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会谈宣告失败 贸易保护主义现端倪 多哈会谈宣告失败 贸易保护主义现端倪
多哈会谈再次失败,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谈判未能达成共识,影响全球贸易自由化。美国与欧盟对抗印度和中国,农产品议题成焦点。新一轮谈判将展开,但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加剧。
多哈会谈宣告失败 贸易保护主义现端倪
[email protected]
七年前,为确立新的国际贸易协定而展开的谈判在卡塔尔的多哈拉开序幕。日前,本次谈判的最新一轮会谈在日内瓦再次以失败告终
大卫.里德 CWI英格兰和威尔士支部,8月份《社会主义者》周报
一名世贸会议观察员将这些看似无穷期的谈判比作“看着永远不会干的油漆”,耗时良久,各方却始终未能就去除资本主义贸易壁垒的问题达成一致。
右翼新自由主义派的一个重大政策计划便是废除包括关税在内的所有贸易壁垒,以便资本主义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任周报意开拓市场,盘剥劳动力和资源。(关税是对进口货物所征收的费用,用于阻碍对另一个国家货物和服务的输出。)
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派正是希望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资本和货物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通,本轮谈判的失败对他们的计划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打击。这次的失败意味着,未来全球经济低迷时,极有可能会涌现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双边协定。
全球化已为上千个资本家聚敛了万亿美金的财富。而在仍有几十亿劳动人口饱受贫穷困扰的时候,这个“自由”贸易的拦路虎反倒能对这种全球化有所抑制。
本次谈判由世界贸易组织主办,涉及153个国家,但只有30个贸易强国受邀到日内瓦,而最终的谈判仅有7个国家参加,他们也分为两派,陷入僵局:美国和欧盟对抗印度和中国。
在服务业、工业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方面,与会者达成一致,受益方主要是美国和欧盟;而在农产品方面则各持一词。印度方面尤其希望能够保护它国内的2亿农民,来对抗欧盟和美国来势汹汹的食品进口压力。
一些资本主义评论员提出,多哈会谈的失败不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实际的影响。日内瓦会谈结束当天,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涨幅。乐观派则认为,不管怎样,过去的七年里没有达成协定,世界贸易和全球化也照样发展。
毕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征收的关税都比上一次1993年的乌拉圭会谈上议定的最高关税来的低。事实上,现行的关税已经低于多哈会谈所希望达成的最高限额。这对世界贸易的附加值也不过1000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年贸易额14万亿美金的0.007%。不管如何,新一轮会谈还将展开,时间可能是在明年,到时美国新总统已选举产生,或定于2010年,迎接刚诞生的新一届欧共体。
但这是以一种勇敢的姿态去面对进一步增强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世界经济迈向衰退,有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各种方式去阻碍进口。多哈会谈的失败允许了他们在WTO的规则之内有更大的自由去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失败本身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一个反映。任何一方都不愿让步,因为他们不能在国内获得这份协议的通过。弱势的印度政府担心,如果自己屈服了,农场主阶层,特别是大地主,会有所反抗,而美国贸易代表则知道她不可能期盼美国国会会通过这份协议的了。
更为悲观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们把这次贸易战争的失败与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作比较。乔纳森.芬比警告说:“全球贸易的无政府状态将鼓励商业战争,优惠贸易安排和竞争性贬值。1929年经济危机的例子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酝酿在我们周围的金融危机,如果它是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以我第一’政策的特点,那将是非常严重的。”(《卫报》,08年6月8日)
也有一种担心,即1945年后共识逐渐增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里的自由贸易正不断被打破,世贸组织本身也失去了信誉。现在国家之间以及世贸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的贸易集团有可能开发一系列复杂的双边贸易协定,进一步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
世贸组织现在已经变成由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操纵的,能够强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的一个机器。但是,正如《纽约时报》评论道:“新世界秩序的战线被暴露在世界贸易组织之中” (08年2月8日)。
由中国,印度和巴西组成的松散集团能够正视和抵制美国和欧盟。当前一轮多哈谈判在2001年发生9 / 11事件之后揭开序幕时,当时的美国似乎有着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七年后,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力量的增长以及伊拉克的溃败,世界力量的平衡已经改变,并且美国资本主义扭胳膊的力量已经减弱了。
尽管美国依然是世界的超级大国,它已经不可能再迫使它的贸易伙伴接受它的所有条件了。
大卫.里德 CWI英格兰和威尔士支部,8月份《社会主义者》周报
一名世贸会议观察员将这些看似无穷期的谈判比作“看着永远不会干的油漆”,耗时良久,各方却始终未能就去除资本主义贸易壁垒的问题达成一致。
右翼新自由主义派的一个重大政策计划便是废除包括关税在内的所有贸易壁垒,以便资本主义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任周报意开拓市场,盘剥劳动力和资源。(关税是对进口货物所征收的费用,用于阻碍对另一个国家货物和服务的输出。)
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派正是希望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资本和货物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通,本轮谈判的失败对他们的计划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打击。这次的失败意味着,未来全球经济低迷时,极有可能会涌现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双边协定。
全球化已为上千个资本家聚敛了万亿美金的财富。而在仍有几十亿劳动人口饱受贫穷困扰的时候,这个“自由”贸易的拦路虎反倒能对这种全球化有所抑制。
本次谈判由世界贸易组织主办,涉及153个国家,但只有30个贸易强国受邀到日内瓦,而最终的谈判仅有7个国家参加,他们也分为两派,陷入僵局:美国和欧盟对抗印度和中国。
在服务业、工业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方面,与会者达成一致,受益方主要是美国和欧盟;而在农产品方面则各持一词。印度方面尤其希望能够保护它国内的2亿农民,来对抗欧盟和美国来势汹汹的食品进口压力。
一些资本主义评论员提出,多哈会谈的失败不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实际的影响。日内瓦会谈结束当天,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涨幅。乐观派则认为,不管怎样,过去的七年里没有达成协定,世界贸易和全球化也照样发展。
毕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征收的关税都比上一次1993年的乌拉圭会谈上议定的最高关税来的低。事实上,现行的关税已经低于多哈会谈所希望达成的最高限额。这对世界贸易的附加值也不过1000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年贸易额14万亿美金的0.007%。不管如何,新一轮会谈还将展开,时间可能是在明年,到时美国新总统已选举产生,或定于2010年,迎接刚诞生的新一届欧共体。
但这是以一种勇敢的姿态去面对进一步增强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世界经济迈向衰退,有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各种方式去阻碍进口。多哈会谈的失败允许了他们在WTO的规则之内有更大的自由去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失败本身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一个反映。任何一方都不愿让步,因为他们不能在国内获得这份协议的通过。弱势的印度政府担心,如果自己屈服了,农场主阶层,特别是大地主,会有所反抗,而美国贸易代表则知道她不可能期盼美国国会会通过这份协议的了。
更为悲观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们把这次贸易战争的失败与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作比较。乔纳森.芬比警告说:“全球贸易的无政府状态将鼓励商业战争,优惠贸易安排和竞争性贬值。1929年经济危机的例子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酝酿在我们周围的金融危机,如果它是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以我第一’政策的特点,那将是非常严重的。”(《卫报》,08年6月8日)
也有一种担心,即1945年后共识逐渐增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里的自由贸易正不断被打破,世贸组织本身也失去了信誉。现在国家之间以及世贸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的贸易集团有可能开发一系列复杂的双边贸易协定,进一步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
世贸组织现在已经变成由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操纵的,能够强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的一个机器。但是,正如《纽约时报》评论道:“新世界秩序的战线被暴露在世界贸易组织之中” (08年2月8日)。
由中国,印度和巴西组成的松散集团能够正视和抵制美国和欧盟。当前一轮多哈谈判在2001年发生9 / 11事件之后揭开序幕时,当时的美国似乎有着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七年后,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力量的增长以及伊拉克的溃败,世界力量的平衡已经改变,并且美国资本主义扭胳膊的力量已经减弱了。
尽管美国依然是世界的超级大国,它已经不可能再迫使它的贸易伙伴接受它的所有条件了。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