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湄公河事件论我国外交和国防战略之误
文章通过湄公河事件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防战略的失误,结合历史典故探讨近交远攻、七擒孟获等策略的局限性,强调国际关系中利益利用的重要性,呼吁战略调整以应对复杂国际局势。
湄公河事件,我们失去了军事介入、展示国威的一次良机。今天四国在北京开会,不论结果如何,国际舆论都会站在小国的角度抨击我国;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从春秋开始感情总是在弱国和小国一边)。好了,现在就从历史典故来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防战略之误。
其一:农夫与蛇。意思大家都明白,不多说了。只说一句,旁观者还可以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其二:远交近攻击还是近交远攻。我国一直奉行近交远攻的战略,仍则此一时彼一时,人家现在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我们还死抱着近交远攻不放,必将受制于人。
其三:七擒孟获。这是一个以仁爱治帮的故事,但是不能用于国与国之间。况且孟获可伏,其众不一定服;一时可伏,不可永服。以利比亚为例:二战时期原德国将军冯.德隆战败后在监狱中著书“失去世界的帝国(网络版是假的)”中说过:“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正义可言,胜利者书写历史,失败者接受审判!”从利比亚的战争、从卡扎菲的死亡,我们应该从此清醒,国与国之间从来就只是利用的关系,只有利益的利用。美国、法国等高举文化、人权的旗帜,无非就是在说无论什么事情,只有他们是对的。因为他们总是对的,所以你如果惹得他不高兴,就可以打你。我们有理由而无行动,只能说明我们柔软。
湄公河事件我国的战略应该是先行军事介入,谈判与否应他国请求视之。如此前他人说是金三角贩毒和恐怖势力所为,我们就应该打击恐怖势力,一旦我们屯兵金三角,情况如何。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