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飞鱼:不怕贪官内斗需防狼狈为奸

火烧 2015-10-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贪官内斗现象,指出其背后原因及危害,强调更需防范狼狈为奸。结合山西高平市杨晓波、谢克敏案例,揭示官场利益链及腐败生态,呼吁通过内斗整治腐败,但需警惕地下腐败与勾结。

  腾讯新闻2015年10月16日载,2014年4月30日,山西高平市女市长杨晓波黯然落马。此时,距其“老搭档”——曾任高平市委书记的谢克敏被查仅1个月。据报道,谢、杨两人不和已非秘密,他们从工作中“屡有抵牾”发展到“势同水火”。杨此次被查,有当地人怀疑系被谢克敏揭发。

  如谢、杨这般,官员之间通过非正常手段,互相排挤及病态争斗的情况,自古以来并不鲜见。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因内斗而举报,最后双双落马的案例不胜枚举。围绕这一话题,很多专家从理论和现实的高度,纷纷撰文,梳理官场内斗的表现形式及深层原因,有理有据,而作为普通百姓,愚以为不怕贪官内斗,更需防狼狈为奸。

  贪官内斗原因很多,如:竞争路上的挡道恶斗,“唯我独尊”的权力欲望,约束机制的不健全或空转等,由此造成权力配置的不科学,精神和物质占有不均而出现的心理裂变。试看,空降的县委书记和本土成长起来的县长,南京的杨卫泽和季建业等贪官内斗现象莫不如此。内斗和内耗,给下级带来烦恼和恐惧,并很可能演变为派系之争,进而延伸到双方染指的政界、商界、学界,异化一地的政治生态。一地政治生态的恶化,很容易浮出水面,各型内斗官员也很容易被整饬。随着思想觉悟、民主法治、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同步推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正在实现。四川、山西、中石油等腐败重灾区已经初见成效。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受文化背景、制度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因素的影响,整顿吏治不会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仍然可以合理的猜想,在当下中国,转入地下的腐败,观望并蠢蠢欲动的腐败分子仍然存在。

  他们更喜欢相互勾结、形影不离、狼狈为奸,最后落得个利益共享。他们当然深知各自就是同在贼船,因存在某种利益瓜葛。最要命的就是自己有什么把柄掌握在对方的手中,担心“拔萝卜带出泥”,把自己供出来。官场本身就是一条利益链,谁背后都有座靠山,下属和同僚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也会让上级和对方“揪心”,这就为“狼狈为奸”的毒瘤肆意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其中藏着的是官官相护和理不清也道不明的利益链条。

  故一般人的观点倒是希望,贪官之间有些内斗最好,这样可以为此为突破口,彻查整治,说不定还能“挖出萝卜带出泥”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