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南方“公知”——鄢烈山

火烧 2011-11-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鄢烈山作为南方公知,以评论文章和杂文集闻名,其观点常涉及历史评价与社会现象,尤其对毛泽东时代有独特见解。
南方公知——鄢烈山

   鄢烈山, 男,195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沙岭村;据其自述出生于民国成人于民国的父母皆是没文化的文盲,从小家里没一本书 ,在毛时代因其家庭成是贫农所谓根正苗红成分好,于1973年被群众推荐上了中师,想不到的是这样受惠于毛时代的穷家子弟后来竟然对公有制怀有刻骨的仇恨。还说不幸是家里没有条件让他读书,如果还是民国,别说鄢烈山儿时的愿望是做科学家,他也许现在还是文盲。难道生在民国长在民国的鄢烈山父母就不想当有文化的人?为何其双亲却是文盲?好歹你做过民办小学和中师函授教师。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就分配到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办公室工作; 1986年春离开政府机关进入《武汉晚报》作评论编辑,10个月后进入《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曾任副主任; 1995年冬,加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高级编辑,现已退休。 1984年起开始评论、杂文、随笔写作。已出版杂文时评集15种,多为吞吞吐吐的影射言辞。迄今已出版《冷门话题》、《中国的个案》、《鄢烈山时事评论》、《早春的感动》等个人作品集18种,主编有《中国杂文年选》等文集多种。 1996年—2001年4月用本名或笔名为《南方周末》撰写时评专栏文章;被自吹自擂的南方系《南方人物周刊》评为颇受争议的“影响中国的50“公知”之一。

   《南方都市报》发表《南街神话的终结》时,当时在南方报业中最活跃的头面人物鄢烈山以胜利者的骄矜语调说:“南街村究竟是谁的教训?”言外之意当然是毛泽东的教训,是马、恩、列、斯的教训。因南街中心的东方红广场上至今还耸立着巨大的毛泽东雕像,还竖立着巨幅的马、恩、列、斯画像。在鄢烈山看来不但要摧毁,还要清算他们的罪行。

  今日鄢烈山从南都里滚蛋了,而南街村人每天依旧还是迎着朝霞,享受着“东方红”的乐曲声,从静静的村庄,活跃起来了。家长们如常在上班前骑着电动车带孩子上幼儿园;学生哥妹还是纵贯居民区的壮观天桥上匆匆回校上课;各式的摩托车和电动车穿梭般地穿过东方红广场,清一色的上班族;伴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民兵营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向练兵场;接下来是一列列的电动旅游车,打着“延安号”、“井岗山号”、“北京号”等旗帜,把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朋友送到欲参观的景点。从这些旅游车里,一些团队旅游者高唱起了“红歌”,表示和南街人心心相印。到了晚间,在“朝阳门”内,在“金水桥”畔中老年人伴着豫剧《花木兰》、《朝阳沟》的节奏,翩翩起舞,自得其乐。

鄢烈山名言录:毛时代饿死了三千万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