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思想最光辉最感人最朴素最具体的体现

火烧 2008-08-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毛泽东思想在南街村的实践,展现王宏斌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历程,体现共产主义精神与实践。

   

毛泽东思想最光辉最感人最朴素最具体的体现  

   

一点前言  

如果此文能使您的人生豁然开朗、充满力量,那是南荣民、谢明康这两位老人多次对南街村考查访问的结果,更是南街村带头人王宏斌同志的优秀品德所致,为了吸引更多的同胞关注南荣民、谢明康这两位老人的这篇《南街村考察报告(之七)》,我只是冒昧改了标题,敬请谅解。  

   

   

毛 主 席 的 好 学 生 王 宏 斌  

——南街村考察报告(之七)  


被“南报”诬为“最后一个动物园”的“牧羊人”、“土皇帝”的王宏斌,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南街村民最了解。
他,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人,1951年出生在一个劳动人民家庭。老人们说,“俺斌从小就是好娃子”,“热爱劳动”,“尊敬老人”。合作化时期,他还是一个孩子,空时收集蒿杆玉米叶、打草垫,打了百多个。别人以为他打来卖哩,他没卖,挨家挨户送给老人们作坐垫。大家都夸他是好孩子!
他小学毕业那年,学习邢燕子,志愿回乡务农。锻炼几年,样样活路都能干。平素不说空话,干活有股牛劲。老队长见他是个好苗子,推荐他当了生产队长。他办事认真,处世公道。有天母亲误工,迟到10多分钟,他执行队规,当场扣了母亲的工分。
他事事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干的,自己率先干好。带头干重活,克服困难,很快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大家齐心合力搞生产。两年时间,这个队的粮食增产量居全县第一。他被评为先进生产队长。
1976年的一个大雾天,王宏斌带领社员下地锄草。对面一人挥锄下来,砸在他的头上,顿时鲜血长流,送到医院救治。县委刁书记赶忙来看望,安慰他说:“宏斌,你安心好好养伤,我已经让公安局把阶级敌人抓起来了。”“啥阶级敌人?”“就是用锄头砸你那个人。”王宏斌急忙解释,“我们锄草,他从对面锄过来,不小心碰伤了我的头,他不是故意的。刁书记,请你赶忙放了他。冤枉了好人,叫我今后咋当生产队长?”刁书记才知是误会,立即放了那人。王宏斌就是这么宽容大度、实事求是。
他的父亲在县供销社工作,要了一个招工指标,让他进城在县农机公司当上了工人。城里一个漂亮姑娘看上了他,成了他的未婚妻。
他进城以后,队里干部顶不起,歪风邪气上升,粮食产量下降,先进队变成落后队。老支书带着社员坐上拖拉机,敲锣打鼓进城把他“抢”了回来。他难却乡亲们的情意,又当上了生产队长。
不当工人当农民,放弃铁饭碗去端土饭碗。未婚妻嫌他太傻,一气退了婚。
于是,他第一次得了“二百五”的绰号。
他回乡带领乡亲实干苦干加巧干,很快又把生产搞上去,亩产上千斤,成了全县的一面红旗。他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早在1975年,他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实践论》、《矛盾论》是他认识世界的“显微镜”、“望远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老五篇”使他思想升华,立志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从社会主义一步步走向共产主义,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为了集资办砖厂,他卖了家里的东西,凑足5000元,带动了干部和村民集体投资。
资金不足,他和党员们一起到火车站打工,挣工钱3万多元,全部投入基本建设。
扩建机砖厂,银行不贷款。他设妙计“指山卖磨”,预售机砖(每块由3分5厘降到2分5厘),筹集资金35万元,购买设备,办起了机砖厂。
建面厂,向银行贷款,行长不借,说南街不够贷款条件。他多次恳求,行长不胜其烦,不让他进办公室。他和村主任只得到行长家门口等候。这天黄昏,行长下班回家,远远瞧见他们,就打电话给妻子,说“今晚有事不回家”,掉头就走。第二天,行长以为他们吃了闭门羹,不会再来了。晚上回家,远远望见他们还在寒风中守侯。行长被他们一心为村民办事的执着精神感动,破例贷了10万元给他们(后来南街村出了名,成了利税大户,信誉很高,才逐渐获得大额贷款)。
为打开产品销路,他装了一车面粉,与王金忠一起到北京销售。一路上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凉水,几天几夜东奔西走,卖不出去。王金忠说:“哥,天气这么冷,我们回去吧。”王宏斌说:“再试试吧!”凭一股牛劲,他终于在一家糕点厂门口拦住了下班的厂长,“……这车面粉不要钱,送给你们,请帮我们化验一下,看质量合不合格?合格才卖给你们。”检验结果,南街村的面粉比该厂原用的面粉质量好,价格低。于是北京糕点厂与南街村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从此打开了销路。
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两个村办企业也承包给了私人。折腾了几年,部分土地撂荒,两个承包人腰包满了,该交集体的钱赖着不交,“个人捞了钱,集体受了骗,党支部落了赖。”不知实情的群众告王宏斌与个体户勾结坑害集体。他果断决定收回村办企业,由“党支部集体承包”。村民自愿交回土地,集体经营,发展生产。
收回来的砖厂,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他毅然把铺盖搬到厂里住,整顿半年,生产正常后,又搬到面粉厂住,及时解决问题,逐渐恢复了面厂的生机。他和村党委一班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玩‘泥蛋’起家,玩‘面蛋’发家”。1984年,村办企业年产值74万元;1997年,企业发展到20多个,产值达16亿,成为全国闻名的亿元村、惊动世界的共同富裕幸福文明村。
富起来了,以王宏斌为代表的南街村干部并没有“多捞多得”。他们坚持巴黎公社原则,干部工资不超过工人平均工资,只拿“二百五”。全村实行工资占30%、供应占70%的分配制度。村民家家分新房,室内家具、电器、空调等都是公家分配。小孩从上幼儿园到大学,一律公费。老人进养老院、村民医疗全部公费。真是少有所育、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鳏寡孤独有所依。大家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王宏斌是怎样的人?听其言,观其行——
望着毛主席像,他说:“我要一辈子读他的书,听他的话,向他学习,象他那样思想、工作、生活、为人民服务。”
他的口头禅是:“不图个人半块砖,甘为集体造金山。平生不做损公事,腰别扁担胸怀宽。”
他的名言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含着富裕。”
他的警言是:“把金钱、名利和地位看重了,就等于给自己背上包袱,戴上枷锁。”
他信奉的哲理格言是:“天下为公,天下太平。天下营私,天下大乱。”(孙中山)
他说得最多的话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实际做的另一套。”
在共运陷入低谷时,他大胆提出:“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努力奋斗!”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解放思想,勇于实践,迈开了新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当某些人宣传“人的本性是自私”、“人间正道私有化”、“私有制万岁”时,他不信邪,旗帜鲜明地反驳:“私心不是与生俱来的;私心来源于私有制。”“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我们不搞私有化”,“我们要在南街村逐步解决私心问题”。“共产党员就是姓共。共产党没有变,尤其是‘共产’二字没有变,共产党没有变成资产党。每个共产党员都举手宣誓说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共产主义奋斗。”
当某些媒体批判“大公无私”,散布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私自利有理时,他抵制歪理邪说,在东方红广场的诗歌墙上推出:“人要有精神,朝气鼓前进,精神不为己,一心为人民。为己无常乐,为人乐无垠……”“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损公肥私是坏人。”村党委发动群众在村内开展“破私立公”、“公有制好”的群众性大讨论,逐渐形成了“人人鄙‘私’,人人崇‘公’”的好风气。
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南街村坚持公有制,求生存,图发展,创造性地运用“外圆内方”的策略,“坚持外圆闯商海,严守内方治南街”,既稳掌政治方向的舵,改革不改向;又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发展生产。王宏斌是善于用毛泽东思想斩断千年因袭陈旧观念的束缚,实践与私有制决裂、与私有观念决裂的先锋战士。
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水乳交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真正公仆。
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为名、不为利,一心只为社会主义。他先后被提升为中共临颖县委副书记、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但他没有领市、县的工资,仍在南街村拿“二百五”。他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死不悔改的“走社派”。
七年前,我见他穿着朴素、思想朴素、语言朴素、作风朴素。今年再见,他依然是那么朴素、朴素、朴素,本色不改。对于“南报”的诽谤和攻击,他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共产主义,毫不动摇。他一再说,我们要集中精力把集体的事业办好,只要南街存在、发展,谣言会不攻自破。他在百忙中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之后,又忙着主持党委会去了。
走出办公室,我们看见居民楼有两行大字:“只有掌握真理的人,才能宽宏大度。”
是的,他就是胸怀宽广、忠于入党誓言、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为真理而奋斗的那种人。
毛主席有许许多多的好学生,王宏斌就是其中之一。  

   

   

   

秦川牛(转录)  

2008.8.1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