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日记

火烧 2008-12-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客户代表参与万里林地联合调查,历经多次努力最终成立调查组,但过程中遭遇政府单方面决定,引发对公开公正原则的质疑。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的实况日记(一)
                       哈尔滨万里客户   杨梅


前言:
    2008年7月9日~16日,400多名万里客户代表,聚集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信访处门前,不顾烈日炎炎和风吹雨淋,坚守7天,特别是7月15日24小时通宵达旦在信访室艰难守候,为的就是要求区政府同意组成联合调查组赴林地,对特大规模的毁林情况进行调查取证。16日下午,4:45终于通过电话与区政府孙副秘书长进行了对话,孙表示经过开会研究决定,同意客户代表的要求,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林地调查。消息传开,在场的全体客户代表,忘记了数日在信访处长期坚守的疲劳,为这一得来不易的“成果”感到振奋。
    2008年7月17日,陈老和曹炳政、郝大军到内蒙林业厅会见了治沙造林处刘林福处长,就联合调查的问题交换意见。其中,陈老专门询问刘处长,林地调查将会如何进行。刘处长说,“首先由客户代表带领调查组看死树最多的林地”。陈老对此十分赞同,也感到十分满意。陈老还向刘处长提出,联合调查应当体现“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因此在自治区政府对万里客户代表限制两个名额的情况下,提交了参加调查组调查方案讨论的两名客户代表名单(陈训达和曹炳政),希望到时提前通知我们参加讨论。
    为了提高联合调查的效率,客户代表经过研究决定,在原先已经对林地进行了7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再次派出由4名客户代表(梁玉勇、徐恩锦、杨玉琪和秦斌)组成的先遣组,自备摄像机和照相机,紧急赴林地进行前期调查。事实证明,前期调查为后期的联合调查提供了充分、可靠的参考信息,为获取毁林的证据发挥了重大作用。
    此后,客户代表一直在苦苦等候自治区政府有关联合调查组成立和开展调查活动的消息。但是,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直至8月6日下午3:00多钟,我通过电话与区政府信访处代钦处长取得了联系。代处长以肯定的语气告知,联合调查组下周一要下去,到通辽开展联合调查。
    我和刘英是8月11日上午9:45到达通辽。到车站迎接的有梁玉勇、王佩文和徐恩锦。我到军供招待所入住,喝了一罐八宝粥。此时,北京共信律师事务所的李敦勇律师来了电话,说他已经于早上7:00多钟到达通辽。我估计他是与王佩文乘坐同一趟车。然后,我们几个人一同去日腾宾馆会见了李律师。在那里,我简单地说了说当前的情况,我们对联合调查可能出现的问题议论了一下。听说前几天,自治区政府就已经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并且在没有客户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已经到林地开展调查了。我们当时意识到,他们可能会在“科尔沁沙地不适合种树”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我给刘林福处长打电话,询问调查组人员什么时候到达通辽。刘处长说,“准备开个会,什么时候到达通辽要到明天中午或晚上才能确定。是坐车,还是坐飞机目前也还不清楚。”
    8月12日我整天都不断地给刘林福处长打电话,但是刘处长的电话一直关机。给林业厅值班室打电话,回答是“他们一天都在开会”。晚上5:00多钟,刘处长的电话开机,电话打通了,但是他没有接;再打,又关机了。后来,客户代表梁玉勇接到了刘处长的电话,要求两名参加联合调查组的客户代表明天中午以前赶到赤峰市天山镇宾馆,与调查组的政府部门人员会合。此时,实际上是在客户代表没有参与讨论的情况下,联合调查组就正式宣告成立了。至于,调查组的具体行动计划以及调查的方式、方法都是在客户代表没有参加讨论的情况下,由政府部门代表单方面讨论决定的。这表明联合调查从一开始就明目张胆地藐视客户代表,违背“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
    由于我们都在通辽,两名参加联合调查组的客户代表(王佩文、梁玉勇)直接购买了次日早晨6:50去天山镇的车票。我们其余四个人(我、刘英、徐恩锦以及共信律师事务所的李敦勇律师)买了次日早晨6:20开往开鲁的汽车票。然后,再租车到达天山镇。
至此,联合调查于2008年8月13日便正式开始。

日记正文:
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我们客户代表在政府部门代表之前到达了天山镇,又被电话告知,到天山镇林业局等候。两名正式代表进入林业局,其余客户代表在林业局门外等候。一会儿,两名客户代表被林业局的人安排到林业局附近的一家宾馆入住。大约中午12:00多钟,调查组的大批人马到达。其中有六个人是乘坐飞机到达赤峰,再由当地的公安车从机场接到宾馆。当时我们得知,调查组的组成是:林业厅、农牧厅、国土资源厅,还有公安厅。据说,要到哪个地方调查,都由地方林业局和地方森林公安局进行安排,并由领导出面陪同一起调查,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吃完中午饭,我就去找刘处长,问起调查的事,我开门见山地明确表示,先看客户已经看过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林地,而且强调,这是原先陈老已经与你达成的协议。但是,刘处长却一口否决,说:“经过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抽样调查,这样才能达到调查的目的,因为这种方法是林业部门最普遍、最权威的方法,大家都认可。”我与刘处长为此事争执了半天,刘说,“我不是负责人,说了也不算。”当时我想找调查组负责人再进一步商谈。刘处长说,“已经定下来的事找谁都没有用。”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暂时妥协,走一步看一步再说吧。
   下午将近2:00我们客户代表抽到了他们事先编排好的地块号码,8、18、28、38、48、58、68号等7块林地。但是后来实际上只看了其中的5块地。
这5块地是:
(1)28号:登吉格嘎查地块,1749亩和1408亩两块地;
(2)38号:柴达木村803亩;
(3)48号:阿格担塔拉,绍根一中队,1991亩;
(4)58号:绍根一中队1432亩;
(5)68号:绍根二中队739亩。
    下午2:00多钟,调查组就驱车到林地查看。我对刘处长说,你们前头走,我们的车在后面跟随(我们自己雇了车)。开始时刘处长表示不同意,在我们的坚持下最后并没有拒绝让我们跟随查看,但是要求我们不能妨碍他们的工作。随后所有查看的地块都是在由他们所指派的向导带领下查看的。调查小组的车全都是越野车,在沙地跑得很快;而我们缺钱,只能雇夏利车,根本追不上,在查看第一块地的时候,他们已经查看完了,我们的车才刚到。这片林地的长势特别好,死的树很少,这使我们都惊呆了。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搞明白,这究竟是万里的哪块林地?调查小组从下午2:00多一直看到晚上8:00多钟才回来。整个下午匆匆忙忙一共看了五块地,得出的结论是:枯死的树很少,很少。两个参加联合调查组的客户代表也和我们一样都懵了,都感到其中必有蹊跷。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的实况日记(二)

哈尔滨万里客户   杨梅

 

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

    上午8:00,我们驱车开往11号地,找到了×××师傅,把昨天抽到的地块号告诉他。他说,“其中有三块地正好是我们以前看过的地,枯死很严重。这三块地是:58号(1432亩),48号(1991亩),68号(739亩)。但是,调查组却没有看出问题。为什么呢?其中68号地是他们晚上看的,当时已经是晚上8:00左右,已经天黑,打着车灯,在路边简单看了看,所以他们不可能看出问题来。”

    我们看完林地之后,心中便有数了。马上驱车赶回,找到了参加调查组的客户代表王佩文和梁玉勇,把情况向他俩说了,他俩十分气愤。我又把调查不实的情况告诉了刘处长,但是刘处长表示,“这不可能!”当时我说,“我可以相信这是偶然,不是必然。”我强烈要求他们下午重新查看这几块地。刘处长说,“我不是负责人,说了不算。”他让我跟他们的组长或副组长去说。调查组的人都上车了,着急走,根本就没有把我们的诉求当会事。我当即明确表示,“如果对这三块地不进行复查,我们客户代表就不去调查了。”双方僵持了半天,最后由于我们的坚持,他们做出了部分妥协,让林业局贾局长和森林公安的吴局长与我们一起去昨天查看过的林地进行重新复查。我们欣然同意了。下午2:45,贾局长说,临时有事,去不了,于是就由吴局长和另一位同志一起去看地。我们几个人驱车带路,随后他们开了一辆车紧跟,来到昨天调查过的几块林地重新进行复查。首先,我们来到68号(739亩)林地,经过复查,结论与昨天完全不同,林木枯死30%。吴局长和另一位同志,对此出具了一份调查证明书,并在证明书上签了字。证明书全文如下:

    “证明:经8月14日陪同万里客户杨梅等人对绍根嘎查739林班的保存率进行查看,保存率均在百分之70左右(注:即枯死率为30%)。特此证明。阿旗林业局吴宏才、×××(签字),2008年8月14日”。

    当时我们还要求他俩证实濒死树的数量。但是,吴局长拒绝了,他说,“我们认为,凡是树上还有树叶,就算是成活的树。”是的,“濒临枯死”确实是还没有“死”,但是,树叶枯黄了,明明是濒临枯死,如果不抢救,就必死无疑,为什么身为“林业行家”和“林业部门领导”的吴局长,却不认账?

    然后,我们又提出再查看48号(1991亩)和58号(1432亩)两块地,这两块地以前我们也已经查看过,结论是有30%枯死,30~40%濒临枯死。他们说,“那两块地和这块地差不多,天也晚了,别看了,早点回去吧”。当时确实天色已晚,我们也就勉强同意回去了。

    今天上午,另一路调查人马(王佩文、梁玉勇以及调查组中政府部门的大多数成员)查看了通什二中队,巴拉旗如德苏木通什嘎查,2778亩;通什一中队,三区20000亩中的6000亩(属于阿旗),该地块没有图纸,没有台账,所以林龄时间不详,20%枯死,60%濒临枯死。这块地是在驱车的途中,由客户代表自己发现的,当时坚持要查看,林业局贾局长打电话让已经开车跑过去的调查组人员,再回头进行查看。我们主动向当地管护人员询问一些情况,可是林业厅的高总工程师(女)却出面阻止,指着公安局的人说,“他是公安的”。这个管护人员就吓的不敢再说了。

    阿旗如德乡通什07年春植,枯死60%,濒临枯死35%。这是在去通什二中队的途中,客户代表自己发现之后停车调查的,亩数不详。总之,通什近两万亩总体上看林木枯死情况相当严重。王佩文与我通电话,说“调查组今晚要住在大阪,让我们马上赶过去。”大阪距天山镇140公里,汽车加油之后便出发,抓紧时间往大阪赶。我们晚上8:30到达大阪。安排好住宿之后,9:30才吃晚饭。我们来到王佩文和梁玉勇住的古源宾馆317房间。从这天开始,王和梁就不再和调查组成员同吃、同住。虽然同吃、同住条件好,但是调查组的所作、所为使他们感到很压抑,受不了。我们在一块商量,觉得再这样调查下去,只看好树,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在此期间,我们一直在通过电话与陈老沟通。这两天我感到身心十分疲惫。

 

2008年8月15日

    早晨起床之后,我觉得很冷。凌晨5:00就给陈老挂了电话,说了我的看法:这几天的调查,我们很被动,他们很主动。看的都是好树,枯树都不是他们主动愿意看的。我想坚持我们的原则,必须先看枯树和濒死树。如果不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今天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陈老很同意我的观点。6:30我去了王与梁的房间,向他俩说了我的想法,大家都很同意。7:00, 我给刘处长挂了电话,他没有接。后来,我一直在调查组吃饭的食堂外面等候刘处长,希望与他面谈。7:30他刚刚吃完饭,走出食堂,我就迎过去说,“刘处长我想跟你谈谈,我们对这样稀里糊涂地查看林地表示不满。如果不先看客户提供的毁林较严重的地块,我们就放弃这次调查”。刘处长在我与他谈话的过程中,表现得很不耐烦,车上还有人催他赶快上车。显然,他们不愿意采纳我们的意见。这时,我彻底被激怒了,帮着两位客户代表将一些物品(包括摄像机等)拿到旅店,大声地告诉调查小组,“如果不按照我们客户代表的意愿去调查,就宁可放弃参加这样的调查,你们自己去调查吧。”这时,调查小组眼看着我们撤走了,有点傻眼了,也就不急于去林地了,他们也回到了宾馆。过了一会,就给客户代表打来了电话,让我们到他们那边开会。我们商量一下,同意王和梁两人去参加会议。大家认为这就是我们斗争得来的权利。

    会议大约开了一个小时,两位客户代表态度也十分坚决地表示,必须首先查看枯死和濒临枯死较多的林地。在我们一再地坚持下,调查小组的态度有所转变,同意让我们选地块。但今天看的地块没有抽样,是调查小组自行安排,因为这里的林地基本都长势良好。

    快11点时,调查小组驱车上路了。翁旗格日曾苏木8号地1453亩,以及翁旗格日曾乌力吉854亩,这两块地的林木长势都不错。这里的所有林地总共6000多亩,卖给客户的只有1000多亩。中午,这里的温度还是很高。我在宾馆与陈老通了电话,陈老说,“下午3:00要乘火车去邯郸。”宋宏江早就要陈老去邯郸参加那里的客户会议。14:26,陈老发来短信息:“我正在往火车站进发,为万里而战”,我感到很鼓舞,很感动。70多岁的航天专家,不辞辛苦为客户维权,精神可佳。

    在宾馆里,我一直在跟王、梁打电话,电话的回音一直是“不在服务区内”。我想,因为是山路,信号肯定是不好。快到5:00多钟的时候,与梁通上了电话,说“调查组今晚准备在通辽住。”得到消息之后,我们赶紧收拾行囊。5:30出发,赶往通辽。大阪至通辽路途很远,有347公里的路程,到开鲁时司机更换了汽车零件。我与刘英下车,随便买了点吃的,没有耽误时间,继续赶路。在这期间,陈老在火车上往邯郸赶;我们在汽车上往通辽赶,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着。

    我们到通辽的时间已经是晚上10:00多钟了,还是到军供招待所住下。听梁玉勇说,明天上午调查组要休息一下,下午再去林地。因为时间太晚,有些事只好明天再商量了。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的实况日记

(三)

哈尔滨万里客户   杨梅

 

2008年8月16日(星期六)

    早晨,陈老来的一条短信息,将我吵醒,我还没来得及回信息,就又来了电话,说“今天上午8:30开会,希望我在会议当中讲5分钟,向邯郸的客户介绍一下查看林地的情况。”我很清楚陈老的用意,并欣然同意。准备这样的讲话材料,对我来说并不难。由于昨天晚上没有商量,8:00多钟大家都来到了我住的310房间。王与梁谈了昨天去林地查看的情况。我把早晨准备好的发言稿念给大家听。王大哥说,“文笔挺好”。大约10:00多钟,陈老来电话了,我就通过电话将发言稿念了一遍,邯郸那边是通过扩音器向参加会议的客户播放的。梁说,“我的语气掌握得还可以,内容也很感人。”最后,我们五个人通过电话,异口同声说了一句“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还补充了一句,“胜利的那天我们再相见!”后来,陈老发来信息,说“很精彩,将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我与刘英的早饭是在10:30才吃的。整个上午调查组休息;下午三点多钟,两位客户代表随同调查组去了林场管辖的万里林地。这块地是土尔基林场,1000亩,06年种植,没有卖给客户,这片林子长得非常好。林场的人说,如今万里林地就像汶川地震的孤儿,没有爹娘,在我们这里我们就得更加爱护。原计划我们的车是要跟着去的,但是王大哥说,地块非常难找,我们的车又不行,看的都是好林地,不用跟着去看了,因此我们的车只好调头去通辽。

    我的嗓子又开始沙哑了,疼痛,估计这股火又把我的老毛病勾起来了。

    调查组去林场看地是在晚上6:00多钟回来的,当晚我们几个人对调查情况简单地议了议。

 

2008年8月17日(星期日)

    我的病加重了,有些发烧,嗓子疼得厉害,咳嗽。这次到林地确实有些上火,主要是对调查组不查看枯死和濒死的树,感到着急。王和梁都说,今天他俩跟调查组去看好的林地,不让我跟着去。因此,我在旅店休息了一天。吃了感冒药,有点困,昏昏沉沉的。

    上午王和梁跟随调查组到达坎儿科尔沁左翼林地(4215亩),林地长得不好,后经原万里员工证实,这是一块已被万里公司放弃的林地。然后,到达科尔沁左翼后旗合作村(800亩),2001年种植的外购林,长势特别好,平均胸径20公分左右,树高都在8米以上。

    晚上,我们开了个会,决定明天我们乘车去以前看过的、枯树比较多的地块再看一看,最后确定了几块明天要重点查看的林地。

 

2008年8月18日(星期一)

    早晨5:30出发,到了章古台林地,发现枯死的树比上一次查看的时候更多了。6:30把章古台这块地看完了。8:30到了幸福基地大苗地,20~30%枯死。另一块地, 07年春植,1428亩,去年已经追肥了,去年8月22日前,长势特别好,如今50~60%枯死。

    义和塔拉一中队,总共4000多亩,其中的27号地,灾情特别严重,有枯死的,还有树枝被人为地拦腰折断的。

    开鲁县义和塔拉苏木艾图嘎查,三中队(24400亩),04~05年春植,整个林地的树都不像样了,20~30%已经枯死,濒死木更多。

    中午我们在开鲁吃饭。下午4:00多钟回到通辽,还是入住军供招待所。

    晚上将近8:00多钟,王大哥他们回来了,情况还是不好。本来昨天定的是去花胡硕,但是在抽签中,只抽到了一块4000多亩的地,我们前些日子看过的林木枯死很多的林地没有被抽到。在路上,有一大片枯死林木很多的林地,由于没有被抽到,他们就不停车查看。王、梁两位大哥都很生气,他们明明知道有枯死的树,就是不看,他们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躲避看枯死的树。我们商量决定,明天再也不跟随他们去看了,坚持要由我们领着看地,否则就停止看地。这一决定通过电话与陈老沟通,一致认为应该这样办。

    今天调查组的活动情况是:上午去了111国道40号地,花胡硕敖宝嘎查北侧,04年春植;另一块地是在南侧,6000亩,01年造,濒死10%。

    下午查看花胡硕49号地,100亩,还有一块是299亩,长势都不错。在西北角客户代表看到很大一片已经枯死的树,但是没有停车。另一块林地下车看了,这是舍佰吐北苏林地,1500亩,沙坨地,无围栏,此林地被羊群啃食树皮的情况很严重,枯死、濒临枯死20%。

 

2008年8月19日(星期二)

    早晨吃完饭,我们都聚集在我住的房间里。王大哥接到刘处长的电话,让他过去参加看林地。王说,如果还不看客户提供的林地,我们就不去了。但是,刘处长坚持必须进行抽样。我们坚决不同意再抽样看地。刘处长说,要将客户的意见向领导汇报。然后,一个上午都没有回音。这时,陈老也一直从北京通过电话分别与刘处长以及我们联系。下午,陈老又给刘处长挂了电话,指出已经知道毁林最多的地块故意不去查看,反而要坚持“抽样调查”是违背科学原则的。陈老的态度很坚决,“如果不去看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树,这次对毁林的调查就没有意义了”。下午近4:00, 刘处长给王大哥来电话,表示了一点妥协,同意只能让客户代表提供一块林地让调查组查看,其它的地块还是必须进行抽样。当时王大哥将电话给我,我表示对此坚决不同意,“这次联合调查是400多名客户在呼市坚守7天,甚至在信访处坚守24小时之后,才得到内蒙领导同意的。调查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查清毁林情况。搞普查我们并不反对,但是首先必须查毁林,然后再搞普查”。刘处长听后,提出还是要向领导请示汇报。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下午2:00,我们客户代表一行五人(我、徐恩锦、王佩文、梁玉勇、司机孙师傅)驱车来到科左中旗,这块地靠近965国道,地块名称是花胡硕苏木大伙房嘎查;2:46又到了花胡硕苏木敖包嘎查,这两块林地都是8月18日上午调查组已经调查过的林地。由于他们车速特别快,已经看到了枯死的树,也故意装着没有看见,不下车。通过我们重新查看,结果很不乐观,枯死情况很严重。

    我们在林地进行了录像。这又一次说明,调查组就是想掩盖事实真相,企图蒙混过关。林地杂草很多、很高,我的腿也被划伤了,虫子和蚊子也很多。我们几个人一直在往里面走,天气炎热,汗水直淌,大家十分辛苦,但是为了三万客户以及正义的事业,全然不顾了。当时我们的一致看法是,枯死的树只有我们能够看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愿意看到,也不敢看到!从林地回来,刚刚上楼,就听见刘处长给王大哥打电话,王将电话又交给了我。我再次强调,你们必须端正调查态度,必须先查看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树,否则我们拒绝参加这样的调查。刘处长说,先去扎鲁特旗兴安盟,然后回来再说。我断然拒绝。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的实况日记

(四)

哈尔滨万里客户   杨梅

 

2008年8月21日(星期四)雨

    早上起来吃过饭,我与小徐、刘英坐车去了调查组的驻地——通辽宾馆。快到9:00他们没有出去看地,也没有退房,估计他们在商量。然后,我们就回旅店等待消息。大约上午10:00多钟,刘处长给王大哥来了电话,说“可以看两块地”。我从王手里接过电话,与刘处长说着说着就哭了,“我们看了林木枯死很难过,你们为什么与我们的心态就是不一样呢?但是,我相信刘处长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我永远忘不了你说过的一句话:‘内蒙的树只要是活了,就不能让它死’。大伙都知道你是治沙造林处的处长,我想你是热爱树的。你与其他人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诉求要得到你们认可就这样难?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调查已经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树,就是要赶紧救救可怜的小白杨!至于其它的树,还可以有时间看。求求你们赶紧转变态度吧。如果你们真的不想看,那就请你们明确告诉我们,我们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我们拒绝与你们继续调查……”。我哭得很伤心,说得很真切。刘处长在电话里,一直称我“杨大姐”,并且不断地安慰我。

    下午约3:00,我、王、刘、梁一块去了章古台林地。这块地枯死得相当严重。由于王大哥没有来过这块地,到林地后,王大哥很震惊,说“这块地80%已经枯死了,没救了!树长得很粗壮,非常可惜!”下雨了,没上林地之前,我给刘处长挂了电话,表明了态度,说“不想让你为难了。如果自治区孙副秘书长不让看枯死的树,我们就准备买车票回去了。”刘处长听后,说:“杨大姐,别着急,还有商量的余地,别着急走。”我说,“好,我听你的,我们有耐心再等一等。”

    从章古台回去的路上,我接到刘处长的电话,同意查看我们提出的那5块地,并说,“需要签个合同,要‘公平、公开、公正’。”我的回答是:“我们早就想这么做,是你们不信守诺言。”到家之后,给陈老挂电话,说了我的想法,“不仅仅是五块地的问题,要全面看万里被损毁的林地,因为这是400多名客户代表最基本的诉求。连这个基本要求都要受到限制,我们肯定不答应。”陈老完全同意我的想法,表示不能妥协。

    晚上,我们五个人对五块要看的林地又重新审查了一遍,并按照看地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此时,我又给刘处长打了电话,表明了态度,坚持不受任何限制,看枯死和濒临枯的树。请他向领导汇报。在与刘处长的对话中,我听出来了,刘处长的态度有所变化,但是他也很无奈。他能理解我,我也能理解他,双方都很客气。

    晚上,陈老发来了短信息,刘处长邀请陈老来通辽林地,并且表示有话要与陈老说。我当时就感到,刘处长是真心诚意邀请陈老来,陈老来了就可以对有些问题直接沟通。陈老已经决定明天晚上乘车来通辽。

 

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

    早上,接到陈老的电话,他已经买到次日凌晨4:00多钟到达通辽的车票。我们决定到车站迎接。刘处长给我来了电话,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下午2:00出发,这次是由我们带队,先到达东风镇章古台,780亩林地,结果证实几乎全部枯死。刘处长及调查组成员全部下车,到林地进行查看。从3:15开始,调查了近一个半小时,很认真、很仔细。这是我们要求看的第一块地,也是调查组开始调查以来,第一次对查看死树这样认真。前几天就是采取回避,绕着走,不敢面对现实的态度。如今一看,觉得躲不过去了,心静下来,仔细查看了。看完这块地,又到附近的另一块地,道德镇章古台村北,18870亩。这是我们带领看的第二块地,我们将它分几小块,逐块查看,情况很不乐观,一直看到晚上6:00多钟。刘处长态度转变很大,主动与我打招呼,对死了这么多树也很心疼。我想以前他们总以为,枯死的树没有像我们说的那样多。但实际到林地后,看到了真实的惨状,也很震惊。刘处长与我闲谈时,一直在问,“杨大姐,这可怎么整啊?” 我觉得他的确很着急。我说,“我还想问你哪。呼吁了一年的时间,要浇水,结果还是有这么多的树死了。”刘处长沉默无语。

    调查组回开鲁县宾馆住下,我们开车去了通辽,准备明天早上接陈老。

 

2008年8月23日(星期六)

    凌晨3:30起床洗漱后,与刘英、徐恩锦一块到车站。4:05车到站,接到了陈老,陈老的精神状态还可以。在招待所找了一间10元钱一天的房间,让陈老暂时休息。陈老说,“在火车上已经睡过了,特别想知道林地调查的情况。”我把这几天在林地调查的酸甜苦辣一股脑都向陈老倾诉了。

    早上7:00吃过早点,退房,租车,往开鲁赶。在路过章古台地块时,停车查看道路边上的一块林地。在这块林地的右侧,是当地村民的一片林子;左侧是万里公司的林地,两片林地中间仅仅相距8米。这两片林地是同一个树种、同一年种植。但是由于管护不同,林木长势截然不一样——村民的林木由于及时浇水,长得郁郁葱葱,树又粗又高;万里的林木由于缺水,却是一片枯黄。

    离开章古台林地后,我们驱车来到开鲁县北星镇永丰村幸福中队大苗地1429亩,07年春植),几乎全部枯死。这是我们领着调查组查看的第三块地。在这里,陈老与刘处长握手相见,双方都很热情。交谈片刻之后,分头对幸福大苗地,2932亩,进行了检查。这是我们领着调查组查看的第四块地,是一个长型地块,大约有6~7里长,沿着林间的路往前走,两边的树几乎是一片枯黄,而且越往南走,枯死的树越多,估计枯死的林木已经超过50%。刘处长等调查组成员查看得也很仔细,一直查到很晚。我们也都在林地里走着、看着,心情十分沉重。刘处长更是认真,估计他事先根本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样严重。

    晚上6:00多钟调查组才回到宾馆。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的实况日记

(五)

哈尔滨万里客户   杨梅

 

2008年8月24日(星期日),晚上暴雨

    上午8:00吃完早饭,我们乘车在前面领路,到达义和塔拉27号地(这是我们要求调查组查看的第五块地),因那里的路不好走,我们的车开不进去,让当地原万里公司的管护人员刘树东作向导,带领调查组(包括调查组的两名客户代表成员王佩文和梁玉勇)进入林地查看。我们这些非调查组成员就在管护房内等候。在管护房内,我和陈老发现了一本万里公司的“林地管护日记”,我把其中的几篇抄录了下来。其中,有一段是关于陈相贵、刘艳英、刘开升下到基层检查、指导管护工作的日记,很具体、很认真,很让人感动。

    将近11:00,调查组回来了。这块地我们以前已经查看过,这次他们也承认“这块林地枯死很严重”。随后,我们坚持要看绍根1991亩(这是调查组原先有意回避,不想查看的一块林地)。因为当时顺道就可以去看,所以我们开车在前面带路,可是调查组的车却没有跟上来。打电话询问原因,他们说,“到中午了,先回宾馆吧。”我们无奈,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只好也就回到我们入住的旅店。

    中午,刘处长告诉我们,需要请示领导下一步该怎么办。陈老表示,“必须坚持首先查看毁林严重的地块”。刘说,“我自己做不了主,必须请示领导。”

    下午2:00前,我们4人一块到达调查组下榻的宾馆。这时,刘处长的态度又有很大的变化,表示要坚持恢复“抽样调查”。陈老当即表示不同意,并要求说明不继续查看死树最多的地块,而要恢复“抽样调查”的理由。刘处长没有回答,磨蹭了一会,最后他们告诉我们,他们自己已经抽签了。而且,不顾我们的反对,自己开车就走,下林地去了。最后,还留下一辆车,司机问客户代表王佩文“去不去”?王说,“我们不去。我们要开会。”最后,这辆车也就开跑了。

    这时,我们已经意识到,情况发生了逆转。他们的领导已经感到再跟随我们看地,毁林的真相就彻底暴露了。于是,又重新搬出原先的一套所谓的“科学”办法——“抽样调查”。

针对这种情况的突然变化,晚上我们客户代表在旅店开了会,分析了情况,统一了思想,决定坚持我们的合理意见和要求,并且对下一步需要调查的地块进行了安排。大家还在一起观看了今天上午调查组查看27号林地的录像,很多树被拦腰折断,这显然是人为造成的,新茬很多、很明显,毁林的情景很惨。听说,当地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追查责任,但是至今仍无结果。

当天晚上天降特大暴雨。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联合调查宣告流产

    上午10:00多钟,我与陈老乘车去了开鲁县第一宾馆(调查组驻地),找刘处长说了客户代表的三点意见:(1)要求看内蒙自治区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的红头文件;(2)提出要求以我和陈老替换王佩文及梁玉勇,正式成为联合调查组成员(原因是:我和陈老提出要会见调查组领导,遭到拒绝,其理由是我和陈老都不是调查组成员,为了能够取得与调查组领导对话的权利,无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3)坚持必须首先查看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林地。刘处长说,待中午开会商量之后,再答复。听刘处长说,“林业厅的副厅长在调查组里,他是负责人,我只不过是一个传话的人。”

    下午3:00多钟,陈老给刘处长打电话询问,刘说,“正在地里检查”。陈老表示不满,问“你们中午是怎么讨论的?”刘说,“要到晚上才讨论。” 整个下午,就一直没有回音。我与陈老简单商议下一步的打算。当时我们分析,由于这两天调查组的全体人员都亲眼目睹大片林地枯死,确实很震惊,这就让调查组的幕后领导感到问题十分严重,如果再继续按照客户代表提供的线索查看下去,毁林的真相就彻底暴露了。因此,我们估计这次继续进行联合调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是,我们认为,客户代表参加此次联合调查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最起码调查组的全体成员都已经亲眼看到了枯死和濒临枯死严重的5块林地。他们无法否定毁林情况很严重,很惨。如果这次联合调查中途流产,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又抓住了一个掩盖毁林罪行的新把柄。

    由于昨天晚上下了一场暴雨,在我的建议下,驱车再次来到章古台林地,对土质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在林地里,我们用铁锹挖了一个将近80公分深的坑。发现原先认为非常坚硬的钙积层,在被水溶解之后,显得土质很松软。在场的客户代表、林业行家王佩文大哥指出:“这充分说明林木枯死并不是由于土质的问题,完全是由于缺水、干旱所造成的”。我对此做了很详细的记录,并提取了土样,以备今后进行科学的土质分析。整个过程,我们都使用摄像机进行了全过程的录像,作为重要的证据进行保存。晚上8:30,我给刘处长打电话,刘说“可以过来面谈。”我与陈老乘车来到宾馆,在前台的沙发上,等候了一会。刘处长从楼上走下来了。刘处长对我们的上述三点要求,进行了一句话的答复:“你们的三点要求,经过请示和研究,都不能答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种断然的拒绝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从刘处长的语气和眼神中我们明白,刘处长的回答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职务行为。这再一次显示了内蒙自治区政府的某些高官对于客户代表所展现的“霸气”和“傻气”。

    这样,有客户代表参加的“联合调查”便正式宣告流产了。临别之前,陈老和我对刘处长坦诚地发表了一些看法,其中心思想是,大规模毁林的事实是任何人都掩盖不住的。

                

2008年8月26日(星期二)下午、傍晚大雨

    今天准备去通辽,因为我们一共六人,一个小车坐不下,我与刘英便坐客车出发;陈老等四人乘坐小车前往。中午,小车先到达通辽。梁玉勇大哥自己先到影楼进行摄像的剪接。陈老想买火车票回京,没有买到,只好购买次日的VOLVO汽车票回北京。王佩文也购买了次日回加格达奇的火车票。徐恩锦的80多岁的老父亲一直重病住院,为了这次调查他全然不顾,他爱人来电话说,老人已经昏迷。我们催促他立即回家。

这次有客户代表参加的联合调查只看了赤峰和通辽两个地区的林地,还没有来得及去兴安盟就流产了。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我们自己还是有必要去兴安盟查看,因为那里的毁林情况也很严重。这样,我、刘英还有梁玉勇三人决定明天去兴安盟继续查看林地。

    当晚,陈老和梁玉勇一直在影楼对摄像资料进行编辑和剪接,直到深夜11点多钟才回旅店。

 

2008年8月27日(星期三)

    上午我与陈老去了通辽林业局,途中给×××打电话,请他找一个向导准备到兴安盟带路。他回答,已经找到。

    我们到达林业局后,林政科的穆斌同志接待了我们。我们知道通辽上上下下对万里大造林都是认可的。我们问穆同志,对毁林有无大概的数字。他说,还没有,正在调查。我们将下一步的打算告诉他,他表示支持,说“下午马上向政府汇报”。

    我们打车从林业局回到旅店,然后我把要去兴安盟的具体计划告诉了陈老。陈老对我们的计划很赞同,他说:“应该去,既然来了,就要彻底弄清楚兴安盟的林地情况。”

    我到汽车站,购买了下午3:30去兴安盟(科右中旗白音胡硕)的汽车票。回旅店后,收拾物品,退房。陈老送我们到车站目视汽车离开。陈老自己的车票是晚上5:00多的。我们就此暂时告别。汽车于晚上6:00多钟到达白音胡硕,向导(蒙族青年)骑摩托车已经在车站等候,非常热情。当晚,我们在白音胡硕住下。

客户代表参加万里林地“联合调查”的实况日记

(六)

哈尔滨万里客户   杨梅

2008年8月28日(星期四)

    早上6:00坐出租车随向导到了高力板镇,在那里雇了一辆面包车。除这名向导外,另外又有两名蒙族青年(都是原万里员工)与我们一起驱车去林地。当天看了10块地,情况分别如下:

(1)井冈村花道卜嘎查,5000多亩,道西,05年春植、补植的树苗,加在一块有10万多株,因干旱缺水,95%已经枯死;道东,619亩,补植2万多株,90%已经枯死。当时,在这两块地我们亲眼看见了大约100多只山羊,实际上林场已经沦为牧场。

(2)07年春植,总共800多亩,树种是黑林1号,当时全部成活,今年春天长势也还不错,成活率95%。现在看,因缺水全部都枯死了。

(3)111国道1052基地,道西,300多亩,04年秋植,今年春天还不错,原因是去年冬天浇了封冻水。如今,羊啃食、干旱缺水,80~90%都已经枯死。附近这5000多亩,平均60%枯死。道东,300多亩,全部被羊群啃食,看了三个300亩,总共900亩,加上重造的、补植的一共1200亩,全部死光了。

(4)上午10:37来到科尔沁右翼科右中旗高力板镇花道卜嘎查金刚村1052基地,共24970亩,1052基地共5200亩,右翼中队只有一个中队。2005年春植大苗500多亩,30%枯死,40~50%濒临枯死。去年浇了封冻水,今年春季来此地查看,长势还良好。现在看灾情比较严重。

(5)下午1:40来到科右右中队高力板镇国光嘎查6000多亩林地,枯死10%,濒临枯死30%,此地的管护房已经变成老百姓的住宅,林地变成了自留地,树趟间种上了打瓜和豇豆,直接影响林木生长,破坏了植被。

(6)下午2:37来到右中中队新佳木苏木好力宝嘎查4724亩林地,05年春植大苗,1068基地,总体长势不错,高岗上有些树木叶子稀疏,濒临枯死,补植的几乎全部枯死。111国道左侧,树长得不好。

(7)下午3:20到4号井附近,05年春植,补植的9万株全部枯死。

(8)下午3:40来到05年春植大苗280亩林地,去年封冻水浇了,如今干旱相当严重,枯死20%,濒临枯死30~40%。

(9)下午4:10来到右中中队1068基地,道东850亩林地,06年秋植小苗,除当时万里公司放弃的260亩外,其余的林子干旱严重,全部濒临枯死。

(10)下午5:07来到右中中队新佳木苏沙布台地块,1600亩。这就是原先被称为“世外桃源”、长势特别好的林地。04年冬植射流小苗,现如今30%枯死,60~70%濒临枯死。这片林地非常整齐、粗壮,如今一片惨状,让人看了就心疼。此地的两间管护房已经全部无影无踪。

 

2008年8月29日(星期五)

    早晨吃完饭后,我打电话给×××他是原万里大造林公司白音胡硕林地管护工作的负责人(蒙族),知道我们来了,昨天晚上特意从鄂尔多斯赶过来。见面后,发现他是一个很健谈的小伙子,普通话说的还可以。这个人对万里很有感情,当谈到那么多的树枯死,还有大片等待抢救的林木时,他显得很伤心。我问他,愿不愿意参加抢救林木的工作,他态度非常积极。我们在一起还细算了白音胡硕林地,大约还剩15000亩林地值得抢救,浇一次水大约需要200~300万元。他表示特别有信心,如果能够弄到钱,他可以马上组织员工修缮机器,尽快浇上封冻水。

 

2008年8月30日(星期六)大雨

    乘坐晚上6:00的汽车,次日早上到达北京。此时,《泪别小白杨》的初稿已经完成。

至此,这次客户代表赴林地的考察活动便全部结束。

 

结束语:

    此次联合调查从一开始就步履维艰。首先,限定参加调查组的客户代表的名额只能有2名,而且毫无商量的余地,显示了政府部门对待客户代表的霸气。其次,调查组的成立,调查工作计划的讨论,将客户代表完全排斥在外,肆意践踏“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我们认为,对于以调查毁林为目的的调查活动,不首先调查已经知道毁林最严重的地块,却坚持要搞随机的“抽样调查”。有些地块毁林情况非常严重,调查组的车队路过时,眼前一片枯黄,但是无论客户代表如何要求停车查看,调查组的车队就是不停车,而是一溜烟似地加速驶过,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在抽签中这块林地没有被抽到”。这样的“抽样调查”明明是故意避重就轻、掩盖毁林真相,违背了科学原则,还强词夺理、自我标榜是“最科学的调查方法”。

在联合调查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的事实值得特别注意:

(1)地处国道边的章古台11号林地(面积541亩,04年秋植)。彼此紧邻的两块林地,相同的树种,同一年种植。万里的林木一片枯黄;农民的林木郁郁葱葱,而且长得更粗、更高。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当地农民如实说:“我经常给庄稼浇水,顺便也就给树浇足了水。万里林地已经一年多没人浇水了”。陈老与我们一同见证了“管护不同,林地长势两重天”的客观事实。铁一般的证据彻底揭穿了“内蒙科尔沁沙地不适宜种树”以及“万里林地得到了正常管护”的弥天大谎!

(2)在8月13日正式开展联合调查之前,不仅是客户代表事先进行了前期调查,后来的事实证明,政府部门也单独地开展了前期调查。头几天的联合调查都是在政府部门的向导带领下查看林地,结果是几乎没有林木枯死;然而,在客户代表的坚持下,次日进行复查,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同一块林地,前后两次查看为什么结论会完全不同?这其中的蹊跷,至今都还是一个有待揭开的“迷”。

    应当说,联合调查的过程中,曾经在客户代表的据理力争之下,有过一段短暂的和谐相处、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的美好时光。但是,仅仅看了5块毁林严重的地块之后,林地的惨状使调查组的全体成员感到了震惊。正因为如此,有的领导开始恐惧了。于是,经过“汇报和请示”之后,风云突变,他们毫无道理地坚决拒绝继续按照客户代表提出的地块进行毁林调查,坚持要重新恢复“抽样调查”。他们的蛮横无理,致使联合调查中途流产。在客户代表撤出联合调查之后,他们单方面的调查仍在继续进行,据悉,随后的调查仍然看到了大面积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林地,而且调查组也都如实地向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内蒙自治区政府的某些领导对于特大规模的毁林已经是心知肚明,显然有着不可逃脱的法律责任!

    11月5日汤计在网上回答客户问题时恬不知耻地说,“关于你说的毁林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我不应该没经过调查乱发议论”。

万里林地的毁林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是特大规模的“毁林”,是持续时间长达一年、连续不断发生、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毁林”;

 (2)是广大万里客户57次上访不断进行毁林报案的过程中,有关领导听而不闻,依然“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所导致的“毁林”;

 (3)是事关三万客户切身利益的“毁林”;

 (4)是事关“绿化祖国、造福子孙”百年大计的“毁林”!

    既然在7~9月份已经完成了“权威调查”,为何如今对毁林又“正在调查”?难道你们的“权威调查”还没有发现毁林?这显然是汤计蓄意散布的又一个弥天大谎!

    时至今日,他们面对数十万亩林木枯死的特大规模毁林,仍然不知悔改,痴迷于自己手中的权力,继续“欺上瞒下”,幻想“瞒天过海”,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