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清形势,把握时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革命

火烧 2011-10-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形势分析,探讨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性质,批判马门列夫对黄河岸柳的不实指责,强调认清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程。

    ——兼回答马门列夫批判黄河岸柳的《又一个“左派”反革命》 

    写在前边的话 

    首先,请马门列夫收回扣在“黄河岸柳”头上的这顶帽子——“‘左派’反革命”。这顶“反革命”的帽子一点也不符合戴在“黄河岸柳”的头上。第二,再请马门列夫收起狂舞的棍子。真理不是靠打棍子打不出天下来的。第三,美国的“占领华尔街”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这要由运动本身性质决定,决不是马门列夫定了算。 

    我们(当然包括我和马门列夫)应当擦亮眼睛看现象,用冷静头脑思考问题。如果在发热的头脑指挥下,就容易朦胧眼睛,意淫现实。那是危险的。现象不是事物本质,只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事物的本质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而每一种现象又不全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表现。那种不是本质的表象,只能是“假象”。而“假象”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我们是不能依据“假象”对事物本质作判断的。这一点,作为马门列夫应该懂的,不用“黄河岸柳”从小学哲学知识说起。有一些同志对“占领华尔街”表现出来的“政治热情”,就带有着这样一种被“假象”迷了理智后的主观唯心主义狂热病现象。 

    同时,马门列夫虽然从十六个方面严厉地批判了“黄河岸柳”,虽然应该承认马门列夫对革命有着强烈的激情与热情。但是,从批判者的认知上看,这并不说明马门列夫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正解,而只能说明他对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缺乏深刻理解。同时,也只能说明马门列夫对于美国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还是属于凑热闹式的关注,而不是一个真正社会主义者正确的关注。因为他只看到了表面形式上的所谓“革命”“颜色”,却没看清楚这种“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这一本质。也说明马门列夫根本就没有理解美国的这场“占领华尔街”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本质的现实性,也没有明白“黄河岸柳”为什么就这样地认识这次美国人的占领行动? 

    另外,“黄河岸柳”并非“很少写反霸反修文章”,更不是“突然冒出来”。只是不曾象马门列夫那样把反帝反修的文字直白地塞在文章的表面里。于是这就给马门列夫同志留下“吞知吐吐不敢说”的印象,成了被马门列夫划为“‘左派’反革命”的理由。但是,我所发表在博客中的文章,几乎都是围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修正主义的。 

    我坚决地承认自己是一名左派,但决不是反革命;是一名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左派,而且是一名完全称得上是“毛派”的共产党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核心主题”(此特色非彼特色――特别注),“当前世界形势下,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等等。这些观点和主张,我想马门列夫同志应当是认可的吧。怎么能说我是一个“‘左派’反革命”呢?就因为我冷静地分析认为“占领华尔街,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本质”吗?这种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的行为是不利于革命左派发展的。 

    需要指出的是,共产党“毛派”,决非是头脑发热的一个群体,而应当也必须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感性结合于理性的马克思主义集体。如果认为毛派共产党人,就一定是极左的冒险分子和激进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一定要让毛派共产党人变成这种冒险分子与激进分子,我是不做这种派里的人的。我相信,毛泽东在世,也是不欢迎这种极左的人的。毛泽东曾说过:“极左,就是反革命”。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冷静的辩证唯物主义地观察世界与理性的唯物辩证法地探求真理,才能够实事求是。 

    关于马门列夫批判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纵观马门列夫给“黄河岸柳”的十六条罪状及其批判,我想,主要是如下几个问题。那么针对这几个问题,在此作个简答。作为同样左派的黄河岸柳认为,认识上的分歧并不可怕,统一于正确更为重要。 

    1、关于黄河岸柳的“冷静对待”,是否“低估”拟或错估了“美国革命”? 

    “冷静对待”美国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这是一种分析和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冷静对待,一般来说,不会出现低估或者高估的情况。低估或者高估,才往往是因为不能冷静对待所致。看到美国人反政府抗议,就不加深刻分析地便认为是无产阶级起来革命了;看到美国人喊出“占领华尔街”,就以为是美国无产阶级为着“占领美国”,等等,这是一种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狂热。决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应有的思维和态度。 

    请问马门列夫同志,当“占领华尔街”的美国人喊出“奥巴马是我们的总统”时,你是不是已经认为奥巴马是美国无产阶级的领袖了?告诉你,奥巴马是黑人,但不是无产阶级分子。奥巴马是民主党的代表,是代表美国资本家寡头利益的总统。当“占领华尔街”的美国民众喊出“改变资本主义”的时候,你是不是认为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纲领了?同志,你需要看清,他们只是要改变而不是打倒。这种改变究竟是什么政治含义呢?是不是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为巩固其帝国主义地位所进行的资本主义改良有着根本的区别呢?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决不是为着改变资本主义,而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包括消灭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社会意识体系,即,资本主义的一切社会关系。 

    当然,你可能会说,革命需要分步走。现在还不能要求美国人民直接提出推翻资本主义的纲领。等等。是的。这就对了。革命是要分步走的。正因为存在着“分步走”的需要,所以,现在的美国人的“占领华尔街”,还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也不是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换句话说,现在美国人的这场运动,还只能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可能或者带来作准备的可能。但是,无论这场占领运动将来“它可能的伟大意义”有多么地大,如果由此而认为“今天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为过”的认识是相当错误的。这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唯物主义态度。 

    就如同当年我国的“五四运动”一样,我们必须肯定“五四运动”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启蒙的伟大进步意义,但是,“五四运动”本身总还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运动,它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换句话说,五四运动在后来得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支持之后,于是,才开始转化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就如同当年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参加国民党而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一样,其当时革命的性质只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你能说孙中山领导的辛苦亥革命就已经是无产阶级革命了吗?不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是。 

    我认为占领运动是美国人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对美国政府的抗议活动,马门列夫批驳说,如果是反政府抗议,为什么不去占领华盛顿,而却占领华尔街呢?在马门列夫看来,反政府抗议,就只能冲击政府大楼了。这未免太幼雅的吧。既然代表99%的美国人,已经看清了“金融寡头是华盛顿的总后台”,那么向政府抗议而直接占领华尔街,这正是抗议的策略对头。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正确的运动策略并不代表运动本身性质,与运动性质不是一回事。混淆了这两点,大概也是马门列夫认为“占领华尔街就是美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认识原由吧。然而,这是错误的。是头脑被“占领”冲晕发热了的表现。 

    今天发生在美国的这场运动,还是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的。但是,会不会发展成为美国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运动,并且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新的火种或者中心呢?一方面取决于美国资本主义自身腐朽的败落程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取决于美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到来。对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需要冷静地分析形势,把握时机,掌握主动,争取并推动这场“占领运动”向着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发展。 

    2、关于“美国革命”的阶级性本质问题 

    马门列夫批判黄河岸柳“抹煞美国革命的阶级性本质”,是美化资本主义和污蔑美国人民。是用“掩盖了美国文化的阶级性”“恰恰是掩盖了‘最核心本质’”,这是在无视事实、自以为然思想认识基础上的扣帽子和打棍子。 

    发生在今天美国的这场“美国革命”到底是什么阶级的革命呢?马门上列夫认为,就是美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因为他认为“代表99%”就一定是无产阶级。而我却分析认为,“那个代表“99%”美国人的口号,并不能说明参加“占领华尔街”的美国人就是无产阶级。只能说明99%的美国人受着1%美国人的不公待遇这样一个现实”,因而,这场占领运动,到目前为止不觉还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这就是两者之间最大区别的焦结点。 

    在这里,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认识、理解和评价这个“代表99%”。二是如何推动这场“美国革命”转变成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 

    如果形而上学的眼光看,这个“代表99%”肯定是一个阶级或者几个性质相近的阶级的大联合。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的一个大联合呢? 

    如果存在着一个“大联合”,那么必然有已经具有了强大组织力量的阶级代表的存在――XX组织或者XX政党。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游行的人们已经喊出“华尔街有两个政党,但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党”,但是,一方面,现实根本还没存在这样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政党的出现。这个代表99%的美国人的政党是谁呢?按理说,应该是代表美国无产阶级的美国共产党,但是,并没有公开(或者秘密)介入。另一方面,这些“占领华尔街”的人们,是不是需要一个共同的政党,或者一个目标、纲领相近的政党联合呢?事实上,他们缺乏统一的政治意志和组织步骤。 

    “‘占领华尔街’,矛头明显指向金融寡头阶级!美国革命的阶级性质不是非常鲜明吗?”马门列夫同志的这个反问,我是非常不能同意的。请问,是不是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的,就一定都是无产阶级呢?回答理应是否定的。同时,在存在国家特别是以国家的形式代表政党意志的当今社会里,首先推翻这个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更为首要。美国在世界名地扇动的各种颜色革命,也在证明着这个现实规律。 

    美国文化问题,其实也是“美国革命”阶级性本质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素。美国文化对这场美国占领运动的性质与发展趋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在文章中所谈美国文化对“占领华尔街”人们的思想意识影响,决不是以“超阶级文化”标准作为基础的,恰恰是以“文化是有阶级性的”作为轴心的。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意识在处于被动或者从动时期,其阶级性往往受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包括一个民族)有主流文化的影响,这是客观的,不容否认的。尤其在弱内强食的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里表现得更加明显。 

    当今之美国,作为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垂而不死,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一点,作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我们,无需要否认,这主要来自资本主义进行了自我改良的结果。但是,也只不过是赢得的一点苟延残喘的时间罢了,而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所战胜。 

    那么,在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良过程中,是不是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作为一个阶级和一种阶级意识成为了这个国家或者这个社会的主导阶级或主流意识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当今还是资产阶级意识主导、代表美国主流文化意识的美国社会文化(社会意识)情况下,美国无产阶级文化意识,既根本还反映不了美国国情,也必然地受到美国资产阶级主流意识的严重影响或者叫渗透。换句话说,此时的美国无产阶级文化还只能受着美国资产阶级文化意识所左右所支配。这种影响反映在美国人民的现实反政府行为中,又往往极容易表现出美国主流文化意识色彩。这也正是我文章中“美国国民(尤其当代的美国人民)是生活在美国当代文化环境中长大起来的。这一点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过早地赋予美国“占领华尔街”政治含义,那是不符合美国人文实际的;同样,如果过高地估价美国人民的反政府活动,也是不符合美国国情的”基本原因。 

    为此,我在文中还特别强调:本人所以表现出“如此冷莫”,决非对美国人民缺乏基本的同情和理解,也决非无视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问题。当前美国人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并非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结论,是基于对美国现实社会的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及与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社会意识)之比较而得出的一个看法。 

    概括地说,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本身最核心的问题来看,一是需要有一个属于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的领导。二是有一个属于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的指导。但眼下美国发生的“占领运动”,缺少的正是这核心的东西,所以说,它在根本上还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所以,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现在美国的占领运动就已经是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了。我所以在这样的时刻作出这样被马门列夫认为是反革命的的分析和判断,指出眼前的这场“占领运动”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本质,决不是不承认这场占领运动的历史意义,正是在于作出必要的提醒:这场美国革命运动需要和应该向着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方向推动之。 

    只所以认为“占领华尔街”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就在于这场运动严重缺乏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统一纲领。总之,从目前现实情况看,承认美国已经发生了“占领华尔街”的“美国革命”,但不能就一定说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了。 

    3、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旗帜与民主革命旗帜的问题 

    无产阶级必须同时高举反帝反封建两面大旗。这是我对于无产阶级使命的认识。对此,马门列夫根本不理解。 

    然而,马门列夫机械地认为: “反帝”是民族革命旗帜,“反封建”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加在一起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旗帜”!怎么能冒充无产阶级革命旗帜呢?由此,认为黄河岸柳是“最可笑的”,说黄河岸柳要求无产阶级革命不是高举反对资本主义的旗帜,却去“高举反帝反封建两面大旗”的荒唐。呵呵。真理是荒唐。 

    什么是反帝?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你是资本主义。自命马克思主义者的马门列夫却不这么认为。他是不是认为帝国主义已经不是资本主义了?只是霸权主义呢?所以,他认为,反帝只是民族革命的问题,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那么,这里要问一个问题,民族革命是不是不需要无产阶级参加了呢?无产阶级是不是不用关心民族革命了呢? 

    从无产阶级革命和各民族革命的现实看,民族革命要取得真正的胜利,非但离不开无产阶级的参加,而且无产阶级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够促使民族革命的成功。 

    什么是反封建?就是反对专制。什么是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一种以“人的意识决定社会”的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 

    封建主义(feudalism):欧洲从9世纪到大约15世纪建立在以封地采邑的形式占有全部土地,及由此而建立的领主与封臣的关系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体系,以佃农的效忠、服兵役以及没收财产为特征。(摘自美国传统词典) 

    简单的说,封建的含义就是“封土地、建诸侯”,“封土建国”,“封邦建国”,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是周朝,秦以后应该叫君主集权制!(摘自百度知道) 

    释义: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封建的核心内容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资本主义是封建主义的最高阶段,它是以资本联合权贵与公民阶层,并控制政权,使其结构相对稳定。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摘自百度知道) 

    资本主义(理当包括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就其本质讲,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种变种。 

    由此可见,反对封建主义,决不只是资本主义的任务,而且资本主义也不可能彻底完成这个任务,而必须是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反封建与反资本主义同步进行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必须考虑的重大革命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只反封建不反帝国主义的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也必将是不会真正成功的革命;只反资本主义而不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同样是不坚决地革命,必将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反面。 

    从马门列夫批判黄河岸柳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旗帜与民主革命旗帜的问题来看,马门列夫真是大有机械马克思主义者、僵化的教条主义者、只知道死背书的个形而上学者之嫌。在马门列夫的文章中,笔者看到的多是一些激昂的口号和机械“拿来主义”的背书,新一点的,就算是他的一些所谓的生词造词了。从马门列夫身上,笔者似乎看到了王明的影子。 

    4、黄河岸柳关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关系问题 

    提出“资本主义是封建主义的变种,并非封建专制的掘墓人。推翻封建制度并非必须走向资本主义。从某种意义上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不可能在它垂死后自然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它死亡前,最大的可能是复辟封建主义,实现从经济的自由主义向政治的专制主义复辟。”的观点,是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内部关系及政治、经济特征上得出的认识与判断,并加以揭露资本主义的假民主、伪自由的,一点也没有“神秘资本主义”的意思,怎么马门列夫却说成是给资本主义蒙上了神秘面纱的,是保护资本主义来的呢?看来,黄河岸柳的这个观点,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讨论。 

    总之,今天的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有待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认识冷静观察和思考。在当今还处在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形势下,美国的群众运动只有在接受了无产阶级的领导之后,才可能改变其运动的性质。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必须根据现实形势,把握时机,掌握主动,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推进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国家还存在的时候,试图通过全球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一下子全面推翻资本主义,那只能是一种乌托帮的幻想。那种认为美国已经发生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阶级革命的论调,其实就是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负责任。 

    另外,关于现代无产阶级的政治含义 

    从现实的角度看,“无产阶级”这个概念的确已经失去了原始本义的含义,不符合了现实。完全靠出卖劳动力而没有个人私有财产的阶级几乎没有了。特别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家及其政党代表已经用“财产”代替了“生产资料”,从而使的人们的注意力从关心生产资料的所有问题转向了财产所有的问题上来。实际上,这是现代资产阶级“忽悠”无产阶级的一种伎俩。但是,这种伎俩却对众人生产了资产阶级所希望达到的那种效果。因此,对于“无产阶级”需要有一个重新概念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马门列夫发明了“知识劳动阶级”的概念,把“知识劳动阶级”称之为现代无产阶级。对此,我个人认为,是不准确、不妥当的。这个知识劳动阶级是否包括非知识劳动者呢?如果说不包括,那这个概念就不完整,如果说包括,这个概念同样不科学。 

  这个问题暂不展开,以后再讨论。

      近日我的电脑出了问题,昨天晚上才看到马门列夫同志的批判黄河岸柳的文章。工作之余,在再三翻阅了近期关于占领华尔街一些报道和评论后,决定写这篇回文。目的仅为统一思想,避免左派不应有的分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