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阎崇年应该为自己被打感到高兴

火烧 2008-10-08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阎崇年被打事件引发广泛讨论,文章结合扬州历史与剃头刀文化,探讨满清统治对汉族文化的影响,反映当代对历史人物的争议与反思。

如何看待阎崇年被打  

昨天,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我国著名的学者阎崇年先生在无锡搞签名售书活动时,遭一名男青年的殴打,殴打阎崇年先生的男青年事后被警方行政拘留并罚款。  

刚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名身强力壮的男青年殴打一名年逾七旬的老者,实属野蛮。难道你就不怕道义的谴责吗?难道你就不怕法律的制裁吗?是什么动因促使你采取这种极端的行动?我就这样忿忿的想了下去,想着想着,忽然,事发之地无锡的地名,使我联想起了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便顿时释然了。阎崇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清史专家,近几年来,阎崇年先生是国内宣扬满清功德最为起劲的学者,极力地为满清歌功颂德,极力地掩盖满清统治者的罪恶,由此,想必是引起了国内一些人的反感。无锡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地处长江南岸的太湖湖畔。与无锡隔江相望的长江北岸也有一座历史名城------扬州。我是北方人,对扬州的最初印象,是来自那享誉全国的“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剃头刀。据说,扬州的这“三把刀”历史悠久,具体有多长的历史,我没有一一的考证出来。但是,厨刀、修脚刀的历史总不会太短,最起码要远溯隋唐时代,因为那时的扬州就是著名的大都会,那餐饮服务业能不兴旺吗?传说中,骄奢淫逸的隋炀帝为了下扬州,修了流淌至今的大运河,著名的诗人李白不是也写出了“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吗?至于剃头刀的历史我想就不会太久了,最长不可能超过三百五十四年。因为剃发是满族人的风俗,而地处汉族文化中心地带的古代扬州人是一定会遵从汉族人千百年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古训的,不可能剃发。由于无人剃发,就不可能有剃头匠,那就更不会有剃头刀了。因此,扬州的剃头刀,只能是在清军入关之后才能出现的,而清军入关是在一六四四年。所以,扬州剃头刀的历史不会超过三百五十四年。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扼杀汉族人的民族文化意识,泯灭汉族人的民族自尊心,首先就强迫汉族人遵从满族人的风俗-----剃发。为了使剃发能够顺利的进行,残酷的满族统治者甚至发布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严酷的命令。因而,才激起了许多已经被征服了的汉族百姓为了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而一次次的反抗。  

扬州是清军入关之后遭到汉族人民反抗最激烈的地区,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衣冠冢就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下。扬州军民的激烈抵抗,使清军对保卫扬州城的汉族军民恨之入骨。清军攻破扬州之后,对扬州军民实施了长达十日之久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这就是历史上惨痛的“扬州十日”。据有关专家学者考证,在这十日之内,共有约八十万汉族军民被清军屠杀。当时扬州城的人是被杀绝了,还是幸存下来一部分?从事考证这段历史的专家学者没有告诉我,但不管怎么说,反正后来的扬州又有人居住了,而且,主要还是汉族人。这些后来的扬州人掩埋好同胞的尸体,擦干了身上的血迹,继续挥舞着杀鸡宰鸭的厨刀和运用自如的修脚刀,赤膊上阵,不但誓将吃喝享受进行下去,而且还做到了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又衍生出了剃头刀,由“二把刀”发展到了“三把刀”。并且认真地遵守清廷的法令,苦练剃头刮脸的技艺,一丝不苟地为受辱的同胞剃头刮脸,从而获得了全国受辱同胞的交口赞誉。真不知道“扬州十日”之后的扬州人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包容之心?没听说他们把民族的仇恨记得一清二楚,反倒是把能给民族带来耻辱的剃头刮脸的手艺练得如火纯青。早年荆楚文化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那种豪情和血性那里去了?这次无锡青年殴打阎崇年先生的行为虽然不文明,但是与清代的那些扬州人比起来,至少还表现出了一种血性,而不再是一味地麻木不仁。  

“扬州十日”之事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我今天重提此事,决不是为了煽动民族仇恨,而且我也煽动不起来。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早已和其他民族一道融入在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了。满族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做出的历史贡献,后人不会抹煞,满族在摧残中华民族文化方面犯下的历史罪恶,后人也不必遮掩。汉民族的后裔们在清算满清摧残中华民族文化罪恶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先民在摧残中华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  

我虽然不是阿Q,但因为与阿Q同文同族又同种,所以,在我的身上也能找出阿Q的影子。我也极不愿,甚至是忌讳提起自己祖先的那些窝囊事,对经常提起我祖先那些窝囊事的人,常常产生些忿忿的不平,我想,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吧。  

打人的行为在今天这个文明的时代,确实是显得有些野蛮。但是,对于我们这个血性不太多的民族来说,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不妨是一件好事,它至少说明了我们民族的血性在回归。阎先生您不必介意,打您的人可能对您一味地宣扬满清的功德产生了误解,虽然表现得不够理性,但却反映出了血性。阎先生您起劲地宣扬满清功德的同时,客观上不是也赞美了满族的强悍和血性吗?无论您是汉族也好,还是满族也罢,哪怕是其他什么民族,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您看到我们民族血性的回归和增强,难道还不高兴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