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红梅:南行感怀

火烧 2009-01-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红梅南行感怀,深入南街村探讨其集体化道路与共同富裕实践,对比一汽福利制度,反映南街村社会主义理念与现实对比,展现集体所有制与私有化差异。

南 行 感 怀  

红梅  

一、南街村是中国农村的必由之路  

我于2008年10月间,专程奔赴我早已向往的久复盛名的河南南街村。进入南街村的主街道,迎面是一尊毛泽东高大的大理石塑像,矗立在前方;像下两名战士立正守卫在两旁。干净整洁的大路没有一个草杆、一片树叶或纸屑;路两边一排整齐的各式厂房,是南街村的26个大小工厂、企业。这些企业给南街村创造了总资产在03年就达到29个亿。进入另一街道则是一排排整齐的村民住宅楼,这哪里是农村啊,这分明是城里大工厂的厂房和居民宿舍楼。我家是长春一汽的职工。这和一汽的居民楼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一汽工人宿舍所用的水、电、煤气、住房都要职工花钱,而南街村却都不要钱;他们看病不要钱,孩子上学不要钱,而一汽职工看病要钱,上学要钱。有多少职工看不起病,交不起学费。南街村的领导工资最低,领头人王宏彬在村里只拿250元。我去一户村民家,老两口60多岁,不能下地干活了;村里分给他们每人每月60元,还有一个小孙子两岁,三人每月共分得180元。我问他们:“这点钱,够花吗?”老两口乐呵呵的说:花不完,没什么花的;吃粮不要钱,柴、米、油、盐,粮、蛋、鱼、蔬菜都是发票供给,不用花钱,过年节,鱼、肉、鸡、蛋、都是分配供给。我一算,的确没什么再需要花钱的了,家里老两口住两室一厅,儿子结婚了,又给同样大的两室一厅100平米的,分出去住了。在南街村,凡是结婚的青年,都给一套同样大的房子。吃住和各种福利等十四项都是供给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这一点长春一汽能比吗?下岗的退休职工能比吗?一汽职工,他们吃住行,上学看病,水电煤气哪样不要钱。南街村是在逐渐缩小干部和群众的差距,而一汽是在拼命拉大差距。厂领导和工人的收入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南街村人说,我们南街村的一草一木都姓公,29亿资产都姓公,都归集体所有。  

三十年来,南街村坚持走集体化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不是少数人先富起来的道路。南街村人说,共产党搞私有化,那就不是共产党。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就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而产生的,这是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关键所在。毛主席说,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和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毛主席还说,只有经历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才能使我们逐渐成熟起来。过去我们经历了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如今我们又经历了资本主义复辟后的私有制。国家的财产,集体的财富,快速向少数人手里聚集,所谓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肥了少数权贵们;他们不顾大多数人忍肌挨饿,只顾拉大差距,三十年来培养出一群新生的大资产阶级,重新欺压老百姓,作威作福。这不正是毛主席说的,这是一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化大革命的目的不就是要批判这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吗?这30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已经看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复辟。我们从南街村又出去看了周边的村庄,那里则是穷的穷,富的富,富的住别墅,楼房,穷的仍然住破砖房,破瓦房,街道又赃,又不平,泥泞的土地,肮脏的路面,和南街村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一个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南街村人的精神面貌也和别的村不一样,上班时,职工们朝气蓬勃,骑着摩托车在干净的马路上,在唱着《社会主义好》、《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的音乐声中,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地奔向各个工厂车间,而南街村外的村民则是各自干各自的,冷冷清清,村头村尾甚至还有少数人在赌博,嘴里哼着不三不四的曲调。  

南街村从解放到现在,有一个好传统,建立了一个好领导班子、一支好队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向共同富裕,摆脱了贫穷,消灭了三大差别,消灭了产生阶级的经济基础,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人人平等,集体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幸福安定,文化精神生活高雅,社会治安良好,真正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地,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南街村是中国农民的幸福之路,理想之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想,那些所谓白猫黑猫论者,其实是资猫论者。要不然,为什么南街村这么坚持社会主义、搞得这么好,却硬要人家拆散,对他们施加种种难以名状的压力,逼着他们走回头路。因此,南街村,是一面镜子,一面照妖镜,可以把许多中国官员的丑恶嘴脸照出来。  

二、向郑州美丽勇敢的紫谨侠学习  

到了郑州,我高兴的认识了一位英雄女侠,人称紫瑾侠。我曾问她为什么叫紫谨侠?她说她从小就敬佩革命烈士 秋谨 女士,想当秋瑾女侠一样的女士。她家住在紫金山下,所以她愿意大家叫她紫瑾侠。她天生丽质,大眼睛,双眼皮,白暂的皮肤,中等个子。看外表,似乎是一位中年弱女子。谁能想到她竟是一位敢向一切邪恶势力不屈不挠作斗争、敢于用生命保卫毛泽东思想的英勇斗士。她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为捍卫毛泽东思想而不顾个人安危,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敢于同他们作不妥协的斗争。为捍卫二·七广场毛主席的塑像,几次被不明真相的分子殴打而毫无畏惧,挺身为之争辩、说理,因此而身陷囹圄。她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严冬般的无情,对革命工作像火一般的热情。她是毛泽东时代培养出的好青年。她下过乡,插过队,她父亲也在文革中挨过批斗,可她从不计较个人恩愿,而是擦亮眼睛,大义凌然,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关心社会主义、人民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坚持用毛择东思想来分析一切,衡量一切,对待一切;她关心国家大事,日夜操劳,忧国忧民,尽其所能,倾其所有,积极为去河南南街村、去兰考参观学习的人,安排食宿,甚至腾出的住房,做到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不惜牺牲一切,一直长期的,默默的无私的奉献着。  

可敬可佩的紫谨侠妹妹,向你学习。  

   

三、英雄的兰考人民仍然在战斗  

去兰考参观访问,却未曾想过,在这里竟然听到骇人听闻、催人泪下的天大的冤案。谁敢相信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学生焦玉绿书记领导的班子在78年竟被定成反革命集团,至今没有说法。焦玉绿的接班人、他最好的战友张钦礼书记被打成反革命,而且是在他怀揣干粮,领着全县人民治沙、治水的工地上被抓走的,并被判死缓蹲了13年监狱;出狱时人已残废,贫病交加。据了解,在打倒四人帮的清查中,全县上下共抓革命干部和群众1200多人,上到县长,下到生产队长,无一幸免,难道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成果吗?难道这就是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定成反革命的县领导张钦礼去世的时候,竟有10万人含泪夹道相送;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的好书记,没有忘记和他们日夜相守、同吃同住、战天斗地的好领导。他下葬的那天,从郑州到兰考,百余里的道路旁,祭奠的香案绵延不绝,哭声振天动地。一个被打成反革命的干部竟然有数十万自发的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送葬,真是空前绝后,闻所未闻。试问曾经赫赫有名的那些领导死后,还能有几位受到人民如此的厚爱呢?  

这就是资本主义复辟下的一个县的惨烈景象。我去兰考那天,正赶上原县委领导班子(还活着的)领导同志领着原县委、公社党委、大队干部一级的老革命学毛著、学党章、学科学发展观啊。我有幸去参加了这一次永生难忘的读书会,他们结合实际讨论毛主席的论述、党章和科学发展观,我也联系实际地受了一次新时期的党的建设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河南无愧于二·七大罢工的发源地,有着光荣的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向兰考人民学习,向兰考人民致敬,向河南所有的革命先烈学习、致敬,向真正的共产党的好干部,毛主席的好学生焦玉绿、张钦礼致敬,再去兰考一定为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学生张钦礼立块碑,献上我们东北的人的一份心意,尽管那里已有来自各地为他立的碑,而且碑已成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