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共同富裕关键在哪里?

火烧 2011-11-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共同富裕实现的关键在于执政者的人民性,强调公有制下分配公平需依赖执政者合理调节,防止腐败与剥削。同时指出私有制下需政府税收调节,确保向劳动人民倾斜,避免资产阶级化。

   

共产党人通常把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寄托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上面。但是,从实践来看,执政者的人民性才是关键。不论是什么性质的所有制,要实现劳动成果的分配公平,都离不开负有社会职能的执政者,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进行合理调节。  

从理论上讲,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劳动价值除扩大再生产资金外,都分配给了劳动者。但是,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是由国家实施的;集体单位的利润,一部分上缴国家用于社会事业,另一部分由集体分配给劳动者。这样,分配的权力都掌握在执政的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手中,如果领导和管理者个人私念作怪,贪污腐败,损害人民利益,就形成了新的剥削阶级。所以,毛主席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把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对象重点转到了党内那些变质的“当权派”上。邓小平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要出问题就出在共产党内。党中央一再告诫全党全国人民,反腐败斗争是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公有制条件下,杜绝了非领导和管理者产生资产阶级的可能,但是在人财物支配权都集中的领导和管理环节,制止腐败,消灭新的剥削,就变得异常困难。严了就有专制之嫌,得罪众多当权派;松了,就站到人民对立面去了。毛主席的解决办法是鼓动人民造反,收到了一定成效,应该说基本思路对头,但从实践来看还要规范完善。因此,在公有制条件下,确保执政者的人民性,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至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更离不开执政者的分配调节了。因为,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价值,都掌握在剥削者的手中。只有政府通过税收,才能最大限度地从剥削者手中,经过福利等二次分配,再返回一部分给被剥削者。这是,政府向谁倾斜,成了关键。如果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就应该向劳动人民倾斜。如果被剥削阶级俘虏,自己也想从中渔利,那就不是代表人民了。所以,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鉴别执政党和政府有没有人民性的试金石。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和政府是靠资本家财团揍上台的,对资本家得罪不起,不可能从资本家那里收太多的税,结果两极分化始终存在。因此,它的执政党和政府是资产阶级的。那么在我国包含部分私有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保证不被资产阶级化呢?那就要党和政府不被富人所控制,时刻保持它代表以工农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性。尽管我们要鼓励致富,但不能忘记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了弱势的劳动人民的,否则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就永远不可能消灭剥削,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要保证执政者的人民性,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必须有工农等劳动群众占绝对多数的人民来选择来监督。共同富裕,人民只能自己救自己。只有促使执政者牢牢站在人民一边,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15382906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