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教育调研心得
关于分层教育调研活动心得
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匆匆地结束了,对于此次活动我真的深有感触。
首先,我想说集体温暖。寝室成员第一次集体外出并相聚在寝室长的家里;第一次自己买菜做饭,过着快乐温馨的农家乐生活;第一次彼此倾心交流。。。。。许多的第一次,我都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当然,其间我们也有为了课题彼此争吵,也有对彼此的不满,但当活动顺利结束的时候,这一切都成了浮云。。。。。在脑海荡漾的只有我们爽朗的笑声,美味的自助佳肴,一路美丽的风景。。。。。
其次,我要感谢学校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切实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进了一线师范生与各中学的紧密联系,为大学师范生成为未来的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也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孟老师,他耐心地指导我们写策划并仔细修改我们的策划书,并随从我们深入调研,传授我们一些调研的重要知识。
再者,我要感谢平桥中学师生和教育局的大力配合,让我们顺利地完成任务。在调研的过程中,老师们耐心客观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们从内心反应他们对分层教育的看法,让我们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可靠的数据。教育局的领导们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从最根本的教育问题谈起,详尽切实地谈了他们这一阶层对分层教育的看法,并展望了中国教育未来的方向。
最后,走近课题,谈谈想法。近阶段,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这件事,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分重点班和差班的现象。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承担着为祖国建设未来的重要任务。客观上讲,每个学生在相同的教育下都有机会获得均等的教育结果,但如果是因为等级制的实施,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了其教育结果的话,这就是教育的不平等了。与此同时,对于因为被分到“差班”而放弃学业,“以烂为烂”的学生而言,他们未来的消费能力及消费水平也会因此而降低,其生活前景也会受到重大影响。并且,许多家长也会为了孩子,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铺路,从而造成社会不良的风气。然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园丁,为了孩子们更平等的接受教育,也为了发挥我们思政专业的特色——更早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所以,我们要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在切实保障学生入学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公平、公正的入班制度,取消按成绩进行划分的等级分班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分班工作。为了未来美好的教育,作为未来教师一份子的我们,希望更好的实现更好的教育公平。此次我们走进天台教育局,平桥中学,来看看他们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可喜的是,他们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分层教育,实施加强班。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平桥中学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则,从每班抽出前十几名的同学在周末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让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彻底“吃饱、吃够”。平时,老师又特别照顾差生,让他们能够跟上一般的进度,从而让全班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其实,达到如此的效果,也需要我们更大的努力。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①水平性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②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③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④零整分合原则:教学内容的合与分,对学生的“放”与“扶”,以及课外的分层辅导都应遵守这个原则;⑤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止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⑥积极激励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当然,每一个学生也要切实面对实际,不要存在过分的攀比心理或异化的自卑心理。从实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这样,我们的教育都能更上一层楼,未来的中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