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纪念:从“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说开去
好好纪念:从“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说开去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8-12-22
(本文大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的教训是不应该忘记的。毛泽东说“永不翻案靠不住”,更多的是对“就是好!就是好!”这种风气的批评。这种风气扬尘推沙,在历史之途上堆起了一个支点,致使文化大革命被一举推翻。“就是好!就是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省,反而以“就是坏!就是坏!”凤凰涅磐了。毛泽东纪念文章是我们学习的经典。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跳出形而上学的泥潭。)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 是文革期间经常上演的一出舞蹈剧。 八九十来个红卫兵臂戴红袖章、手举红宝书,迈着坚定的革命步伐,在昂扬的革命旋律中上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的革命歌词震耳欲聋,台下革命群众掌声随之雷动。最后,众演员挥动红宝书,以向前走的革命姿势,实际步伐倒退着下场:革命正面人物是不能背对革命观众的。 四十多年前这一幕“就是好!就是好!”的革命场景,不是有位朋友在贴文中提到,几乎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然而,这是不应该忘掉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皇帝拉下了马,将全国二号走资派逼得直说“永不翻案”,“人民民主的大众政治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但是,只有“就是好!就是好!”这一点不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虽然是要解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虽然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斗争,但是,它毕竟是触及人们灵魂而不是皮肉的大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也就是政权并没有改变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个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旧风俗的问题,是个逐渐树立与不断坚定无产阶级立场、观点、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它更多地表现在灵魂深处而不是胳膊腿上。即便是对于头号或二号走资派来说,也有个要他们心服口服的问题,人家不服,或不真服,这一方就只会高喊“就是好!就是好!”,怎么能好得了呢?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的人是有的,但也应当让大家都知道上帝旁边的他是花岗岩头脑的。毛泽东后来说,“永不翻案靠不住”,许多人理解为这是对“二号走资派”个人政治品质的批评,但我更认为是对“就是好!就是好!”这种风气的批评。毛泽东早就说过,宣传马克思主义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不能强迫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只能说服人接受。尤其是对我国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来说,我们所采取的方针就有很大的作用。知识分子的问题首先是思想问题,对于思想问题采取粗暴的办法、压制的办法,那是有害无益的。知识分子的改造,特别是他们的世界观的改变,要有一个长时期的过程。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对付敌人可以这样,对付同志,对付朋友,绝不能用这个方法。在我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还会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我们已经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方面,取得了基本胜利,但是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方面,我们还没有完全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我们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不了解这种情况,放弃思想斗争,那就是错误的。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但是,这种批判,应该是充分说理的、有分析的、有说服力的,而不应该是粗暴的、官僚主义的,或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历史的可惜是,“就是好!就是好!”这种名为“演出”而毫无艺术感染力的,名为歌颂文革实际给它抹黑的、想宣传马列而不讲马列的,形而上学的、不加分析的、毫无说服力的、甚至是粗暴的“群众运动”, 却在当时蔚然成风,愈刮愈烈, 简直是扶摇羊角,谁也对它不敢说什么,也无法说什么了,终于,这种风气扬尘推沙,在历史之途上堆起了一个支点。
记得仿佛有人说过,如果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果然,有了“就是好!就是好!”这个支点,有人就轻而易举地撬翻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而开始了又一个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有学者分析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还意识不到“分田单干”“国企改制”这种私有化“改革” 带来的悲剧命运,如果最初人们就知道私有化“改革” 的结果,重新被压在三座大山下面,上千万妇女沦为娼妓,下岗工人用自行车驮着妻子去当舞女,妻女亲娘含着眼泪把父兄儿子送进不见尸骨的黑煤窑,每年数百万人因看不起病死在医院外面……,恐怕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欢呼这种改革。是的,这的确是一个悲剧,但是,这个历史悲剧的序幕早就在“就是好!就是好!”的欢呼声中拉开了,热衷于用手而不是用脑来挥动红宝书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红卫兵,最终必然在悲情中谢幕。
是的,红卫兵谢幕退场了,但是悲剧还没有完全结束,悲情还在延续。在历史走过了整整三十年之后,“就是好!就是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省,反而以“就是坏!就是坏!”的面目凤凰涅磐了。无数鲜血淋漓的事实,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这都是实意,这都是真情,但是,这也很不够,还需透视,还要分析,还要思索,还要展望,不单要从现在,而且要从三十年前,不单要从民众的胜利,而且还要从民众的失败。为什么“就是好!就是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后,接着的竟然是不少学者痛骂的最野蛮、最残酷、最黑暗的,“就是坏!就是坏!”的丛林社会?“就是好!就是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不单未能阻挡它的到来反而听凭它更为变本加厉?至少,现在能较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并给人们以新的启示的文章,好像还没有问世。这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从“就是好!就是好!”的形而上学的圈子里跳出来,只不过是将“就是好!就是好!”换成了恶骂“改革开放”的“就是坏!就是坏!”。上过“就是好!就是好!”一次大当的的劳苦大众,千万不能再熬一锅“就是坏!就是坏!”的新汤喝下去了。
今天我们写文章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不妨看看毛泽东自己是如何写纪念文章的。别的不说,单以旧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本)》来说,收录的纪念文章大约就有9篇。人们熟悉的《为人民服务》(1944.09.8)实际是追悼当时中央警卫团因工牺牲的一个战士张思德的一篇悼词,毛泽东在表达了哀思之后,着重说的是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管是谁,只要他提出来的意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他的办,这成了真假为人民服务的一块试金石。在另一篇人们非常熟悉的《纪念白求恩》(1939.10)中,毛泽东则着重说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造就了几代共产党人及其追随者的人生观。在《毛选》中最先出现的纪念文章是《五四运动》(1939.05),在这篇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论文中,毛泽东着重阐述的是“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 在五月四日延安青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又作了《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05.04)的著名演讲,总结五十年来中国革命“唤起民众”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确定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方向,并说,看人的时候,看他是一个假三民主义者还是真三民主义者,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还是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1939年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也可以看作是中共十八周年的纪念文章。毛泽东在其中总结了十八年来党所经历的革命胜利,也总结了十八年来党所经历的革命失败,概括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并说,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毛泽东说,无产阶级政党在同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组织统一战线问题上,必须实行坚决的、严肃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方面,要反对忽视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中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斗争的可能性的错误;一方面,则要反对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纲领、政策、思想、实践等等看作一样的东西,忽视它们之间的原则差别的错误。当然,我更喜欢读的是毛泽东纪念中共28周年的著名论文1949.06.30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大家都知道,就是这一名篇中,毛泽东告诉人民,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真正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
毛泽东的这些纪念文章,既有纪念人的,也以纪念事的,但无论纪念人或事,都没有不讲道理的大喊大叫“就是好!”或“就是坏!”,他的这些纪念文章,成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共产党人思想政治觉悟的经典。他的思想,流芳百世。在纪念他诞辰115周年之际,如果自以为先进于别人,有责任于兴亡,那么,就将他的经典学到手吧,都学不来,一星半点也行。“好好纪念”,就是别忘了“就是好!就是好!”的“好好好”。 “好好纪念”就是多动点脑筋,不图省事,增长一点马克思主义的素养,这才是好上加好。 如果有一批跳出了形而上学泥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给我以天天指教,那么,我一样的国人幸甚,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国家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