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西方“政府社会主义”联手中国“市场资本主义”
西方“政府社会主义”联手中国“市场资本主义”
巫继学
§金融危机的万恶源头
正当国际社会绝大多数人还没能觉察金融风暴即将到来之际,早在7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休斯顿出席一个募款活动时,私下讲了一句震惊世界的话:“华尔街喝高了!” 此时的布什已经知道,美国的金融大厦岌岌可危,大难即将临头了。此言传出,世界舆论非但不以为然,还争相以惯常的口吻揶揄布什,是外行人插嘴专业内行的事。天下本无事。接下来的事情令全世界都不敢相信:全球经济领袖美国掀起了金融海啸,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房地美”与“房利美”深陷危机,AIG掩掩一息,一大批金融企业亦命系一线。美国股市连续暴跌,进而全球股市争相跳水,严重时每天都有数万亿美元财富从账面上抹去。
人们势必想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1929,深信百年不遇的大危机步步逼近。此间,对于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也是自说自话。有人说,是自由市场经济惹的祸;有人说,是格林斯潘的金融政策积劳成疾;有人说,此次金融危机祸起2001年互联网泡沫;有人说,是带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特别是“次贷”害了大家;布什更是见解独到:金融家们过分贪婪应当负上全责。
各种说法听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也都说出了某些真实。在我看来,2008年的金融海啸乃至由此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大危机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是虚拟资本乃至由此运作出来的虚拟社会价值!虚拟资本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伴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兴起而于十八世纪流行起来的。虚拟资本最初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一定收人的资本,如股票、公司债券、国家债券、以各种不动产作为抵押的证券等,后来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其内涵。当代金融业特别是投行业的行家里手们过分强调“创新”,殊不知所谓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只不过是数百年前旧概念的花样翻新。当通过五花八门的债券、权证、期票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等体现出的虚拟资本,远远脱离了原有实体经济的基础,更多地成为一种单纯的纸面游戏的时候,“麻烦”就会不期而至,风险就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危险。虚拟资本本身没有错,它对经济的扩张与刺激作用明显的,但它积累起来的弊端最终是要爆发和偿付的。当它在一定经济环境下,在一定倍数的合理值范围内,经济良性循环着;一当某个环节出了失缺,或者经济社会出现变故,或者虚拟价值过分离谱时,虚拟资本便会竞相要求变现成为实有资本。试想,在经济运营中的数倍或者数十倍的虚拟资本都要求变回、或者说赎回现实资本时,金融体系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如果来得太迅猛,恐怕连死的路径都来不及选择。真的,华尔街如果不是喝高了,怎么会惹出现在这样大的灾祸?
§美国的“政府社会主义”救市
市场经济数百年的历史,是一个“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反复争斗,此消彼长,不断轮替掌控经济的历史。往往是,自由主义将经济大推进的同时,问题也开始累积,一路下去直逼危机,这便是国家主义接管权杖的时刻。政府干预,举国抗御危机,渐渐将经济社会的大船驶出危机地带,令经济重新复苏,同时另类问题也沉淀叠加,这断然成为自由主义“还乡团”的机遇。格林期潘执掌美国经济二十年,将自由主义的技能使尽。而今天的保尔森与伯南克,祭起的法宝不是别的,就是国家主义。美国对“两房”的援救,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的“大手笔”,以及新近传出的将银行收归国有的预案,便是明证。在某种意义说,举国体制的政府救市行为是社会主义行为确有道理。从现在经济危机各国的救市措施来看,基本上各西方国家使用的都是国有化和国家担保的“社会主义措施”。本来社会资源由政府集中调配使用可以发挥大的效用,私人无序的竞争只能造成社会资源的耗费。虽然亚当?斯密论证了人们出于私利的行为可以最终导致产生增加社会总福利的效果,但这样无序的竞争所造成的时间和资源等的浪费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出“无形的手”是无意识行动,它必然的有别于有形的政府调控。在政府调控方面,国家集中的调配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的很好途径。
难怪全球媒体、美国舆论称此次美国救市是“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欧元太平洋资本总裁施夫甚至说:美国救市“这项行动代表着这个国家迈向社会主义最大的步伐,标志着美国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对此也评论说,正如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一样,美国也在建立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前德意志银行高管用“我们已经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来评论美国政府对这次华尔街危机的反应。那些反对布什政府救市计划的美国议员也给救市带上“社会主义”的帽子,有参议员就危言耸听地说,财政部提出的计划将驱走自由市场,在美国建立社会主义。
有了美国带头大哥的政府社会主义救市行为,日本、欧洲的类社会主义救市举措也接二连三。
§中国的“市场资本主义”救市应对
在中国经济愈益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的今天,面临全球性金融大危机,中国难能独善其身。况且,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也必然要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手握近两万亿美元外汇的中国来说,由于本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目前处于有利的地位与时机。其实,全球救市行动,中国并没有将自己排除在外而是积极参预。在国内,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跌到1800点,房价从高位回落并继续走低,经济增长开始放缓,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演变的可能性增大,中国本身调整自己并开展救市行动。
当然,中国的问题与美国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没有次级贷款危机。中国人不像美国人拼命花未来的钱,而是花过去储蓄的一部分,并攒足够的钱应付未来的不测。中国的社会保险还不完善,中国能够实行超前消费的也只限于白领一族中的部分人,蓝领阶层和职业不稳定的人都是没有资格贷款的,因此,银行的次级贷款也是数量有限,不至于酿成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危机。中国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充足,倒闭的风险性小。不过,中国救市的方法与美国不一样,中国救市最有效的是完善市场制度,完善金融制度,防止资本市场的“大鳄”投机,肆意掠夺弱势群体一点点养命钱。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救市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解读为市场“资本主义”。无论对于房市还是股市,中国政府都没有以政府行为调动资金参预。对于股市,政府主要是通过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出台的“组合拳”进行介入,而其中许多策略都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这些措施无一例外都市场行为,都是资本主义的手段与方法。
随着危机的发展,,中国政府新近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所谓“十大措施”,“四万亿元投资”,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温家宝总理还再强调“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秋去冬至,世界经济大国领袖聚首频频,紧急商讨对策会议一个接一个。如果我们抽象掉其间的复杂因素,我想,大体可以将其理解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与计划大联手的全球救市大行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