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之死兼杂扯转向、大嘴及放炮
名人之死兼杂扯转向、大嘴及放炮
春 秋 行 08.11.04
十月份,有两位名人要人高寿过世,颇为抢目。先是85岁的名导演谢晋猝死于酒店客房,后是102岁的开国上将萧克辞世。对于他们的身后哀荣,烈士后裔网友南飞雁君“有感于寂寞的萧克和火爆的谢晋”,在《乌有之乡》刊文评议,并正告国人及执政党曰:“一个不尊重自己英雄、不关注自己来由的民族,是永远也享受不到真正的太平与强盛的;一个刻意要忘掉根本、‘告别’光荣历史的政党,大约隔‘人亡政息’已经不远了!”结论义正词严,无可厚非,但那根据却有指鹿为马之嫌,让笔者深以为不然。
殊不知,萧老将军自己就是一个“刻意要忘掉根本、‘告别’光荣历史”的革命元老、转向“儒將”,那证据便是他缔造、统领、指挥下的一张“大嘴”:《炎黄春秋》,宣讲的要义何止是要“忘掉根本、‘告别’光荣历史”,而是要“清算毛泽东罪恶”,废共立资,毁灭根本,全面复辟剥削制度,它的干将仗洋自重,为了达成目的,甚至不惜引狼入室,认贼作父,这就是萧克三十年来的根本转向之行,从革命战争闯将,变为复辟舆论领军,他不是第一个,却是低调行事的皎皎者。至于说到“自己﹙的﹚英雄”,不知道毛泽东算得上吗?比萧克又如何?
萧将军过世,未开追悼会,就没有宣读悼词,是不是将军遗愿即此?不知道。官方冠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尊称,然是否此乃将军之所愿?说不准。因为 “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之类的桂冠,在《炎黄春秋》一伙干将眼中,早已是过时日历,一文不值了,但“优秀党员”是一定要的,那是有极大含金量的。至于将军临终及身后哀荣,也是蛮风光的,第三代核心及现职领袖们,还有数以百计的要人名人,都显了身影;网上也并不“寂寞”,点击一下“搜狗”引擎,含“萧克”的网页有392万,虽然比不上含“谢晋”的1177万,但也够可以的了。人们总不能把“革命家、军事家”与影视界的“星儿、腕儿”等同炒作吧!何况,谢导猝死声涨与“大嘴”宋祖德打“横炮”干系特大,又扯出59岁的前“名女人”刘晓庆,让已经没落的星儿沉渣泛起。这不,含“谢晋、宋祖德”的网页有750万,含“刘晓庆”的也达396万,还略超过老将军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假如说萧将军是政界元老转向标志人物之一,那么,谢导便是影视圈转向的领军人物了。老将军1927年五月入党时,正是白色恐怖血腥之日,可以说是起于八·一南昌起义,发于血战罗霄山脉,终于《炎黄春秋》﹙创刊于1991年﹚,至于具体什么时间信仰转向,就不知道了。被称为“划时代”的影坛大师的谢晋,1984年入党,按名影片说,应是起于六十年代的革命经典片《红色娘子军》,转向于八十年代的伤痕力作片《芙蓉镇》,然对于风流才子谢晋而言,可能谈不上什么“信仰转向”,而是作品与时俱进式的转向,即翻跟斗,而这种“转向”,全依赖于萧将军们的政治转向,才能如鱼得水,而大红大紫。反过来说,政治转向亦有托于舆论先导,文艺特有的煽情鼓动及潜移默化效应,使它成了舆论先导的前锋,革命与复辟,都是这样。当然,如果萧老家族不属于总设计师“让一小部人份先富起来”的那个行列,就个人品格而言,还是值得称道的。至于谢导,那就不敢恭維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那是堕落骚客的畸形自慰,谢导这回是“妓女肚上亡,离魂空哀号”,死相很难看、很难听,倒霉的是恰恰又让圈内反潜规矩﹙即索色、色贿行业化﹚的刺头制片人宋“大嘴”抓了个现行,次天,便在博客上放炮。五天后,又放了一炮,暴出谢和刘晓庆的私生子、21岁脑瘫儿匿居异国、巨资扶养及谢经营公司,有贪墨之嫌的丑闻。两篇博文点击量近80万,转载消息者,更是近十倍,点评如潮,弄得再三天后的追悼会,只得“一切从简、不设主持人、不致悼词”。演艺圈那潭水,无风还掀三尺浪呢,这回,上有“X代表”、“Y不足”等多位高权势者敬献花圈,下有众美女星儿捧月,还不得好好风光一遭?本来嘛,一些戏子正巴不得菲闻缠上身,但于谢晋,可是个忌讳。
“大嘴”这个名号,不知道是否属创新词儿?但多似含贬义,但我想,它倒是十分传神的,应该赋予中性词义。
“大嘴”说话,凡属劲足声大音高,波及深远,反响剧烈的,可以叫做“放炮”,射的是言彈,其种类、方式及效应之五花八门,实在让真炮实彈望尘莫及,如空炮、实炮、喜炮、暗炮、横炮、污陷炮、迷魂炮、动员炮、威慑炮、灭杀炮…等等。打的是意识形态战,争的是利益归谁家。
“大嘴”的种类、等级繁多,如国家的、集团的、同仁的、要人名家的、捣乱分子的…凡可“放炮”的,都能成“大嘴”。在网络时代,不见经传者的,也可因一炮而成“大嘴”,比如,日前深圳那个自称“北京派来的”“和你们市长一样大”的司局级海事局书记林嘉祥,这个58岁的酒后老畜生,猥褻了11岁小姑娘之后,面对公众,只三言两语,就震撼全国,成为名“大嘴”,一发“你们算个屁啊!”的点睛之弹,炸出“只能做,不能说”的全民皆知的惊天大“秘密”,三十年转向结果:民众只是个屁。林式“屁论弹”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软杀伤力之大,怎么估测都不会过份。
但不管如何的五花八门,按根本性质分类,其实“大嘴”只有两种。分类标准要害是:替谁“放炮”,“放炮”为谁,炮口对谁?
广电总局是国家“大嘴”之一,“放炮”的权威性和影响是不言而喻。比如:为电影《色·戒》放开路喜炮,让汉奸文娼为“思想解放”立标;给电影《集结号》放奖赏庆炮,为“告别革命”、终结“土匪史观”呐喊,便是该“大嘴”转向的“炮功”之一。这回,听到宋祖德君轰击谢晋的横炮声,便有某司长大人恼羞成怒,大嘴一张,“广东的宋祖德公司的老板对谢晋导演进行诽谤一事,已引起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的高度关注,我们正在跟广东省局和广东的制作业协会协调,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我们必须要予以清除出去。”射出的是威慑弹,对于此等“屁论弹”式的可恶傲慢、可悲的法盲残障和可笑的帮倒忙昏官,简直不值得为他多费笔墨。因为宋祖德可不是个“屁”,而是一盏不省油的灯,一门对付腐朽势力、营垒的横炮,而且有备而发,连当事人谢家的回应都底气不足,大约是怕愈搅愈臭。皇帝不急,太监急,干您司长大人什么屁事,出来乱放炮?这下好了,立马就有了反应,宋祖德君发了律師函,回敬官府的是“法炮”。
好!好个“大嘴”宋祖德!放得好炮、妙炮!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