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的吗?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有些人对此存在质疑。因为,马克思是这样表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就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列宁也有类似论述。那么它到底是否符合马列主义,现分析如下。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些人认为,它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任何社会都是逐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单纯这样理解,邓小平的观点确实站不住脚。但是,邓小平这一观点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社会主义,它是相对于以前的剥削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这里,邓小平是简略的说法,完整的应该是:从封建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发展比剥削社会更高的生产力。邓小平之所以简略表述,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这些剥削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不言自明。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三大矛盾”无法解决,当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这些矛盾,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与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相一致。因为,社会主义从初级向前发展,正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阶段之所以称为初级,就是意味着还要不断革命,并不是保留现有生产社会关系不变,当进入中级或更高时期,还要消灭与阶级差别相适应的一切旧的生产和社会关系,建立全面公有制的完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存在不断革命的任务了,不存在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了。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剥削现象和旧的观念,否则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由于现阶段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处在统治和主导地位,并终将消灭暂时保留的部分旧社会也有过的私有制成份,消灭剥削现象。因此,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都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始终承担着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这个是没有争议的,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有这个任务。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如何理解,毛泽东晚年与邓小平存在分歧。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应该存在私有制,不应该存在剥削,同时在思想上和路线上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的激烈斗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初级阶段允许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允许有限的剥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在总体上以非主要矛盾的形态长期存在。我认为,他们都没有违反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就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过渡阶段。列宁指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已经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己经诞生但还很脆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里面应该不仅仅是指全世界,而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当社会主义出现时,全世界还没有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既有生长着的共产主义的特点和特征,又包含衰亡着的资本主义的特点和特征,并且相互斗争,最终共产主义取得胜利。那么既然这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市场经济和部分私有成份应该是允许的,存在一定的剥削也是合理的。同时,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来看,在社会主义改选完成并建立计划性的全面公有制后,经历一段时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的观念难以同步到位和全球市场经济的存在,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够适应的问题,生产力受到一定影响。实践证明,全面的计划性公有制还为时过早,初级阶段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同时,在领导干部中也会产生由腐败形成的官僚资产阶级和在思想上倾向于复辟的资产阶级代理人,并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最好的说明。因此,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兼有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毛泽东的观点中只是有的对于当前来说有些过于激进,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正好完整体现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试想,如果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消灭了一切旧社会的生产关系,消灭了阶级差别,那么马克思、列宁讲的任务就没有了,就不能叫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直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不仅要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而且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彻底消灭剥削,并通过消灭剥削,消除少数人富有而多数人贫穷的两极分化现象,由低级进入没有剥削的更高阶段,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三、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点也不存在争议。只有社会主义才会消灭贫富悬殊。这里面主要要克服把共同富裕当作平均主义的错误理解。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坚持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的原则,毛泽东从来没有讲过要搞平均主义,只是有些人错误理解了毛泽东的分配原则。邓小平在分配上还增加了其它多种分配形式,这是因为目前还存在市场经济而必须的。因此,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应该是在一定富裕基础上的多劳多得的相对共同富裕,是在逐步消灭剥削过程中的逐步共同富裕,是照顾到丧失劳动能力群体的共同富裕。在没有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它永远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共同富裕。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改变由剥削阶级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由于自私自利等观念的长期存在,就必然要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促进必要的竞争,确保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同时,要坚持依德和依法治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逐步消除一切旧社会的观念,消除一切剥削现象,为实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35415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