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动的红色理想
萌动的红色理想
小的时候,妈妈常给我讲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对革命烈士有一种崇高的敬仰。有时候母亲也讲她们在朝鲜的艰苦岁月,那个幼小的心灵就对英雄无比的崇敬,立志长大后要像他们那样,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
上学以后,雷锋、《解放军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和刊物。他们对我理想的形成起到了启蒙。受到他们的感染,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想当一名科学家,用生命和热血保卫毛主席,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上一年级的时候知道了雷锋的事迹。毛主席说:“向雷锋同志学习”,家属院的小伙伴感到能让毛主席号召学习的人肯定了不起,于是大家找来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摘抄,因为是孩子,很多字不认识,也就满足于有这本书。在学校统一组织学习雷锋时,通过老师的系统介绍,才知道雷锋是一个苦孩子,雷锋爱憎分明、雷锋阶级立场鲜明、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于是我们就在圈子里开展了做好事活动。
学雷锋做好事,大家在绞尽脑汁地想做什么“好事”。有的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农村的同学,有的把父亲的胶鞋拿来送给村里的老乡,有的从家里拿几个馒头给同学们吃……,孩子们所做的“好事”叫家长们啼笑皆非。
就说我吧。我们班的杨春河家是雇农,父亲去世的早,家里靠母亲一人维持家计,生活很困难,为了帮助他,一天晚上我对妈妈说:“现在都在学雷锋,我也想学雷锋。”妈妈说:“好啊。”我就说:“我们班的杨春河家里没吃的,天天吃野菜,我想给他家拿点小米。”妈妈被我幼稚的狡黠逗乐了,但她却依了我。第二天早晨母亲用一个雨衣袋子装了十来斤小米,叫我给杨春河家送去。来到杨春河家一看,他家太穷了,干打垒的茅草房,炕上没有褥子,只有一床破被,北墙根有一个破箱子。当我把米送到他妈手中时,他妈竟哭了。中午放学,杨春河非叫我到他家去一下,我跟他去了,他妈很热情地对我说:“家里没什么东西可送你,摘几个西红柿你就拿家吃吧。”说完她就到她家窗前中的几棵西红柿秧上找发红的西红柿。几棵秧结不了几个红柿子,春河母亲找到三个红点的而后又把一个半青半红得摘下来放在雨袋里,我一看就急了:“大娘我不要。”说完就跑出他家的小院子。杨春河拿着那几个西红柿一直追着我,没办法我对他说:“我妈说要就要,我妈说不要你就拿回去。”这样他跟我到了我家。杨春河叫二虎,是一个嘎小子,这是他第一次到部队营房,到家后他站在门外不进屋,显得特别拘禁,我只好在门外向母亲把经过说一遍,母亲说他家那么困难怎能要人家的西红柿能?杨春河有点失望,母亲叫他:“来,在家吃饭”,杨春河不动,母亲从屋里拿了两个馒头塞在他手里。
上二年级的时候,大概是1965年春初,《解放军报》一篇通讯又感染我们。说的是青海军分区某部干部门和在防雹抗灾中,在土火箭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奋不顾身扑在即将爆炸的炸药上面挽救了在场的民兵战友的事迹。当时父亲所在的济南军区开展了向门和学习活动。家属委员会也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学习,孩子们通过父母从部队找来门和事迹材料。其实孩子们学习是凑热闹,大家说学门和就要有行动,于是我们分成两组一拨当解放军,一拨当国民党,每天练习抢占山头,闹得不可开交。不过这一闹到无形当中使英雄主义在心中扎下了根。
在初中的时候,我看到姐姐常看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深深地被保尔打动,我那当兵保卫祖国的理想又在心中不停的涌动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已留在我的脑海的一个角落,即便是今天我仍在回味它,去感触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替人洗衣以养家煳口,哥哥阿尔青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一次,他往那个愚蠢而又凶恶的神父的面团里撒烟灰被学校开除了。
十月革命爆发后,红色政权遭到了外国势力干涉和本国反动派的联合围攻:乌克兰的政治形势也空前地激烈动荡、借住在保尔家的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愚蠢的敌人却又把他很快错放了: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亚(林务官的女儿)家的花园。冬妮亚很喜欢热情、倔强、个性刚强的保尔,保尔也被清纯、漂亮、整洁、文雅的冬妮亚所深深吸引。
后来,哥哥阿尔青把保尔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在部队里,保尔当了骑兵,作战异常勇猛。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思》等小说,一有空就讲给战友们听。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出院后,保尔住进了冬妮亚的亲戚家。他的一只眼睛有问题,不能再回前线了,但他立即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种艰巨的工作。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亚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亚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遂下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筑建。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了,已升为省委委员的朱赫末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女政委丽达经常帮助保尔,帮助他提高认识,搞好工作。保尔渐渐爱上了丽达,但又以革命为由牺牲了自己第二次萌动的爱情、保尔因肺炎再次住进了医院,肺炎好了,但医生又在他脊柱上发现了弹片的伤痕。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震耳欲聋的豪言壮语:“人最可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病愈后,保尔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坚决地和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对战友杜巴瓦的“变质”,他十分痛心,坚决地给予了批评……
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1924年,党组织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担,让他长期疗养。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达雅---- 一个工人家庭的小女儿:在达雅家中,保尔鼓动了达雅对老顽固父亲的造反,并引导她加入了苏维埃,达雅和保尔结婚了。
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想自杀,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文学创作。1934年,在母亲,妻子以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出版了!保尔高兴极了,他又有了新的革命武器----写作。
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我感到,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我想我也要再社会主义建设中把自己炼就一块好钢。
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脑海里就出现了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也体验到,人生,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旅途中,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父亲、母亲的经历不正是这样吗?在战火中他们踏着硝烟,在和平年代中他们被误解,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理想失去信心!而是不管到哪里他们都表现出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记得有一次我问母亲:“组织对你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非得叫你下放当工人,你是转业军人又是军属,立过功,家里孩子多,组织不想照顾怎们就罢了,为什么非得叫咱们过不下去呢?”母亲却批评我:“他们代替不了组织,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妈妈的话叫我铭记在心。妈妈的话叫我想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句,我想在生活中要以保尔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作一个实实在在的强者。
从那以后我时常回味保尔那句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理想的火花也就在心中坚定的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