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撤了,孙中山来了
孔子巨塑悄悄地撤走了,十月一日,孙中山的巨幅画像又连夜座在了天安门广场中央。这次纪念辛亥革命,规模上可谓是空前的宏盛。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确实功不可没。但在“驱逐鞑虏”的口号下,这次革命又多被民间认作是种族间的政权更替。而推翻了帝制,又只能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开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社会及老百姓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权重新恢复了帝制;二次革命后,张勋又搞了复辟。随后又是连年军阀混战,老百姓苦不堪言,中国社会仍是跳不出的“人间地狱”。鲁迅先生在概况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情形时说:“称为神的和称为魔的战斗了,并非争夺天国,而在要得地狱的统治权。所以无论谁胜,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于是才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起来革命,直至最后赢得人民的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是可见,辛亥革命的伟大之处,颇有它的局限性;孙中山的伟大之处,也颇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尊重资产阶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因为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当初“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倡导者,是共产党的好朋友。
既然我们仍自称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就应当肯定自己的政治纲领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共产党可谓是由“五四运动”走出来的,而为封建王朝统治者所标榜的“孔子礼教”学说,正是当初“五四运动”冲击的核心;“孔子礼教”即便对于今天的社会理念来说,也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先前的“孔子巨塑”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任一位置都不伦不类,撤出也是当然的。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辰日,却把中华民国开国领袖的巨幅画像“突然袭击”似地树在了天安门广场中心了;如果是其它位置,倒也无可厚非,可偏偏又是差强人意的位置,这又作何解释呢?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有这么一个巍然鼎立的位置吗?也许有人说这是为了民主和谐,是为了两岸关系及海外侨胞有一个共同的政治出发点。这可实在是瞒天过海的大手笔了,但并不甚高明!
别忘了,中国共产党是由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起来的,走的是自己开创的路,是一条真正为了解放人民大众的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三座大山的、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而不是此外的任何党和伟人。
如果放弃了自己的精神和意志来与人家或与某一国家搞“和谐”,将反而失掉尊然,其结果也必然适得其反。当然,这句忠告不是说给那些决意要从性质上改变中国的什么人。(2011.10.1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