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媒支招奥巴马:总统选战如何打好“中国牌”?

火烧 2011-12-08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奥巴马在总统选战中如何利用中国议题,探讨对华强硬策略及新兴市场同盟者的重要性,强调中国话题在选举中的关键作用。

美媒支招奥巴马:总统选战如何打好“中国牌”?

美国彭博社  2011年11月16日

在奥巴马为了明年竞选连任所必须遭遇的对手中,有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员——中国。这一点在奥巴马的亚太之旅中彰显无余。上周末在夏威夷,他用“美国受够了”这样激烈的评论,表达就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态度,看来他的连任选战已经转换到了高速档。
这或许只是个开始,当美国选民问及失业率为什么总在9%水平上徘徊时,重商主义的中国一向是美国政府用来推卸责任的对象。现在,奥巴马不妨将其他各种沮丧情绪都指向中国,尽管这种策略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对华态度应强硬
在当前这个时刻,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包含着虚伪的元素。美国越滚越大的债务雪球不仅让信用评级机构不安,而且更令它的中国债主担心。当美联储继续让美元贬值,中国高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临威胁。不过,有人认为人民币突然大幅升值就能给美国带来大量工作岗位,这种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然而,奥巴马应该避免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所犯过的错误。这两人都曾在跨国公司恳求下,企图将美国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和平相处作为首要事务。的确,一场全面的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为了搞好关系而出卖美国的经济未来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追求利润与逃避营业税——这些是跨国企业的利益,并非广大美国工人的利益。当经理人为贸易战而苦恼,他们想的是中国的各种好处——廉价劳动力和宽松法规。这些好处能带来大量利润,但不是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奥巴马在对华关系上也应避免他对付共和党时所犯的错误。共和党给他每一项刺激经济的措施设置障碍。同你的对手合作是重要的,但是坚持自己的理念并做符合所有美国人利益的事更加重要。
笔者认为,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不会必然导致对抗。因为对抗固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但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十分重要,如果美国和欧洲对中国产品实施超高关税,对中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另外,我们也不必为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感到过分恐惧。中国拥有1.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并不说明其对美国具有极大优势。哪怕中国流露出微小的抛售美元资产的意向,美债收益率就会提高,美元会贬值。这不仅意味着美国的购买力降低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降低,还意味着中国投资价值的降低。
寻找新兴市场同盟者
奥巴马应当在其他亚洲国家寻找新的盟友,中国领导人认为需重新检视世界经济体系,这种观点很正确。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国际机构必须聆听过去被认为边缘化的声音。
从印尼的雅加达到巴西的巴西利亚,应该鼓励其他新兴市场的官员站出来表明态度,因为全球对中国出口的上瘾症已经伤害了他们的经济。现在缺乏这种声音,只是因为他们对这个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国家感到恐惧。
中国说它的汇率政策是合理的。中国官员争辩说,他们必须在严峻的全球环境中提高13亿人的生活水平。倘若在18世纪,这种要求并无不妥。然而在全球化市场中,中国强大的贸易优势将最终导致其他国家充斥着中国出口产品,中国不可能同时兼顾本国人民与其他国家的利益。
在明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话题应当扮演重要角色。笔者认为,奥巴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他必须考虑到共和党候选人也会积极利用这点,如何打好中国牌,将成为决定很多事情的关键。(本文作者为彭博社专栏作家威廉·佩塞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