喜!经验和直觉告诉他,这是一座质量上乘、储量惊人的一流矿山!足够养活那家水泥厂八辈子!他奇怪的是这么显而易见的优质矿山居然还没有被开采。或许早就有人盯上了它,但觉得地处偏远、气候恶劣、开采难度太大,因而放弃了。这些难题对他那个实力雄厚的水泥大鳄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倪老先生坐在山脚下,打开老外赠送的笔记本电脑,激动不已地向集团总部汇报他发现特大矿山的消息。
总部反馈:立即对照地图确定此山具体方位。
恰好这时过来两个登山的。只要问一下他们此山的名字就够了。
“请问,这座山叫啥名?”
他们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似乎觉得这老家伙纯粹是在逗他们玩。
他感觉不妙,又问了一遍。
一个背着氧气瓶的小伙子大声回他,强烈的回声差点没把他的耳朵震聋——
“喜——马——拉——雅——山!”
作者:文立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