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篇:批“《没有历史真相的国家只能产生愚蠢的爱国主义》”——请理清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再来谈爱国的一些问题
文章批驳《没有历史真相的国家只能产生愚蠢的爱国主义》观点,强调国家与个人关系,指出爱国应基于责任而非单纯权利,反对盲目爱国与狭隘民族主义,主张理性爱国与历史真相的探索。
第二十四篇:批“《没有历史真相的国家只能产生愚蠢的爱国主义》”——请理清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再来谈爱国的一些问题
近日网上看了一篇《没有历史真相的国家只能产生愚蠢的爱国主义》(以下简称《爱国》)的文章,看到部分网友的回贴,支持者众,笔者深感忧虑,遂写此文与之探讨。
通览作者全文,实际上在其眼里国家只是可有可无的概念,《爱国》一文的实质是针对政权而言的,即每个公民应该拥有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国家应服从个人,国家应承担一切,只有这样政权才合法,国家才合法。对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妥的。其过份地强调了公民的权力,而忽视了公民的义务,对国家的义务。当然和平年代,每个公民的权利都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与保护,这样的国家才是欣欣向荣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但不这样或做的没有那样好,不等于这个国家政权就不合法或者说国家就不合法。从作者提出应该将儒家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匹夫忧乐,国家有责”就可以看出其本来意图,但《爱国》的作者没搞清这是两件事而不是一回事,首先“匹夫忧乐,国家有责”,这强调了国家对个人应该如何,说的是国家对个人的责任;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强调个人应该如何对待国家,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一边倒的关系,二者怎能一样?
不要奇怪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有所谓的汉奸,要想个个都是好汉,任何民族都做不到。如二战,如伊拉克等等。至于“免除日本巨额的战争赔款”,若有人狭隘地去看,笔者也是没办法的,日本战前是做了大量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事情,但这不等于我们就可以以牙还牙,在这件事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宽厚的心胸,我想那倒是更严重的。中国当初的一些实际国情,应该说这样做对世界是一个巨大贡献,可以说这件事对国际社会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是有中日世代友好的历史意义在里面的。把日本树立为发泄情绪的箭靶的是不对的,但同时我想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国人自己?爱国主义有错吗?为何不能占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我们怕什麽?社会应不应该宣传某些海外华人的爱国案例呢?难道这也有错?宣扬了就是罪过?至于因“小小的风波都能掀起一波爱国的狂潮”这个问题本身所存在的一些狂热问题就否定国人爱国行动的正义就对吗?在爱国这件事上,笔者认为是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那种盲目爱国的做法、不理智的做法都是应该慎重甚至是不可取的。 说“中国式的爱国主义可以理解大半。”这样的话,历史上,如《爱国》一文说的,这样的事实很多。笔者认为有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我们会被蒙蔽,会看不到真相,但这是谁的过错呢?是统治者?是历史学家?人类的认知永远是在向前发展的,有些我们当时可能看不清或看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那一天,历史的真实会浮出水面,难道不是这样吗?犹如我们曾认为地球是圆的,而站出来说这是不对的,不也受到过错误的对待吗?历史对当时的人来说永远是历史,只有不断地发掘研究才能还原真实或部分真实,这是个过程。因为“权力判决真理,以钦定强奸历史”,就否定爱国?就认为爱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那也把爱国者想的太简单了吧!历史犹如科学一样,总是在不断地纠正使其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上,但历史就是历史,真实的事实可能我们永远会看不到。人性的弱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前天的事可能没几天你就忘了,历史的反复不更是这样吗?人类没有前后眼,是造成对某一件历史认识偏差的直接原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点,而这是谁造成的呢?对于那些故意掩盖历史真相的,人们总会认清楚的,也许需要很长时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条怎就说被现实无限放大了呢?这里的天下,应该是指国家的含义,难道国家在那个紧要关头,我们每个人就没有责任站出来吗?信息绝对不对称是存在的,但这与爱国有何关系呢?当敌人入侵,屠杀我们的百姓,奸淫我们的妇女儿童时,你还在那大嚷“信息不对称”?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我们就可以不要这个国家?历史若真如你所说的那样,你的这些话就还有商讨的必要。说“照出了中国启蒙思想者苍白的面孔”之话的,其实并不了解中国启蒙思想。 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人权应该说,这是国家的基础,但这不是爱国的基础。爱国是无需理由的。“国家要是称职与可爱的”,国家本身并无这种特点,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特点,国家就是国家,是每个公民的家,而我们每个公民才是决定国家是否可爱的人。国家与统治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秦始皇自统一中国以来,中国还是叫中国(整个大意上)。我们只有把自身变得可爱那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有发展才会可爱,而不是反过来,好像与自己无关。那种因为缺少自由、人权我们就不爱这个国家的想法说到底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对爱国的认识。爱国与否,与自由人权有何关系呢?统治者欺压百姓,我们就不爱国了?爱国不是与爱统治者划等号的,若统治者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当然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反之,会得到百姓的唾弃甚至覆舟。爱国家没商量,谈不上“博爱的爱国主义”,更谈不上“义和团式的暴民”。对一个民族来说,爱国主义是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国家维系存在几千年的基础,请注意不是统治者维系统治的基础。现代一些人强调的所谓人权自由才是培养义和团式的“暴民”——盲目理解自由人权产生的。没家哪有我?自由,不是天马行空,自由不是没有约束。走到了今天的人们,是不是就比“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者们吃的更营养呢?“爱国主义的本意是爱,在中国它却成了恨。”的原因不是爱国本身造成的,爱国无罪。伪爱国主义者其实是那些把个人利益放到国家利益之上的那些人,他们谈起“自由、人权”来,总能一套一套的,也许世界上的国家对他们而言只是穿着的外衣,而他们的唯我才是真相。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人权应该说,这是国家的基础,但这不是爱国的基础。爱国是无需理由的。那种认为“国家应是称职与可爱的”想法本身是错误的,国家本身并无这种特点,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特点,国家就是国家,是每个公民的家,而我们每个公民才是决定国家是否可爱的人。这里还要注意国家与统治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国家不等于统治者,统治者也不等国家,国家具有独立性。我们只有把自身变得可爱那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有发展,而不是反过来,好像与自己无关,一切都推到国家身上。统治者自古有国家以来,就充当国家的管理统治者,这是一个必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总结的必然规律。统治者必须要有统治国家的手腕,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被控制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的想法是片面的,可以说在当今任何国家都是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而服务的,我想问《爱国》一文的作者,美国为何不采用中国的教育价值观呢?英国为何与美国的又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国家、民族、历史、人文等的特点所决定的。对“被控制的”这种说法本身其实是只愿身在此山中。当然,我不是完全否定,应该说存在因为对某些情况的了解的片面性而造成的片面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爱国的确不是抵制日货这样简单。日本及其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强的,我们要看到,而且要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能光学习,而不创造自己的,这样也是不足取的。在有些方面,爱国就是抵制日货,如假设两国交战,我想在这个意义上,是必需的;又如在发展民族工业上,有些就是要买国货,这点也应看到,这也就是为何韩国能崛起的一个原因。那种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完全拿来主义的做法,是谈不上爱国的。学习先进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创造出更先进的,闭门造车的做法是狭隘的。对“爱国是国家侵犯我的权益时,一定有人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的认识,俺是不敢苟同的,比如当国家需要你去保家卫国时,你的有些权益肯定要被“侵犯”,那你是站在小家的立场上还是咱在大家的立场上呢? 虽然这是法律规定的,但首先你应该认识到。承认祖宗创造了什么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具有的品质,是尊重祖先的劳动成果的体现,是承认自己是龙的传人的必然,这也是爱国,当然,不能躺在祖先的文明上,我们需要为祖先增光而不是吃老本。提出“台湾和大陆离心离德”的说法,不知作者有何证据?台湾目前的民主进程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是失败的。民主不是乱哄哄,看似都可以上台说话乱讲一通,实际上还是一种自由主义者的民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民主与集中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台湾的民主对我们的启发,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中国若也搞这样的民主,那只有落得如前苏联一样的命运。“勇敢捍卫自身自由与权利”扯不到爱国的高度上,只是个人在争取自我权利的一种态度和精神。国家强大与否离不开每个人的强大,从这点上来说,可以说是爱国,若关于“自身自由与权利”,这只是国家内部人民如何提高自己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也许人民的要求得到极大满足时,国家才能是更文明、可爱。中国几千年来交替更迭的是统治者,而不是国家。
只有理清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地懂得我们身上的责任,也才能更好地爱国,知道怎样爱国。
2007年01月17日
近日网上看了一篇《没有历史真相的国家只能产生愚蠢的爱国主义》(以下简称《爱国》)的文章,看到部分网友的回贴,支持者众,笔者深感忧虑,遂写此文与之探讨。
通览作者全文,实际上在其眼里国家只是可有可无的概念,《爱国》一文的实质是针对政权而言的,即每个公民应该拥有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国家应服从个人,国家应承担一切,只有这样政权才合法,国家才合法。对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妥的。其过份地强调了公民的权力,而忽视了公民的义务,对国家的义务。当然和平年代,每个公民的权利都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与保护,这样的国家才是欣欣向荣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但不这样或做的没有那样好,不等于这个国家政权就不合法或者说国家就不合法。从作者提出应该将儒家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匹夫忧乐,国家有责”就可以看出其本来意图,但《爱国》的作者没搞清这是两件事而不是一回事,首先“匹夫忧乐,国家有责”,这强调了国家对个人应该如何,说的是国家对个人的责任;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强调个人应该如何对待国家,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一边倒的关系,二者怎能一样?
不要奇怪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有所谓的汉奸,要想个个都是好汉,任何民族都做不到。如二战,如伊拉克等等。至于“免除日本巨额的战争赔款”,若有人狭隘地去看,笔者也是没办法的,日本战前是做了大量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事情,但这不等于我们就可以以牙还牙,在这件事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宽厚的心胸,我想那倒是更严重的。中国当初的一些实际国情,应该说这样做对世界是一个巨大贡献,可以说这件事对国际社会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是有中日世代友好的历史意义在里面的。把日本树立为发泄情绪的箭靶的是不对的,但同时我想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国人自己?爱国主义有错吗?为何不能占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我们怕什麽?社会应不应该宣传某些海外华人的爱国案例呢?难道这也有错?宣扬了就是罪过?至于因“小小的风波都能掀起一波爱国的狂潮”这个问题本身所存在的一些狂热问题就否定国人爱国行动的正义就对吗?在爱国这件事上,笔者认为是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那种盲目爱国的做法、不理智的做法都是应该慎重甚至是不可取的。 说“中国式的爱国主义可以理解大半。”这样的话,历史上,如《爱国》一文说的,这样的事实很多。笔者认为有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我们会被蒙蔽,会看不到真相,但这是谁的过错呢?是统治者?是历史学家?人类的认知永远是在向前发展的,有些我们当时可能看不清或看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那一天,历史的真实会浮出水面,难道不是这样吗?犹如我们曾认为地球是圆的,而站出来说这是不对的,不也受到过错误的对待吗?历史对当时的人来说永远是历史,只有不断地发掘研究才能还原真实或部分真实,这是个过程。因为“权力判决真理,以钦定强奸历史”,就否定爱国?就认为爱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那也把爱国者想的太简单了吧!历史犹如科学一样,总是在不断地纠正使其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上,但历史就是历史,真实的事实可能我们永远会看不到。人性的弱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前天的事可能没几天你就忘了,历史的反复不更是这样吗?人类没有前后眼,是造成对某一件历史认识偏差的直接原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点,而这是谁造成的呢?对于那些故意掩盖历史真相的,人们总会认清楚的,也许需要很长时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条怎就说被现实无限放大了呢?这里的天下,应该是指国家的含义,难道国家在那个紧要关头,我们每个人就没有责任站出来吗?信息绝对不对称是存在的,但这与爱国有何关系呢?当敌人入侵,屠杀我们的百姓,奸淫我们的妇女儿童时,你还在那大嚷“信息不对称”?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我们就可以不要这个国家?历史若真如你所说的那样,你的这些话就还有商讨的必要。说“照出了中国启蒙思想者苍白的面孔”之话的,其实并不了解中国启蒙思想。 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人权应该说,这是国家的基础,但这不是爱国的基础。爱国是无需理由的。“国家要是称职与可爱的”,国家本身并无这种特点,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特点,国家就是国家,是每个公民的家,而我们每个公民才是决定国家是否可爱的人。国家与统治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秦始皇自统一中国以来,中国还是叫中国(整个大意上)。我们只有把自身变得可爱那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有发展才会可爱,而不是反过来,好像与自己无关。那种因为缺少自由、人权我们就不爱这个国家的想法说到底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对爱国的认识。爱国与否,与自由人权有何关系呢?统治者欺压百姓,我们就不爱国了?爱国不是与爱统治者划等号的,若统治者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当然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反之,会得到百姓的唾弃甚至覆舟。爱国家没商量,谈不上“博爱的爱国主义”,更谈不上“义和团式的暴民”。对一个民族来说,爱国主义是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国家维系存在几千年的基础,请注意不是统治者维系统治的基础。现代一些人强调的所谓人权自由才是培养义和团式的“暴民”——盲目理解自由人权产生的。没家哪有我?自由,不是天马行空,自由不是没有约束。走到了今天的人们,是不是就比“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者们吃的更营养呢?“爱国主义的本意是爱,在中国它却成了恨。”的原因不是爱国本身造成的,爱国无罪。伪爱国主义者其实是那些把个人利益放到国家利益之上的那些人,他们谈起“自由、人权”来,总能一套一套的,也许世界上的国家对他们而言只是穿着的外衣,而他们的唯我才是真相。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人权应该说,这是国家的基础,但这不是爱国的基础。爱国是无需理由的。那种认为“国家应是称职与可爱的”想法本身是错误的,国家本身并无这种特点,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特点,国家就是国家,是每个公民的家,而我们每个公民才是决定国家是否可爱的人。这里还要注意国家与统治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国家不等于统治者,统治者也不等国家,国家具有独立性。我们只有把自身变得可爱那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有发展,而不是反过来,好像与自己无关,一切都推到国家身上。统治者自古有国家以来,就充当国家的管理统治者,这是一个必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总结的必然规律。统治者必须要有统治国家的手腕,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被控制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的想法是片面的,可以说在当今任何国家都是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而服务的,我想问《爱国》一文的作者,美国为何不采用中国的教育价值观呢?英国为何与美国的又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国家、民族、历史、人文等的特点所决定的。对“被控制的”这种说法本身其实是只愿身在此山中。当然,我不是完全否定,应该说存在因为对某些情况的了解的片面性而造成的片面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爱国的确不是抵制日货这样简单。日本及其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强的,我们要看到,而且要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能光学习,而不创造自己的,这样也是不足取的。在有些方面,爱国就是抵制日货,如假设两国交战,我想在这个意义上,是必需的;又如在发展民族工业上,有些就是要买国货,这点也应看到,这也就是为何韩国能崛起的一个原因。那种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完全拿来主义的做法,是谈不上爱国的。学习先进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创造出更先进的,闭门造车的做法是狭隘的。对“爱国是国家侵犯我的权益时,一定有人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的认识,俺是不敢苟同的,比如当国家需要你去保家卫国时,你的有些权益肯定要被“侵犯”,那你是站在小家的立场上还是咱在大家的立场上呢? 虽然这是法律规定的,但首先你应该认识到。承认祖宗创造了什么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具有的品质,是尊重祖先的劳动成果的体现,是承认自己是龙的传人的必然,这也是爱国,当然,不能躺在祖先的文明上,我们需要为祖先增光而不是吃老本。提出“台湾和大陆离心离德”的说法,不知作者有何证据?台湾目前的民主进程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是失败的。民主不是乱哄哄,看似都可以上台说话乱讲一通,实际上还是一种自由主义者的民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民主与集中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台湾的民主对我们的启发,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中国若也搞这样的民主,那只有落得如前苏联一样的命运。“勇敢捍卫自身自由与权利”扯不到爱国的高度上,只是个人在争取自我权利的一种态度和精神。国家强大与否离不开每个人的强大,从这点上来说,可以说是爱国,若关于“自身自由与权利”,这只是国家内部人民如何提高自己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也许人民的要求得到极大满足时,国家才能是更文明、可爱。中国几千年来交替更迭的是统治者,而不是国家。
只有理清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地懂得我们身上的责任,也才能更好地爱国,知道怎样爱国。
2007年01月17日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