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费尔多思评大陆资产阶级

火烧 2008-10-19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探讨大陆资产阶级消亡与阶级变化,分析先富帮后富的唯心性,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批判部分学者对经济规律的误解,指出阶级成分随生产资料占有而变化,揭示财富分配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经过暴风骤雨般的军事斗争,又经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经过镇压反革命和反击右派,又经过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到了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在大陆基本上被消灭了,中共对此及时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并不失时机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无疑是正确的,它的正确性和当初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一样,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但历史从来都是不断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是辨证的,人们的阶级成份也是随着他对生产资料占有的程度,而不断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高俅在发迹之后,迅速驱散了他原来的哥们儿,就是用棍棒为自己重新划分阶级成份。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可以看作是一种思想的诠释,“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客观的,是真理,因为不论是哪一种分配制度,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巧取豪夺,人们的致富速度都不可能是齐步走,都是有先有后的,这一点是绝对真理,因此也是废话,从前半句中剔除废话的成份,它的真理性就在于“允许富起来”,只要允许富起来,就必然是少数人先富起来,即便是无数次被攻击为搞绝对平均主义,毛泽东的社会也只是按劳分配,一定要说那个社会有某种强制性的财富剥夺的话,那也只是为了拯救那些行将饿死的人们,这才没有了朱门酒肉臭,共产党人从来也没有隐瞒过这种剥夺,马克思的旗帜上就写着:剥夺剥夺者!

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唯心的,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先不说致富过程中的原罪行为,不说他们是靠什么先富的,是诚实劳动还是偷税漏税,是强占资源还是官商勾结,这些都不说,只说他们先富起来以后,就心甘情愿地帮助后富的?回答是“不可能的”。除了开始就谋求共同致富的人们如南街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致富前后的阶级成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他的意识,是不可能超越他的阶级地位的,物质决定意识,这是一条根本的唯物主义规律,先富帮后富,只有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改善就业条件等客观环境的意义上说,才有现实性,理解了这一点,对理解一些人发迹以后为什么作威作福,为什么宝马撞人,是很有帮助的。迂腐的中国学者,不仅错误地把华尔街的游戏规则当作是经济规律,还错误地把一些人道德行为当作是社会规律,确有一些富起来以后能做一些捐资建校修桥补路的事,用来回报社会,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但这是道德范畴的事,想当然的认为先富起来的人必然帮助后富的人,就是唯心主义。在大陆有这么一群人,这群人为数不少非常值得同情,他们空有信念和情怀,想发财但学不会心狠手辣,想报打不平反倒落了个世非人嫌,活象一个怀才不遇而命运坎坷的黄文炳。

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分工和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因此就把它神圣化,片面夸大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则是错误的,即使是用白猫黑猫的理论逻辑,也得不出这个结论,因为它常常抓不住老鼠反而伤了自己。市场经济有它残酷的另一面,它让资本往少数人手中集中从而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它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甚至能葬送一个国家的经济成果,它每日每时地产生着资产阶级却导致工人的赤贫,发达国家开始通过殖民和掠夺,后来更多地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把自己制造的危机和贫穷挡在过门之外,缓和国内矛盾,造成资本主义的虚假繁荣,而把国内的阶级矛盾转化为世界性的区域矛盾或国家之间的矛盾,关于这个矛盾,我们将在本书的其他章节论述。

中国的资产解决就如此这般地重新诞生了,一旦诞生,它就具有资产阶级的一切特性,就资本的血腥性而言,比发达国家毫不逊色。我们已经指出,旧中国的资产阶级,就是被赶来台湾的那个资产阶级,它在摇篮里就遇上了一个强势的政府和更加强势的列强,因此它具有天然的官僚性和买办性,或许是历史的巧合,这个环境在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诞生时也客观地存在着,强大的国家专政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列强,也使这个新生的阶级具有了这两个典型的特性,这一点,和台湾的资产阶级有着深刻的同一性,官商勾结掏空国资的事层出不穷,零地价贱资源便宜的国企,是帝国主义乐此不 彼,大发其财。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这个阶级现在已经在诉求政治权利,起先,吸收万元户入党,还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政策性的鼓励,而现在,他们不惜重金要加入政协和人大,阶级关系已经从潜移默化正式亮相在政治舞台,资产阶级法权也每日每时地占领着这个红色的政权。

在中华论坛、强国论坛和红色政经网,我们看到有一群数量庞大的青年人,他们激情,他们爱国,他们是新一代中国人的佼佼者,他们没有认同市场经济的全能神话,热爱社会主义,是中国的良心。他们在看到王佳芝为了阴道里的那点快感而把自己的战友送上刑场时,会义愤填膺,在看到洛阳陵园烈士的露天尸骨时,会同仇敌忾,甚至,他们已经知道了资本的血腥性是不分民族的,“三鹿”是民族企业,但为了那点利润,照样会向他们的孩子下手,这一点,几乎引爆他们。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面前,在社会注意公有制面前,在六千万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共产党员面前,在十三亿受到毛泽东思想启蒙的中国人民面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不是主流,但到了引起警觉的时候了。

共产党人从不讳言自己的阶级性,也不会把自己打扮为全人类的代表,共产党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发展市场经济也只有在促进阶级致富时才有意义,想当初毛泽东的队伍团结了各民族里的劳苦大众,推翻了他们共同的敌人,一劳永逸地用阶级的方法解决了民族问题,实现了中国大陆各民族的团结,今天的分裂分子又把明显的阶级问题操弄成民族问题,把明显的农奴制复辟操弄成汉藏矛盾,而且还一度掌握了话语权,究其得逞的原因,是我们主动放弃了最得力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阶级分析。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正确的阶级分析,就不能团结各民族的人民,分裂的事很可能就要发生,至少民族问题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会制造很多麻烦。

无独有偶,阶级和民族问题,今天又发生在海峡两岸,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阶级矛盾,是这个矛盾区域化的产物,资产阶级那帮人跑到台湾来了,阶级矛盾就成了海峡两岸的矛盾。这个矛盾,单纯用亲情和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根本无法彻底解决,不管你寄希望于谁,阶级问题偏要用民族的方法去解决,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我们已经看到,两岸的资产阶级有着深刻的同一性,台湾的工商界打拼多年,苦苦寻找市场和空间,苦苦寻找可以依赖的强权,如今发现这一切就在海峡的西岸,有一句话说得生动而贴切,“大陆不打台湾,天下谁敢打台湾?”所以说,在台湾的工商界,除个别的有利益冲突的以外,都是天然的“一中派”,但我们不要忘记资产阶级的贪婪性,他们既想得到主张一中带来的红利,有想得到独特的区域保护,既要大陆的市场,又要作为台商的优惠,因此他们主张一中而不求统一,信奉什么不独不武的狗屁逻辑。

我们要继续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将会看到,真正有勇气把五星红旗插上台澎列岛的,一定是台湾的无产阶级。

节选自《台共及共产国际宣言》第二章《台湾的阶级生态》第一节《资产阶级》第三段《大陆的阶级因素》
作者:费尔多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