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的脉络

火烧 2008-09-1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文化中‘道’的哲学内涵,从自然规律到阴阳五行,再到诸子百家思想,揭示中国文化的演变与核心理念。

道是什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宇宙所有永恒一切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简单的解释为:大到宇宙,星系,小到地球的一年一年的周而复始的旋转。人,动植物一岁一岁的成长变化等等。无人可选择,无人可逃避,这就是道。古人称无极,没有极限的意思

道生一。一是太极,是指永恒事物不变的发展过程,具体到一个时期的表现。比如一个我们看似固定的自然界,或一年的现象,或人一生的表现,或一个朝代的历史。道是永恒的,没有结束。太极是可见的一个过程。是道的一段历程。

一生二,始分阴阳。由太极生两仪。如自然界的天地,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朝代的盛衰。凡是一个事物,都能用对立统一的阴阳观分次代表。

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出仅有阴阳两种属性,不足以表达事物的复杂特性。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个自然界是先有天地。后有人类的存在,才能说明自然界的全部内容。万事万物总归生成,发展,死亡三个阶段。所造成的循环变化,交错进行才能说明事物的纷繁复杂状态。

伏羲老祖开“易”之先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道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对自然界的观悟所得。

自此以后,圣贤辈出。黄帝及《黄帝经》,西周之《周易》,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学术,无不是由此而来。

《黄帝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内容已经很详细的解释了阴阳两种观念,如生死,有无,雌雄,安危,虚实,正乱,存亡,文武,刑赏,顺逆等,并且更加深广地探讨天地人三者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本源。

《周易》是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存在及发展变化规律。中国文化的成熟期的标志。对世界统一的本质认识,已经理论化,系统化,形象化,规律化。

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期。老子占据道的高峰,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孔子占据德的高峰,主张中庸守静。墨子占据人性的高峰,主张”兼爱““非攻”,发挥人的主动,消除动乱。还有法家,阴阳家,兵家思想等,都离不开《易》《黄帝经》《周易》记载的精髓。

中国文化的衰落期在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现在经过新思想的洗涤,去伪存精,我们中国文化该走向何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