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病难看病贵“病根”显赫,“妙方”难寻

火烧 2008-10-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指出疾病防控体系不完善、资源配置失衡及基层医疗条件落后是主要病根,提出需加强基层防疫能力与资源下沉,以缓解医疗压力。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似乎成了各级政府的心头大患,也成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即便多少官员、学者智士想方设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结果也收效甚微。  

鄙人也时不时在睡意浅淡之际,胡乱猜想此事,问题出在何处?啥偏方可凑效?鄙人认为,目前,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病根至少不排外以下三点:  

一、我国疾病防治策略上出了问题。“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千真万确。治病救人的最有效最廉价的良方就是防病,防病的担子又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而事实怎样呢?不否认近年来我国的疾病防控体系得到空前建立和加强,但是,这个体系还仅是一个由数字、报表和图片组成的框架,实质性的、正真经得住突发、爆发和流行性疫情考验的机制仍然脆弱得不堪一击。不信,请看目前国人疾病防控体系现状掠影: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是搞预防,而是大摆专家诊台,不是开展消杀,而是大开零售药店。他们一方面履行“职责职能”,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为了生计。有的疾病防治机构设备简单,面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像样点的流调设备都没有,中毒病人都被抢救、治疗和康复出院了,中毒成分还没有结论。基层(乡村)防疫工作条件更不用说,连疫苗的冷藏设备都没有,医生出诊,接种疫苗连车旅费都没有报销处等等。可想而知,“一般疾病”都难以防控,大病大疫情又何谈防控呢。于是,基层(乡村)防病技能无人指导了,群众防病知识来源少了,老百姓发病率居高不下,疾病层出不穷,治不胜治,有限的医疗条件(房屋、设备、医务人员等)就显得应付不了源源不断的病员。病来如山倒,病人一时之间排不上队、挂不上号,“看病难”现象不就凸显出来了吗?医疗界也束手无策。  

二、我国疾病防治资源的配置出了问题。我国疾病的发生率和病员的数量集中在广大农村,而医疗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大部分又被截留在州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他们的房屋、设备不断翻新更替,动辄几百万、几千万,他们的人员几乎都是研究生,都是高职,大都有远外进修学习的机会。而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卫生机构)情况怎样呢?多少年,“山还是那座山,房还是那间房”,业务工作经费匮乏,人员经费财政拨款差额较大,医疗设备不能更新配置,或者是有一二件某项目免费配送的设备,而使用价值几乎为零。医务人员仍然使用老三件、凭以往经验从事杂乱的诊疗活动。有的医务人员工作十多年,从未到任何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有的甚至到县级医院学习的机会都没有。细细想想,势单力薄的基层医院,又如何应对得了“新世纪新型病人”呢?对于芸芸众生来说,看病也确实“难”了点。  

三、人们价值观取向和健康观念行为出了问题。上医院、进药店本就是受罪出钱,钱买苦吃,谁心甘情愿?有的人稍稍花上十元百元解决个头疼脑热,便觉这钱花得冤,花得无谓,高喊昂贵,而逛超市、蹦迪厅,一甩手成百上千,甚至将人民币一沓一沓往半罐半罐酒瓶里赛,也大感“气派”、嫌不“过瘾”。价值观、消费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经历过病魔折磨与否等,都会让不同类型人群对“看病贵”现象表露出不同角度的理解与看法。另外,人们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差,“人畜同室”、“酒瓶烟头满病房”、“左手吊瓶,右手麻将”比比皆是,对自身与家人的生命和健康缺乏责任,没有居安思危思想,健康观念和意识淡漠,健康无资本,平时无视生命存在,无防病意识,疾病防治知识缺乏,小病不及时就医,甚至讳疾忌医等等,真正到伤及要害时,病急乱投医,都企盼每一所医院都是“华佗坐诊”,都企盼医院颗颗粒粒都是灵丹妙药,事实不可能如此。因此,无论躯体痛苦还是医药费用紧张,脆弱的心理接受不了,怨言和情绪露了出来:看病怎么如此难,医药费怎么如此贵……再结合以往一些媒体、舆论片面、重复与非代表性的宣传报道“看病难、看病贵”,大家便会“对号入座”、“同病相怜”,大有“共同语言”。  

人吃五谷,都会生病,没有人因病而快乐,也没有人觉得看病“容易”看病“便宜”,因此,要解决或消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可选择:一、理想妙方,不生病和不去看病;二、实用妙方,政府多在疾病预防上做文章,切实做到“预防为主”,切实保证卫生资源的社会公平性与合理性,真正做到“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素质,树立“防病治病,人人有责”观念,达到少生病,尽量不生病愿望,那时,看病自然容易,看病自然便宜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