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怎么“合”?
一
“正反合”的事物的发展轨迹,其实也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首先说这是一个规律,不是就代表我们会这样做——这个应该首先明晰。合应该是“正”的重现,但又不是简单地重现;那么对“反”有没有“继承”?应该说既然能“反”,就是钻了正的空子!证明原来的有缺点或漏洞……即使这第一阶段是很美好的!如革命的阶段,后来的复辟。因此,在第三个阶段是应该吸收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的,对“反”的时期所暴露的问题要重视——反的东西其实大多是有一点“合理”或能使人们迷惑的因素,但它更多更大的东西是借机推销自己的反动的毒素而已。
这个其实我们是如同西方物理学的“模型”化了,如果联系康德的“二律背反”,那么现阶段的正反合跟前后阶段的正反合是环环相扣的,比如这个阶段的正正是上一个正反合的“合”……
二
具体,如果我们把毛的时代作为正,那么后30年就是一个反,前面可以说是完全鄙视物质主义的,主要靠精神信仰、精神力量来进行工作和建设!
而后者主要就是讲物质丰厚了,一切就都好了……轨迹是先提“四化”还讲一定的理想主义;而后是致富光荣,但还口头强调一定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再到完全的鼓励逐富!(这时就比资本主义国家都彻底,人家还讲个上帝,我们成了完全的拜物教!)
只讲信仰主义对不对?这可能在一定的时期行,比如解放前,广大地区的穷人真的大部分都要饿死了——如井冈山、湘鄂赣这些矛盾特别激烈,人民生活到了极限的地方!也就是“越穷越革命”。那时真是自发的!
这不是讲穷了就革命,富了就不革命的蔑视人们觉悟的修正主义!在马克思主义都说,原始社会能“共产主义”并不是人们觉悟高,而是生存的需要;物质太少,一不均,都饿死了。到了未来为什么又能共产主义?就是物质极大丰富,人们能不必剥削!(注意:这个真理绝对不能为现在的掠夺穷人作堂而皇之的借口,欺压死了,还说我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共产主义等等……其实,无非是为权贵进行盘剥找借口。)因此,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是要考虑和顾及的。所以,现在要想完全走柯香、韩英那样的彻底革命的路子,在一般情况下未必现实!(而且有个国家机器特别强大的问题。)矛盾可能普遍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实际说毛泽东都不是极左——人们常觉得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是什么极左,实际毛只是想恢复打仗时期、长征时期的那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已!张春桥“左”到家了,无非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时候,主张重新回到长征那样的分配制度,个人荣辱观等等。
但这些在6、70年代就都成为很费力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当时可以不过这样的生活,大部分人,尤其是干部、知识分子这些,完全可以拿生产的物质享受一番!所以好象是极左了。
在2、30年代,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盛行的时期,是主张过什么地方都要烧光砸光的!因为就是要革除私有制的基础,让小资产阶级甚至半无产阶级都没有财产!这样好成为完全的“无产阶级”——这个在当时的毛泽东是反对的……而前者可以说是“按照”马克思的原典,主要是苏联回国的这些人的主张办的,因为他们眼里只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而毛泽东是不是这时是“合”呢?当然,更确切讲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这个真理现在都没有过时。
我们看资产阶级同样有这个毛病,本来中国大一统几千年,结果崇美成病,非得“联邦”,就是港台都回归中国,实行不一样的制度,也不致于影响到国体啊!
毛泽东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思想上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东西相结合,这个已经是公认了。当然,绝对不是简单的混合,这就在思想觉悟的程度。
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来考虑和研究问题是我们一直要坚持的原则!
三
而改*的单凭物质建设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就能自然而然地“文明”起来?事实证明,物质多了,更应该精神上进行引导!尤其是握有权力的人们。
其实无论列宁采取工人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在一国率先建成社会主义还是后来的毛泽东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来取得革命的胜利都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只是因为特定的历史条件不同。因此说它们都是真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
用咱们古代哲学家的话说就是“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这个其实就是由具体的现状出发得出的道路。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