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孔教?还是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七斥“13学者[倡国学]”
信孔教?还是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七斥“13学者[倡国学]”
“13学者”在“E政案第9546号提案”的提案人一项上的“签名”为:“倡国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以以后简称“13学者[倡国学]”。
“13学者[倡国学]”“作为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在天安门立孔像的重大问题“发表的最后的第六个看法中提到:“孔子不应成为教主”。
“13学者[倡国学]”的这个说法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孔子实际上就是儒教或孔教的教主!
中国的“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历史上还有过“三教合一”的说法。其中“儒教,或称孔教、名教、礼教或先王之教。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宗教组织,以孔庙为宗教场所,以祭天、祭祖、释奠礼为宗教仪式。
20余年来,一些儒家精英打着复兴“中华文化”的旗帜,倡“国学”实际上推销的大都是孔教的私货。但是他们对“孔教”两个字又讳莫如深,不肯承认儒者的组织就是“孔教”。但是只要你在电脑上输入“儒教”两个字进行搜索,你就会看到“儒教”已是实实在在地在复兴起来。
这个问题,看看《儒教研究综述(http://www.wzya.com/content05.asp?fid=47&id=20)》的一段就非常清楚——
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进而引起了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首先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们的强烈愿望。 随着宗教研究活动的深入,对宗教和哲学都有深厚造诣的任继愈先生发现,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个不以宗教为指导的国度。他指出儒教就是中国古代的国教。
1978年年底,在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大会上,任继愈先生首次公开提出了儒教是宗教的论断。1979年,在太原召开的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哲学史首次全国性会议上,任继愈先生又发表了同样的意见。同年,任先生访日,作题为儒学与儒教的学术报告。这个报告于1980年加以修改,以《论儒教的形成》为名,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一期。该文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本来就是继承了商周时代的天命神学和祖宗崇拜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又经过了两次大的改造。第一次在汉代,第二次在宋代。经过改造,孔子被作为宗教教主,儒家学说被改造成了儒教。儒教以天地君亲师为崇拜对象,以六经为经典;它有自己的宗教礼仪,那就是祭天祀孔的仪式;它有自己的传法世系,那就是儒家的道统论;它不讲出世,但追求一个精神性的天国;它缺少一般宗教的外在特征,但具有宗教的一切本质属性。因此,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宗教神权的统治,因为儒教本身就是宗教。
事实上,2005年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了“儒教(孔教)研究中心”,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参加了成立大会。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瑞士籍神学家和伦理学家孔汉思(Hans Kueng)把人类历史上的宗教分为三大类型的宗教:一是犹太先知型的宗教,二是印度神秘型的宗教,三是中国圣人型的宗教。
把这些活动综合起来看,只要不是白痴,就应该知道所谓的复兴“国学”,真正要复兴的是什么了。正因为如此,天安门孔像的竖立,完全可以作为“儒教”复兴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说的是“孔子不应成为教主”,实际上却在竖起一个倒掉的教主,这就是孔像为什么会不声不气无声无息偷偷摸摸突然就给立起来了的原因。
所以,天安门孔像的竖立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确实是一个“涉及中国未来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以后我们是信孔教?还是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