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数理辩证逻辑化解“权力悖论 ”危机

火烧 2011-1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数理辩证逻辑如何化解权力悖论危机,分析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辩证关系,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权力悖论问题,并提出通过服务与管理赢得民心以巩固政府合法性。

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数理辩证逻辑化解“权力悖论 ”危机  

   

西方近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与公共权力起源于大多数或全体公民一部分政治经济私权力让渡,对社会实施统一管理和服务。公民通过一定组织形式与共同精神对之进行监督与约束。

西方宪政理论依托形式逻辑思维认为,公权力来自于民众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一部分私权力合理的让渡,是人类共同体成员对内、对外做出具有一定支配行为的能力。人类转移多少私权力,然后再转化成多少公权力,这种权力包括人类共同体做出的行为,也包括人类共同体对人类外部做出的行为。

天道政治学依托天道辩证逻辑分析得知,公权力与私权利两者处于辩证关系中,政府功能既是服务人民也是管理人民辩证关系的统一。所谓一部分私权力让渡,本质上是民众心理意识展现出来的心力。当公权力执行者失去信任之后,尤其是失去一部分民众的信任之后,公权力就萎缩。民心丧失殆尽之后,公权力也就不具备含金量了。贤良的政府应该在服务管理上做好文章,让民众满意、民众信任、民众拥戴,才能真正巩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实现朝野共赢、国家稳定、社会和谐。

天道政治学发现,通过民主形式让渡私权力产生公权力,存在这样一个悖论:当公权力一旦违逆了民众意志,只要在法律与行政上无法及时制裁,依然可以享有公权力而并不能及时反应真实的民众意志。所以,西方公权力虽然产生于民众公共意志,但不一定客观真实反应公众意志,也不总是一定和公众意志合拍。

此外,民主竞选程序的规模性与兴师动众,注定是需要大资金大消耗的政治运作。从而,往往最终对民主说了算的,并不是一般民众,也不是无财势的民间圣贤人物,而是具有社团组织、财力学术传媒、帮派阶层的核心力量。领导这些社会力量的人物通过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来扶植政治傀儡。精通西方民主历史的人们都知道,真实的民主游戏规则是由资金雄厚的各种财团金融利用学术传媒引导选举舆情,候选人必须与之达成默契与利益同盟,最后实现操纵议会党团与政府决策,影响政策制定,民主政治在选民当家作主的表象下,变成了强势者通吃的畸形状态。这又是一个民主的“权力悖论”。

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就一直存在这样一个跨国家民族跨领域的半公开组织——共济会,对西方乃至世界政治经济艺术学术传媒等社会各个领域实施秘密操控、诱导。它们被誉为躲在世界背后操纵一切的“影子政府”,具有很强排他性,谋求建立它们少数家族势力说了算的单极世界秩序。这个历史现在已经公开,满世界都知道了。西方民主的道义制高点已经沦落。

正因为西方民主政治演进到了这个程度,民主学术被别有用心的“影子政府”诱导学术将之捧为世界普世价值,可是谁也不能说民主是由民众说了算,完全符合民众意志的政治,而是一种水份很大的政治游戏搭建的“民主假象”而已,它最多能满足那些缺乏洞察力与理性思考人士的虚荣心,也能满足受文化洗脑后热情西方普世价值肤浅之士的发达幻想。  

正因为这些“权力悖论”的作用,揭示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片面依赖民主制度与法治,而远离教化人心遵循天道均衡运行的道德自治,是舍本求末,就必然面对周期性恶性循环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危机,依托制度法治具有事后平衡的消极效应,但总是迟滞的僵硬之举。  

这个现象证明,如果不从文化根基思维逻辑上进行反省纠偏,根除文化自性危机,重新创建优质文化,“主权在选民,选民说了算,人民当家作主”难免是表面讨好大多数人,一部分利益投好大多数人,实质更大利益与权力是满足少数垄断财团家族势力的策略性概念。历史演进规律就停留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破坏重建往复循环之中,乃至人类最后必然走向共同毁灭,终结历史。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遵循天道宇宙理性,依托普遍性有效的天道辩证逻辑,懂得心灵思维辩证均衡运行,重立政治经济文艺的价值基础,重建数理辩证逻辑为分析工具。  

   “明道而为德”,以天道建设于人伦心理是为道德心理建设。孔子明“天道“而谈仁爱,仁爱的大境就是大爱、博爱。因为受当时皇权私天下的历史条件约束,仁爱是表现为上下等级差异性的爱。二千年后的现今,平等共和博爱成为新时代人文价值特征。因此,现今以天道建设于人伦心理复兴道德的内涵就是贯彻“心灵平等互爱、利益公平共享、责任公正共担”为核心原则,实现 “价值多样一元、文化多方共和、效益整体共赢、分配社会共富”的世界新理性新价值。它植根于每个人内心,在各种组织形式家庭、企业、社团、国族、全人类、星际联合等绽放,则处处展现“中正均衡“,从而达成社会国家宏大组织的“多方互补、混合均衡”,实现和谐圆满的和谐世界天下大同。  

而“多方互补、混合均衡”正是共和主义的精髓,是对共和国政体的描述;斯巴达、古罗马、中世纪威尼斯共和国被广泛视为“混合均衡政体”的典范。从柏拉图经由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罗、马基雅弗利、托马斯·阿奎那、韦尔杰里奥等人,推崇混合均衡政体一直是西方古典政治思想主流。这种整体达成了君主制寡头制智慧和民主制自由的圆满结合。历史学家波利比阿(Polybius前208——126年)发现,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每一个都会走向败坏导致动荡,陷入新陈代谢循环之中,从而 “最好”“最稳定”政体是三种成份综合政体。西塞罗称赞混合均衡政体:它融汇了“君主对臣民的父爱、贵族议政的智慧和人民对自由的渴望”。  

所谓君主对臣民的父爱,就是天下一家的大家庭伦理道德基础。其核心归旨与孔子的仁爱,君王实施仁政,将天下人都作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则天下归心。因此,无论东西方圣哲都曾一致专注于“爱”的道德政治。

道德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心理与文化建设。唯有道德心理建设人人内心强大,则国家民族文化精神一定强大。唯有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复兴重建,则世界文化精神一定强大,就一定能够拯治人心跳出不惜损人利己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旧理性旧思维旧文化旧文明,实现个人利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民族利益、人类利益、外星利益、自然宇宙利益多样统一、多方共和、整体共赢的和谐世界。

2011年11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从而可以说,以“心灵平等互爱、利益公平共享、责任公正共担”核心原则,实现 “价值多样一元、文化多方共和、效益整体共赢、分配社会共富”的世界新理性新价值就是根源民族优秀文化天道思想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公平公正共富思想,与时俱进继承创新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