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火烧 2008-10-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引用毛主席关于节约的多段语录,强调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结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体现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主席说: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上任不久就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正确的建国思想。这个口号的提出,既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长远的指导作用,极有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这个口号的提出和实行,也是这一代中央领导人结合新的形势,对毛泽东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我们不妨先引述几段曾经家喻户晓的毛主席语录:  

“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447页)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的经济政策》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134页)  

“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第1316页)  

“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人民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17页)  

“这里把厉行节约,积累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当成只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难道困难少了,就不需要厉行节约了吗?”(《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O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28页)  

毛主席关于节约的论述还有许多,这里辑录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仅从这几段语录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毛主席是十分地重视节约的,他把节约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是为什么呢?我理解,这是因为:第一,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爱惜和合理利用。毛主席说:“坚决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的破坏和浪费”。这是因为,生产资料中,首先就包括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有的还不可再生,用去一点,就永远地减少了一点;而我国又人口众多,消费巨大。因此,为长远计,为子孙计,我们对生产资料决不能有任何的破坏和浪费,必须坚持精打细算,坚持节约。  

第二,它关系到对生活资料的爱惜和对劳动与劳动人民的尊重。毛主席说:“坚决反对任何人对于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这是因为,一般来说,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因此,爱惜生活资料,也就是爱惜和尊重人民的劳动。这是每一个有觉悟、有道德的人,尤其是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  

第三,它关系到执政党的作风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一直以来,毛主席都坚决地反对党员干部搞铺张浪费,搞大吃大喝,要求各级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做到“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他认为“只要我们这样做了,就不会脱离群众”,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的这些教导,是无数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讲的是党和国家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是使我们的党和各级干部永葆革命青春,永远得到人民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可以睡安稳觉,吃安稳饭,不犯错误不犯法的可靠的思想保证。  

第四,根据以上三条,毛主席认为,节约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时候要提倡勤俭节约,就是条件好了,物质比较丰富了,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他说:“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的原则之一。”这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都要坚持节约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毛主席所说的这种一条,尤其具有预见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因为条件不好时讲节约,人们比较好理解,比较容易接受;当条件好了时仍然要节约,这似乎就不好理解,因而常常不容易做接受。  

应该如何来认识和看待毛主席的这些观点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最近30年的事实充分证明,毛主席上述关于节约的思想,同他的许多其他重要思想一样,都是极其重要、极其正确的,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的。  

从我们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上,毛主席针对当时的环境和任务,都有关于勤俭节约方面的论述。他总是及时地告诫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作风,不要铺张浪费,不要追求奢华,而要注意勤俭节约,时时刻刻想到基层的群众,做到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毛主席去世,我们的党员队伍,我们的干部队伍,都较好地保持了勤俭节约的作风,因而也较好地保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对于那一段历史时期中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正直的人,至今仍然都有口皆碑,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至今仍然都念念不忘。而那种局面的形成和长期保持,与毛主席经常地及时地提醒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可是,非常可惜,毛主席去世以后,特别是进入所谓的历史新时期以后,风气却变了,毛主席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过去的许多好作法、好典型,统统地遭到了一些人的责难。这些人中,态度和言辞好的,就说毛主席的这些教导虽然有道理,但都是在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讲的,是针对那时物质相对比较缺乏的情况说的。今天,情况已经不同了,我们已经越来越富裕了,我们已经可以告别“清贫”了,可以尽情地享受了,因而不需要再反对什么浪费,提倡什么节约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毛泽东的这些话都已经过时了。言辞不好的,特别是那些处心积虑要全盘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党内和社会上的“精英”们,则肆意攻击说,毛泽东的这些言论反映了他一贯的“极左”思想,是扼杀和否定人性的,是违反社会主义原则的。据他们说,人的本性就是要追求奢华,就是要花天酒地地过日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体现在人们可以尽情地无所顾忌地消费和享受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还叫什么社会主义?这些论调,由于都是打着“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的旗号来广泛地宣传的,一时间竟成了社会的主导潮流;谁如果不接受这些观点,谁就要被戴上“思想僵化”,“观念保守”等等大帽子,遭到无情的嘲讽和批判;谁如果敢于和善于奢侈浪费,谁就成了英雄。真个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  

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下,奢靡之风四起,各种资源和财富浪费惊人。据多家权威媒体在上个世纪90年代报导,粗略计算,仅全国党政机关的大吃大喝一项,一年就要吃掉2000亿元,相当于建一个三峡工程的投资。这样算来,30年中,就白白地吃掉了30个三峡工程!这该是多么大的浪费啊!至于这些年来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同样惊人。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这股铺天盖地而来的,持续了20多年的奢靡邪风的破坏,我们国家今天的状况一定要比现在好得多,至少没有那么多挣扎在贫困深渊中的失业者和贫困人口!  

这些“浪费有理、节约有罪”的歪理邪说,这种“浪费受褒奖、节约遭打击”的歪风邪气,严重地搞乱了思想,涣散了人心,打击了正气,其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不仅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首先的和根本的是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和政风,严重地破坏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人们不妨回顾一下吧,1989年的动乱和暴乱是怎样形成的?当时,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群众为什么有那样大的气?那样一呼百应、自发地走上街头表达不满情绪?这里头固然有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作用,但是,与当时党和政府机关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干部大肆铺张浪费、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有着直接的关系。关于这一点,人民不会忘记,就是那些当年极力倡奢反俭的“精英”们,大概也是不能否认的吧?  

诚然,对于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解的问题。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否定节约这一建国原则的理由。现在,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号召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对这个口号的理解,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有对过去在节约这个问题上“精英”们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进行正义地谴责的权利,也有回顾毛主席历来关于节约的教导的必要。同时,也有对现在的中央领导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任务和目标表示由衷的赞许和支持的权利。“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 “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人民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 “这里把厉行节约,积累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当成只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难道困难少了,就不需要厉行节约了吗?”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蕴含着古今中外成败盛衰丰富历史经验和治国安邦深隧智慧的教诲吧,让我们从中去领会那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吧(这是靠“摸着石头过河”的先生们所“摸”不出来的)。同时,也让我们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内含和伟大意义吧。这样一来,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将有望得到好转,党和国家将会大有希望,我国的伟大复兴将来得更早、更快。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