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讨薪、上访成因
点评:读了安徽省黄山区太平论坛(http://www.0559ok.com/thread-1 5032-1-1 .html)2009-2-2 15:15关注太平版块“农村讨薪、上访成因——从《乌石乡志》编撰人员待遇说开去”一文后心情特别沉重。最近几年来,一股为农民工讨薪之风兴起,包括我们的温家宝总理都在为其努力讨薪。如此做法,本人觉得在激动之余,却颇不以为然,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说是治表不是治本。
工程建设是为国家建设,国家工程款也早已下拨到地方,那钱款理应发放到农民工手里的,为何却要一个堂堂的国家总理去做出表率带头讨薪?这如同各地一时间兴起的“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情形差不多类似,都是多此一举,在展现领导或部门的亲民、为民服务的同时,给人更多的感觉却是中央无能,指挥不了地方各路诸侯,与地方精简人员还得靠中央财政补贴一回事。
兴起的“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各部门娘家架空是小,成本也增加了(要搞,也不能一刀切,大中城市可以办,区县级大可不必照此办理,道理很简单:假使一个外地人去大中城市办理证照,要跑好多家部门签字盖章,加上部门地点分散,道路管制严十字路口红灯多,办事时往往还须排队等候,是很不方便的;而区县级这不然,县城本来就小,三、四条大道就到尽头,开车绕县城一圈,半个小时足矣,加上半天都没一个人办事,何谈效率效益?地方小,外来人少,即使外地人去,大多都是有当地人合伙或带领,再不就是与区县领导熟悉,无须上大厅也是轻车熟路方便快捷的;当地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有的还有着三亲六戚的裙带关系,这些人办事,自然是一摸不挡手,马到成功;剩下的两眼一抹黑的农民工更是少之又少,这且不多说了。
光说宗旨,就是把政府各职能部门集中一处,提高办事效率,便民服务——这个中就反映了中央集权的指挥掌控能力微弱,职能部门是国家养育的,理应尽责尽力,何须再设机构?财政补贴地方减员也是如此道理,中央让你精简,地方理应照办,何来讨价还价?讨薪成因更是如此,多数地方父母官们拖延或克扣造成项目承包人得不到全额款项,还有些款项是到了承包人手中,但也拖延或克扣农民工工资,这责任大头理当在地方政府。倘若我们的政府及其父母官高效率、清正廉洁、心系百姓,就很少会出现农民工讨薪难状况。如果我们的国家能使出集中国力办奥运的精神去管理所属地方政府及其部门,那以上所提诸问题自然会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中央领导自然也就会省心多了。
附原文(转帖时标题略有改动):
农村讨薪、上访成因
——从《乌石乡志》编撰人员报酬说开去
“乌石乡党委、政府正大力实施“生态立乡、工业强乡、农业稳乡、旅游兴乡、文化塑乡”发展战略,倾力打造黄山区有较强工业支撑能力的特色生态经济最强乡。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到乌石乡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以上引自乌石乡政府网站领导致辞,客观公正地说,那里不仅在想而且在搞“文化塑乡”,黄山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乌石培训基地正式挂牌,为乌石乡青少年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也为乌石乡文化塑乡战略奠定了基础;《乌石乡志》经过几位编撰人员努力也终于面世,乌石乡历史悠久,人文璀灿,境内高密度分布着新石器文化遗址、西峰寺、永庆庵、清代著名佛学大师杨文会故居等数十处历史人文景观,留下陶渊明、李白、杜荀鹤、罗隐、曾国藩等众多名人足迹和大量诗赋歌章,均能由书中得到了解。“竭诚欢迎”也是真,求贤若渴,颇有孔明三顾茅庐精神。但最近却爆出了冷料,其“文化塑乡”是牛头上按马嘴弄虚作假,猪鼻子插大葱装象——如不伦不类的“罗岭闲云”景点;“竭诚欢迎”是100度高温欢迎您,去之后温度反差大屡遭忽悠,皆大欢喜成不欢而散,但不管怎样中餐始终管饭——具体情形,从一位《乌石乡志》编撰人员的遭遇中便可知一二:
2006年区里布置各乡镇修志,此前的小黄山市(原太平县)时,曾修过一次,只是各乡镇没有进行。7月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戌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在写乌石某处的人文历史书籍,让其在区地方志的一个朋友知悉,朋友便将其介绍给了乌石乡负责编纂的领导;与此同时,戌同志得知该乡四处打听地方民国人物苏民生情况,便告知对方一编纂人员,说他自己恰好有此材料。于是,该乡便提出邀请,希望他能加盟。当时,没有签什么协议类文字,因为戌同志也是该乡人士,与负责编纂的领导及那位打听情况的编纂人员都很熟悉。当时,戌同志凭得是政府信誉这块招牌,所以就答应了。
主写的有6人,4人属乡政府兼任(其中1人是退休返聘),另1人是该乡现任教师,再1人就是戌同志。由对方召集开会有3~4次,其中一次是该乡一把手主持召开。第一次布置任务,戌同志分担4个章节。当时情况,乌石乡起步晚了点,有些乡镇早已开始操作,最低报酬是每月500元,但现付450元,还有50元留待大功告成解决;太平湖镇志及太平湖志是一套人马,前志是按月付报酬,后志是出书时一次性支付,二者均为7200元(即每月600元)。乌石乡领导答复报酬是:不低于其他乡镇的平均水平,相信政府不会欠你们的。
其间,戌同志的那本人文历史书也出了。乡领导看到里面很多较为稀罕新颖的东西就找到他,要求戌同志把那些材料充实到志书。戌同志说那是他的专利。人家说:这好办,我们心里有数,不会让你吃亏,到时候一并算。如此,戌同志在任务4个章节外,又给补充了额外的近4个章节。(最后是前者有近4万字,后者有3万来字)当时,他的另外一个朋友曾提醒他,说,“不能给他,那是你的心血吔”。
一晃,到了06年底,众人是一分钱也没见着。07年二季度时,志书一稿经过评审,尚须大改动。戌同志便问过几次报酬事,乡领导说:急什么?政府的大事,还能少得了你那几个钱。说得也是,政府这么大的事,开了几次会,那么重视,应该不会忽悠人吧。到了07年年半,再问时,回答说:快了,你放心好啦,书一旦评审通过,就付报酬。戌同志就想,转眼一年过去,原本答应给他派车拍照、去石台档案局查资料等事都黄了,他去当地档案局查印资料还得自己付钱,下乡下村庄走访取证交通通讯费用都是自己垫付,很多乡镇都是按月支付,汤口镇还是一次性地几万元包干的,乌石这么大个乡,少吃几餐饭不就行了么?看样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届时,还不知能给多少报酬哩。他那个心里扑棱棱打鼓,加上为了确保一些细节的真实性,便将自己额外承担的章节中部分材料剪辑了。乡领导得知后,一再要求戌同志还原,以后真实性出现问题,乡政府挑担子,与其无关——在这前后,乡领导多次说,“如果没有这些内容补充进来,乡志大为逊色”。
07年底直至08年年半,同样是一毛不拔。这期间问过多少次,回答是:评审一通过就付报酬;书稿一旦付印就给钱,并且还要举办个出书仪式,届时,把大家都叫去。结果7~8月间书印了出来到处赠送戌同志不仅不知道而且连书都没见着,至于报酬是音信全无。后来得知便追问,乡领导答复,肯定给,书会很快送到手。1个月过去还是泥牛入海,气愤加无奈,只好将电话打给乡一把手书记两次,打给乡长1次。前后3次,每月1次。答复是了解一下或者问下情况。最后到了08年腊月十几,戌同志自得亲自去乡政府讨要报酬,对方答复年前一定给,到时候打电话给你,当天,他们才把志书给了戌同志1本;过了几天戌同志又追问,那位乡领导说:“已研究过了,钱,我看有人上去(县城)就带给你,你就无须下来(乡政府)啦。”已是腊月二十四,听人说在乡政府讨钱的人很多,再不去,只怕钱分光了,眼看只有2~3天过年,自得再次前往乡政府。结局如戌同志所料,报酬少得可怜,仅4000元,属于黄山区的最低报酬。
乡领导办公室内。“我原本计划给你6000元,孙某3000元,我们家里人少点,但今年金融风暴,乡里也困难,只能给你4000,算是帮我的忙。”戌同志说:“你这么讲,公事岂不成了私事?”“为你们的事,这次,我一分钱不拿,我要也在里面拿,就不好讲话;我真要讲给多少,比如给你7~8千,也通得过,只要我提出,但我不能那么做。”对方如此这般回答。戌同志说:“你这话,我不能苟同。”
06年7月到08年底,一方不间断地催讨报酬,然后一次次被欺骗拖延;另一方大包大揽、好话说尽,就是左右忽悠。直至08大年前两天,一个全区最大的乡才兑现了全区最低的报酬。戌同志完成了本身章节外,把自己的专利材料、自费拍的图片、出差走访费用、调阅复印费用都搭了进去,搭在了自己家乡政府、父母官、熟人手上。原以为人家羞见江东父老无话可说,谁曾想却冒出了几句不可思议之语,令戌同志唯有苦笑摇头之份。作为戌同志,他不可能像农村泼妇样骂街,更不会像小混混样使下三滥。他说其乡及父母官的信用度实在太低,有必要揭露欺骗嘴脸,以免更多的群众受骗上当,面对强势日坐愁城、以泪洗面。为此,才现身说法,用以上7个自然段1千多个字去唠叨那些琐碎事,本当仅此段概括性文字即可。
1、一个为家乡政府、自己父母官、熟人做事的报酬,都不能兑现承诺,一拖两年半,结果还只给个小头,那就可以想象,农民工、小包头讨薪的日子是多么的艰辛和漫长。
2、重视、打造“文化塑乡”的标语口号震天响,其可信度也是能够预见的:有人出了本关于永丰乡苏雪林的书,永丰乡包销了二、三百本,可见别人是如何重视文化、对当地人文历史是怎样的有眼光;而戌同志写当地的人文历史书籍还是个孤本,对今后湿地公园及其当地人文历史的发掘和打造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当地父母官除了承销20本外,就是巧取豪夺别人的精神文明果实。
3、不讲仁义礼智信,招商引资更是如此。08年省委书记王金山有个讲话,是关于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不能把商招来资引来就万事大吉,要养。讲话一针见血指地出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惯用伎俩、毛病。当地那个政府正是如此,之前是好话说尽,低三下四,收费优惠、一切都是低门槛,生怕人家不来,饥不择食带来的是被发达地区淘汰的企业,好景不长就有企业开溜啦。
4、乐于欺骗。人人骗他,他骗人人。该乡西峰寺一尊肉身菩萨(舍利子)被一东北人看中,对方说为了筹资在西溪村开发建设,需要把肉身菩萨请到东北做广告,目的是筹集资金(香火钱),怕当地官员不同意,对方丢下了二、三百万(实际上等于是定金、押金),后来是归还了,但传言说那已是尊被掉包的菩萨了。真咦假咦,科技如此发达,造假功夫当今非常了得,周正龙的虎照就是一例;当时这边不放心,还去了2人看守,只是2人居住地与菩萨存放处尚有几里地,退一万步言,就是死尸不离一步也不行,人还要吃喝拉撒睡;再换言之,有钱能使鬼推磨,08年新闻媒体不是出了个新鲜词“封口费”吗?去年或前年有人与乡领导闲谈此事,说听说弄回来的菩萨是假的,对方言辞是“管他呢,反正弄了几百万花了”——阿Q又复活了!众多人讲,这要是在江北是弄不走的,谁要想动当地一根毛,休想!再说县城“太平盛世”门楼是永丰一户的旧物,搬到太平县城并没有题“永丰盛世”而是“太平盛世”,乌石乡东施效西施却只学了个皮毛,把李白回驴(回驴岭、牧鸭湖)一带的石埭(石台)县八景之一“罗岭闲云”挪到了原三高村岭中间,花钱造了门楼、亭、阁、廊,真不知能否说是荒唐,不知能骗回多少钱?
5、该乡积弊太多:其一,1987年10月到2006年3月区划调整前近20年时间内,党政班子及其下属山头帮派出名。其二,政府亏空数字太多达千万元,所欠外债过重。除夕前一天听一打印部老板介绍,08年其他乡镇还不错,他的帐全部结清,唯独两家没有,其中一个就是乌石乡,欠好几万;很多小工程老板因为看透看清政府的信誉和支付能力,不愿意再包事而退出生意场,他们08年底多数人只能讨到工程款的一个零头,余款还得需要几年后才能付清。为此,很多商人都已懂得,与该乡办事,比如工程,小本经营一年下来,就会因政府欠款导致周转不灵而亏本;除非一是有硬后台靠山,不愁钱款到不了位,二是自己资金雄厚,垫付得起,否则,就别想或不要种那片田。
6、平心而论,亏空那么多,很多钱都是糟搞掉啦,比如上面所说几十万元搞个什么“罗岭闲云”,连老百姓都说,还不如将那个钱为老百姓办点实事。钱一旦亏空多啦,心里多少有些焦急,于是只要有钱从政府过,那就对不起,挪用、截留、扣除,拆东墙补西墙无所不用其极,动了移民款的念头,导致当地上千人的签名手印去省城上访。
忽悠没商量,近乡情更怯。父母官如此作为,便是农村讨薪、上访成因:农民工讨薪出于包工头欠薪,而包工头之所以欠薪又是当地政府官员欠工程款使然;移民群众上访,更是由于政府官员大肆挥霍搞形象工程致使经济亏空,然后腐败挪用原本属于群众的那块奶酪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