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记住历史忘掉仇恨”适用于“文革”否?

火烧 2008-06-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记住历史忘掉仇恨’是否适用于文革,质疑其普世性。指出该理念在面对国内历史时难以适用,引发对历史记忆与仇恨的反思,强调历史清算与和平共处的复杂性。

“普世”大观:“记住历史忘掉仇恨”适用于“文革”否?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8-06-01  

   

        “记住历史忘掉仇恨”显然是“全民理性教育运动”中一个重要的“普世理念”,它适用于对美、对英、对德、对法,尤其适用于对日。“中国人为什么老是抱有一种受害者的心态?” “主流媒体人”这样质问他们的同胞。“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是痛苦的,我们只希望大家记住教训,而不是想着再去教训以前教训过你的人。大家和平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主流媒体人”这样教训他们的同胞。“日本救援队打动了中国人的心”,“看到了日本人的善良”, “仇恨是毒药,遗忘是背叛,中日关系要跳出世仇大敌的思维定势。” “主流媒体人”在这样指导同胞们的思维。“日本的军机飞入中国领空并在中国机场着陆,这会给中国民众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虽然我坚信这种影响终有一天会消除,但并非今日。” 某军方副职高官这样评论未能成行的“日本军机运送救灾物资来华”,预言着同胞们“记住历史忘掉仇恨”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记住历史忘掉仇恨”这一“普世理念”,适用于国内吗?适用于“文革”吗?我看,恐怕不适用。要李锐、谢韬、辛子陵、胡福明们不境内境外地“清算毛泽东罪行”,行吗?我看,不行。要张五常不说“愤青是文革隔代遗传”,行吗?我看,也不行。要茅于轼、张维迎们不主张“牺牲自己造福别人最后就是恐怖分子”,行吗?我看,更不行。要张贤亮不站在“红地毯”上狠批“身份辨别系统”,行吗?我看,同样不行。“记住历史忘掉仇恨”这一“普世理念”一回到国内,一遇到“文革”,一大堆“不行”在等着它,它,不“普世”了。  

   

        其实,“记住历史忘掉仇恨”本来就是“一面之词”,从来就没有半点“普世”的味道。对于同一历史,历史事件也好,历史人物也好,恨恨不已者有之,恋恋不舍者亦有之,怎么能只要求“忘掉仇恨”?要中国人“忘记”被侵略、被屠杀、被奴役、被侮辱的仇恨,也要日本人“忘掉”对耀武华夏扬威亚洲的爱恋。中国人不能老是抱有一种受害者的心态,日本人也不能老是抱有一种胜利者的心态。告诉中国人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是痛苦的,也要告诉日本人生活在过去的荣耀里是危险的。从来口头上总是“平等、平等”地“主流媒体人”,这个时候,自己先就将“普世”的“平等理念”丢向了九霄云外。  

   

        “记住历史忘掉仇恨”的荒谬是不值得多费口舌的,稍及“文革”,便立证他们正是“记住仇恨”的明主。值得注意的倒是这些自诩为“精英”的“主流媒体人”何以笨拙到只言“一面之词”?但这也不值得更费心思,利令智昏,便是一个传统而现实的答案。获利于美,他们便要民众“忘掉”对美之仇;获利于日,他们便要民众“忘记”对日之恨。横观对英、对德、对法,大致如此。中国民众于其中,还是充当了他们交易的“成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