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诚哉,韩德强;壮哉,韩德强!

火烧 2011-11-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韩德强对梁稳根进中央的反思,强调自我批评与民主争论的重要性,指出当前社会学风问题,呼吁理性讨论与团结进步。

诚哉,韩德强;壮哉,韩德强!

不久前,韩德强写了篇支持梁稳根当中央委员的文章发在乌有之乡上,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在这个争论中,我也发了一篇题目为《如果把梁稳根当作一块肥皂,他进中央就是有积极意义的》的短文,没有直接参加争论,但明确地表达了我对此事的看法。我对韩德强有关执政党的现状的分析是同意的,但对他有关梁稳根进中央的意义却持不同意见。我认为,只有把他当作一块“肥皂”,用它去洗党内利益集团外表上涂抹的伪装油彩,他进中央才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韩德强又一次就这个问题发了文章。这一次,他纠正了自己以前的观点,并作了很诚恳的自我批评。我以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行为,它对中国社会民主的积极影响和对进步力量内部学风的积极影响,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正常的、坦率的观点争论和交锋,无论对于一个政治团体,还是对于一个国家社会都是有益的,都是应该提倡的。当年,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就将有无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区别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和其它政党的一个明确的标志,而对于任何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群体或社会,认真地倾听和理性地争论不同的观点,都是保证这个群体或社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毋庸置疑,中国社会过去三十几年之所以积累了如此多的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个蛮横的对争论的禁令。这种僵死的、令社会窒息的气氛,不仅使中国社会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纠正,而且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拒绝不同意见的恶劣学风。对于不同的观点,人们不是摆事实讲道理去争论是非,而是采用谩骂甚至诽谤的方式去直接攻击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本身,将他们称为“脑残”或者“粪青”。这种学风也影响到了那些对民族前途和社会进步有责任感的群体,影响到了左派。对于不同的观点,有的人缺乏耐心的研究和说理的争论,而是喜欢打棍子、扣帽子。他们看不到或不愿意承认,同志之间的不同意见可能是因为认识的深度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是喜欢把不同的意见看作是立场问题甚至是个人品质问题。当有了分歧,他们不愿意先躬身自问,检查自己的观点是否有偏颇的地方、对方的观点是不是有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的地方;他们不愿意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而是容易恼羞成怒、固执己见。他们更感兴趣的,似乎不是真理本身,而是自己的名誉和影响力。因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在民族前途和劳动群众的利益亟需我们关注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进步力量内部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而是很痛心地看到类似“穿西服的宋江”和“左派带路党”之类的棍子和帽子漫天乱飞。

对待韩德强从前的观点,我们看到了不少同志式的批评,也正是这种同志式的批评,使韩德强有了现在的新的认识。这是一种多么好的风气,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氛围啊。可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另外一些对韩德强的批评就有很不理性的地方。这些批评的初衷也许无可非议,但将他的观点说成是“识时务者“的投机行为就是主观的了,就是伤害同志了,就是亲痛仇快了。韩德强在表达他支持梁稳根进中央的观点时,并没有罔顾左右而言它,而是非常坦然、非常诚实的,是讲了他的根据的。同样的,这一次他在纠正自己的观点时也是非常坦率、非常诚恳的。这样的做法是令人尊敬的,这样的学风和人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我说:“诚哉,韩德强;壮哉,韩德强!” 我为他的这个行动而感动,也愿意在这里向他表达我的敬意。

我希望,我们不应该仅仅把他这个检讨当作一个高尚的“罪己诏”,简单地夸他几句,而是应该把它当作一面镜子,照照我们自己,看看我们有没有也做到了襟怀坦白、心底无私,看看我们是不是也做到了一切为了真理、一切为了团结、一切为了大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