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朱志刚被双规谈“带病提拔”死结的破解

火烧 2008-10-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朱志刚被双规事件,分析带病提拔问题根源,提出一把手需承担廉政把关责任,强调组织部门问责机制,以破解带病提拔死结。

从朱志刚被双规谈“带病提拔”死结的破解


“带病提拔”现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死结。这个问题虽然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始终不见有化解这一难题的绝招。最近,朱志刚被中央纪委双规了,又一个正部级官员倒下了。而这个正部级,就是今年3月刚刚提拔的,所涉及的贪腐事实却是当财政部副部长时期的事。又一个“带病提拔”!  

“带病提拔”的问题为何屡见不鲜而又无法避免?我认为与选拔干部的机制和制度有关。机制和制度不改进,这个问题便永远是一个死结。  

那么,要在干部选拔机制和制度上有所突破,就首先必须搞清一个问题:每一个干部在提拔的时候,究竟是谁说了算?这个问题看似不是个问题,但它确实是个问题。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说:当然是上级组织部门提拔的啊!其实,情况并非如此,组织部只是履行程序、手续,真正掌握提拔核心权力的,却是单位一把手!  

比如说,某厅要提拔一个副厅长,究竟提拔哪一位处长呢?只能是厅长说了算。厅长要提拔这个处长,一切程序、手续都不在话下。民意测评、推荐、谈话、廉政鉴定等等一切组织部门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在厅长的“长袖善舞”下搞定。而且,厅长还会向上级组织部门反复推荐此人,甚至紧盯组织部门在这个职位人选敲定的各个环节,直到把这个人“扶上马”。当然,如果上级组织部要从外面派一名副厅长进来,当属例外,不过也需要和厅长商量。同理,如果这个厅需要选拔一名处长到别的厅提拔,也照样是这个厅的一把手说了算。  

这样就很清楚了:提拔一个干部,这个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才是真正的“组织”,被提拔的人真正感谢的“组织”其实就是一把手!  

于是,破解“带病提拔”的出路就找到了:对被提拔的干部,这个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就要负责廉政把关。你有推荐的权力,你当然就有负责廉政把关的义务。如果这个干部后来被证明是“带病提拔”,那么对不起,你这个一把手就立即下台。从当前干部任用的环节上看,也有“廉政鉴定”这个程序,但却是由党组或纪检组出具,名义上是集体负责,实际上谁也不负责,不管出现多么严重的“带病提拔”,最后谁也不负责任的。  

那么,如果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一把手都不愿意推荐自己的干部了,你上级组织部看着办吧。果真出现这种局面,那就好办啦!上级组织部就可以把平时掌握的那些正直干部大胆使用,想往哪派就往哪派,这个“稀缺资源”就回到真正的“组织”了。当然,对组织部也要问责,哪个处提拔了“带病提拔”的干部,这个处长就下台,或者调出组织部。这样一来,组织部的所有官员都得四处搜寻正直干部,把“人才库”、“后备库”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备随时调用。  

上述办法如果能得到采纳,不但“带病提拔”的问题迎刃而解,反腐败问题也会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也就有希望了。这好比一桶脏水,要让这个桶的水变得清澈,就需要不断地向里面倒清水进行“稀释”,反复进行下去,这桶水就彻底干净了。而在“稀释”过程中倒出去的水,一部分是脏水,一部分当然是清水、脏水难以判定的“一把手”了。  

这个方法不妨称之为“稀释理论”。请各位发表高见,以便完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