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胎与资本社会的劣优福利制度
怪胎与资本社会的劣优福利制度
2008年是中国30年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纪念年,也是被反人类的中国右派和权势分利利已集团,早已将其陷于人类绝境,并全方位的堕落为,全球唯一的一个福利制度的怪胎,中国大凡涉及的一切福利制度,无一不是倾向于中国当权右派和权势分利利已集团的,这种超脱道德底线,损公肥私,高擎利己旗帜的改革,是古今中外最无耻的改革,这种无耻的改革方向仍然在不断恶化。最终形成名垂青史,名副其实的惊世怪胎。
比如中国企业的高管是由政府高官任命的,高管的年薪大有逐年看涨的趋势,动辙上千万,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但在最具冲击力的今日,高管年薪已突破6600万,平均日收入18万,假如官员产生不平衡心理,或产生其他一些邪恶念头,这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他们能否承受得起这种思想冲击?他们可以做的无非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严厉打击,禁止高管拿这么高的年薪,坚决而彻底的把高管们动辙上千万、几千万的年薪降下来。二是比照执行,让他们自己也可以拿到类似隐蔽的高薪,至少也要在实际收入上接近或超过高管们的年薪。
对于第一种假设,高官是有这种权力的。只要他们想做,就一定可以办到,而且理由还应比较充足,也更较之堂皇,比如以革命的名义、以和谐社会的名义,以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体系的名义等等。但非常遗憾的是,高官们都没有这样做,是他们不想做还是不敢做?这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最清楚。
对于第二种假设,高官是没有权力做的,虽然某些人心里非常想做。公务人员,公职人员,人民公仆,这些身份上的界定,把他们给定死了,使他们只能眼望6600万年薪而兴叹。但内心肯定是非常不甘心的。他们会想:你高管的职务还是在我的任命管辖之下,你还要看我的脸色行事,凭什么拿超过我几千倍的薪酬?如果这些高官不善于自我调节,久而久之,对高官身体健康肯定是不利的。从这一点上看,高管拿6600万年薪也是极大的罪过,直接影响着高官领导的身心健康,罪莫大焉乃大恶也。
于是高官们唯一可能采用的是第三种办法,也是一种变通的、折衷的办法。那就是承认默许高管们拿6600万年薪,而自己则可以从中黑吃黑的获取暴利。甚至于说不定吃黑到接近或超过6600万的年薪之上了,这是最聪明的办法,也是权势分利利己最实惠的办法。高官们的智慧在这个问题上,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比如中国公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车辆和司机集中管理,车队剥离为服务中心,企业化经营,公务用车租赁,最终取消公务用车。而实际上多年来,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弊端日益显现,财政负担重、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公车私用、滥用,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虽然上海一些地区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具体操作方式稍有不同,但仍基本上属于取消公车,代以补贴的货币化模式,有变相加薪之嫌,明显带有与官职挂钩的痕迹,仍是一种变相的公款私用。这种模式虽符合货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减少了财政支出,照顾了不同级别官员的切身利益,但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甚至产生新的腐败。货币化公车改革只是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经济上付出成本太高,群众意见仍然很大。除了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特种车辆外,其他由区级政府牵头,集中所有部门和单位的公车,组建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搞好成本核算,对公务用车实行政府补贴价,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对超标车予以拍卖,以体现政府倡导的节能减排。
组建公务用车服务公司的公车改革办法,只是一个过渡办法,随着车价逐步降低、公务员收入提高、私车的普及和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的便利,最终应该取消公务用车。公车改革必须辅以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使权力对公共资源的处置始终受到财政预算案、财务管理制度、权力行使程序与舆论监督的层层限制。如此,公车改革才可能顺利推进。首先,需要对官本位和特权思想进行根本性冲击和更新,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政治文明。如果部分领导经常乘公交车出行,市民出行难、出行成本高的问题将会有效解决;如果将公车改革节约的财政支出补贴给公共交通,让老百姓受益,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就能体现。其次,需要对公车进行系统、配套性改革,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一套长效机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严格的公车消费预算制度,建立一个责任链条,那么,现有公车制度的诸多弊端实际上就可相对减少和避免,公车改革也能顺利推进。公车改革,说到底还是公共财政的使用问题,它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自然要听取民意,这样才能设计出让民众满意的制度规范。”
而在莫斯科市区马路上跑的车,在品牌和新旧程度上远不及北京。在市区街道上,到处跑的是旧车、破车,本应早就该淘汰了。可人家毕竟是有车族.大街上.见不到自行车,官员出行,除了乘地铁,挤公共,就是开私家车。
深入了解算是基本上揭开了谜:市民们在生活上有许多不用花钱的地方。尽管俄罗斯经济萧条,但它的社会福利仍然令人羡慕。首先,居民住房不收费,现在也开始住房改革,把公有住宅转给私人,但政府规定,人均 18平方米 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 18平方米 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自来水、热水一天24小时供应、供暖,从来就不收费,索性连水表都省了。这个国家的公民根本不知水表为何物。天然气和电的计价收费也是粗放型管理的低收费,这种收费对居民来说根本就不算是开支。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全民公费医疗也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中国卫生部前副部长说,中国80%的公共医疗费用被官员这一群体独占了,在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他还透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渡假村等,一年开支高达数百亿元。
事实上,公众对特权的存在早有种种猜想,但这样的数据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在公平性成为中国全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的时候,人们也不能宽容医疗领域的种种占有和掠夺。每次一谈到医疗体制,几乎每个人的共同心愿就是快改革吧,改革了就好了。但调查显示,中国的老百姓对此态度非常悲观,19.0%的人表示,改来改去也没什么作用,受苦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中国的公费医疗仅仅是对公职人员及国有企事业职工而言的。没有国家编制的工作,就享受不到公费医疗。而俄罗斯却是全民公费医疗,农民,无业者,只要你是俄罗斯公民,就一律公费医疗。手术免费,住院免费,治疗免费,唯一不免的只有药费。所有的人得了病,不管什么病,甚至都不管你是不是俄罗斯人,只要在俄罗斯境内的任何人得了病,救护车就给你往医院拉,就给你治。
俄罗斯的经济虽然是多年来处于停滞状态,但它的义务教育制度却依然如故。用我们的话说,叫作再穷不能穷教育,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供应全体学生一顿丰盛的、营养充分的早餐或午餐。有人曾就此询问过俄方人员,为什么要免费供餐。俄方人已感到很吃惊,竟反诘;学校不供餐,让孩子们到哪吃饭呢?难道他们家里不给做饭吗?家里?营养怎么保证?俄方人员吃惊的表情使人感到惭愧,人家认为天经地义的事,中国人都当作问题来提!
俄罗斯社会的优惠政策和福利补贴很多,如: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物业管理以及许多行业和阶层享受的免费住宅、疗养、交通等等。如果综合全部社会优惠,包括对住宅和物业管理的补贴, 2003年的社会优惠政策所需要的资金高达2.8万亿卢布,相当于政府全部预算的68%。
但在中国的住宅物业领域。中国的官员一直都享受着机关的集资和福利分房,基本不用像普通百姓一样购买市场上的高价房。而实际上,面对近日爆出的科级干部住房600平米、官员在庐山上建别墅等新闻,老百姓更应该关注的是,官员到底该住多大的房子?
一个人该住多大的房子,对在市场中奔波的人们来说并不是问题。手里有多少钱,就去买多大的房子;手中无粮,就不再奢望。但对官员则不然,他们的收入和财产都来自纳税人,房子也不例外。因此,官员的住房问题,必须纳入公众的视野。
中国官员住房之怪现状,上世纪90年代末房改之前,公务员一直是我国住房条件较好的群体,各级官员都按标准配足了住房。1998年房改后,虽然国家停止了福利分房,但在之后的八年间,全国各地党政机关种种名目的集资建房和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或者搞自有土地自建房,引入开发商进行市场化操作,所建成商品房却按经济适用房、集资房核定价格;或者搞定向开发,内定的开发商,以低得不成比例的价格拍下土地,建好房子再以低得不成比例的市场价让官员团购。有的甚至把机关整体搬迁到风景优美的近郊,搭车建房;或者搞公务员廉租房,以象征性租金向领导干部长期提供优质住房。谋得房子后,购房资格在机关内部分配,操作方式跟过去实物分房无异—按照职务高低、工龄长短打分排队,确定买房资格、买房面积和选房次序。
而在这些集资建房和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机关单位存在着诸多的经济腐败,严重超标建房,以权谋房,暗箱操作多占公房等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机关单位严重超标建经济适用房。据《新闻纵横》报道,开发商在山东济南建起了面积严重超标的经济适用房,最小的 160平方米 ,最大的 295平方米 。面积严重超标的经济适用房一共是8栋楼房,全部被山东省直机关买走。
除了以机关名义搭准福利分房的便车外,个别干部以权谋房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领导干部个人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商品房、限价房等,或以劣换优,或以借为名长期占用企业的住房。调查发现,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要求本单位出资为个人购买住房或者采用换房的方式,得到超标准的大面积住房,然后以低价格个人购买,从中获利。
有些官员更是高明,常常暗箱操作,多占公房。比如在一个单位分到了两居室,过两年调到了另一个单位,私下把房子在市场上倒换成两个一居室。这样新单位只知他有一套一居室,可能再给补差两居室。过几年他又高升了,调到新的单位,再把其中一套房子倒卖了事,这样新的单位又要补房子给他。如此倒来倒去,循环往复,利用职权,弄虚作假多占住房。
在种种权力优势下,多数官员往往占有着远远超过各地公务员住房标准的房子,在多数百姓沦为房奴为房子挣扎的时候,他们却奢靡成风。一个县的科级干部,住房超过 300平方米 ,最大的达到 600平方米 ,而更有甚者,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庐山风景区的莲花洞森林公园内,江西九江市一些官员未经任何部门批准,损毁国家生态公益林,违规兴建私家别墅,导致这一景区抢建别墅成风。
国外是如何规范官员住房的?与中国官员住房的奢侈成风却截然相反,外国官员的住房情况基本上和普通百姓一样,很少出现官员住房腐败现象,因为他们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
很多国家规定官员住房、薪酬等待遇必须公开透明,对最大住房面积标准做严格限制,建立完善的公众监督机制和政府监督机制,严查各种以权谋房等官员住房腐败现象。
例如,法国对于官员住房最大面积有严格限定。据环球时报报道,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埃尔韦·盖马尔宣布,将放弃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附近一所政府资助的豪宅的使用权。盖马尔所放弃的豪宅是与自己的妻子以及8个孩子居住的巴黎黄金地段一幢高两层、面积达 600平方米 的公寓。盖马尔宣布放弃住宅后不久,法国总理拉法兰宣布,将会改变政府高官的住房补贴规定,国家资助的部长公寓最大面积限定为 80平方米 ,部长家庭中每增加一个孩子,房屋的面积可以扩大 20平方米 。而超标面积的住房费用必须由部长本人承担。 2月25日 ,盖马尔因豪宅丑闻被迫辞职。
再如,以色列对以权谋房等腐败现象的严格监管。《中国日报》报道,以色列政府监督机构—以色列国家审计长办公室透露,他们已经向总理奥尔默特提交了一份报告,表示要调查一起可能与总理有关的腐败案。有消息说,奥尔默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了耶路撒冷一套房子。
其实,在国外,一定级别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是严格区别的。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官邸只能在任职其间居住,个人没有产权。
中国官员应该住多大的房子?面对中国官员普遍超标的住房状况,各地也下达了不少文件进行规范。例如,河南省《关于厅以上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的通知》规定,正省级 220平方米 、副省级 190平方米 、厅级 120平方米 。官员购买住房超出控制标准 30平方米 以内的按实际成本价购买,超过控制标准 30平方米 以上的部分按市场价购买。
但是,因目前中国尚缺乏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公众对官员实际收入是多少不知情,对官员住房补贴多少不知情,对官员有几处房产更不知情,所以各地规定的规范官员住房的文件很难得到执行。而且,国家尚未建立统一的官员住房规范和监管制度,各地发生的官员住房腐败现象也很难得到查处。
因此,要想对中国官员的住房进行有效监管,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将公务员的住房、薪酬等待遇进行公开,住房、用车和其他一切待遇,必须进行公开,公开规定标准,公开实际使用情况,充分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国家对于一人在不同地方或者一个城市拥有几套住房的情况,必须再次进行检查、登记,违犯规定者要纠正,并要对异地交流干部配备必要的生活住房和用具标准再次进行明确,超过标准的行为,坚决纠正过来;一些干部在自己的待遇上必须有自觉执行国家规定的意识,必须顾及老百姓的议论和反映,必须切实考虑目前老百姓以及整个地区的生活水平等情况和环境。
其次,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官员住房监管制度。国家应当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房市状况,分档规定各级官员的住房标准,对于超过住房标准的,超额部分必须由本人承担;规定严格的住房监察制度,防止某些单位超标建房、干部以权谋房和某些官员的暗箱操作多占公房;建立领导干部住房申报制度及住房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对多占住房的要限期清退,逾期不退的,除按市场租金标准加倍收取租金外,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程序交由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处理。
最后,政府要对高官实行官邸制,对住宅只享有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当政府官员调任时,其官邸还可以继续留给下一任官员使用。也许,在加强了对官员住房的规范后,老百姓离实现买房梦才会更近一些。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住宅实行无偿私有化,将现有住房无偿转归住户所有。住宅私有化了,但是物业管理、房屋修缮费用仍然由国家承担。
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住宅和公用设施已经老化,不进行大规模修缮或更新无法正常运转。俄政府计划对物业实行有偿管理。这项计划几乎遭到全社会的反对,尤其那些低收入家庭坚决反对缴纳物业管理费。
各种不合理的优惠政策已经成为俄政府的沉重负担,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但在社会分配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情况下,不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保障问题,社会政策方面的改革势必滋生不满情绪。
住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缺水,节约用水早已成为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口号,可是,莫斯科市内那浩浩荡荡欢跃弃腾的莫斯科河居然如此宽广,水量充沛得令人心生妒意!圣彼得堡市也是如此,该市毗邻波罗的海,着名的涅瓦河直通内地,站在圣彼得城内的大桥上,眼看着深蓝色的涅瓦河水泛着雪白的浪花奔流而去,河面上还有五颜六色的冲浪小帆上下翻飞,恐怕没有几个中国人会不眼红。
艳羡也好,妒嫉也罢,据实论,俄罗斯的确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度。我们常常自夸地大物博,到了俄罗斯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地大物博。以莫斯科为例,该市所辖面积极大,城区内早已留足了大面积的绿地,甚至还有成片的树林。市内道路非常宽阔,有时甚至使人感到空旷。
据介绍,莫斯科市民60%以上在郊区建有私家别墅。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别墅的土地成本极低,而且,市郊的自然环境也很好,树林、湖泊、草地随处可见。市民可以随便选个地方就盖别墅,既不用规划批准,也不用购置土地,交地价。盖别墅时还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砍树锄草,因为政府不收任何费用,所以这样的别墅造价很低。有人曾经同一位俄罗斯朋友开玩笑,说要买下一座 80平方米 的小别墅,那小别墅建在草地上,树林旁,不远处有一个小湖,可以钓鱼,这样的别墅,问他卖多少钱,他出了个价,吓人―跳:500美元?如此低廉的造价如此宽松,简直就是放任的政策,难怪市民们纷纷跑到郊区去建别墅。逢到假日,多数市民都携家带口开着汽车出城度假,尽情地享受生活。
一个几乎完全没有人民福利的国家,听听近两年访问英国的人说:和中国全然不同,在英国,人们几乎从不谈论如何赚钱、发财这一类话题。人们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福利”。大家知道,北欧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其实,在所谓资本主义的故乡西欧,特别是英国,这个资本主义最古老的堡垒,人们所关心的,都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古老问题,己不再是什么劳资问题、贫富问题,也不再是什么剩余价值理论什么的,而是原来似乎属于社会主义的那个话题 —— “福利”。
人们向政府要福利,既然政府向人民要选票,那么,“人民福利”就是政府的本分。
西方的资产阶级国家,竟然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政府”截然不同,却恰恰相反,真乃天地翻覆,世道大变。尽管中国的关于西方国家的教科书基本依然如故,但实际上,人家已经和中国人想的完全不一样了。在西北欧的富裕小国里,人们根本没有发财的愿望。当去那里的中国人问他们:你们不想多挣些钱吗?他们竟诧异地反问:我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
听到人家居然这样说:我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 这正是中国人怎么也理解不了的,人家回答:我们生活水平很高,什么都不缺,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房子是自己的,邻里关系都很融洽等。如果工资有些结余,他们就去外国旅游,把钱花掉,看来他们北欧人真的没有冻馁之虞,没有饥饿的威胁,没有对贫困的担忧。这是一种什么生活?中国人真想不出,这难道是中国人追求的那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怎么一不留神落到了资本主义国家,而自己则深度陷入200年前的典型资本主义的怪胎。
中国福利,可以理解为“人民的幸福”;但在中国反人类的右派经济学家们看来,也可理解为低效、“大锅饭”、政府入不敷出、国家混不下去等等……。
前不久,法国政府出台《新劳工法》,由于工会和学生会强烈抵制,开始嘴硬的法国政府,最后还是收回了这个法案。人民获得了胜利。没几分钟,香港凤凰台何亮亮马上评论:这次法国没有赢家,收回《新劳工法》就还是要“吃大锅饭”,因此,法国的经济将没有竞争力云云。
这正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声音,中国与西欧北美国家相反,目前已经成了个完全没有一丁点儿人民福利的国家。国家的财政收入,除了用于救灾,沾一点“福利”的边以外,简直找不到还有什么大的支出与人民福利有关。义务教育,要人民支付学费,现在表示要9年中小学免费了,让中国人拭目以待;可以肯定,全国中小学校是不会停止收费的,国家给的那点钱,哪够现今挥霍惯了的校长教师花的?;医疗,吆喝说要减轻人民负担,但又是两年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切都依然故我;福利分房,早已经没有了;国家也没有廉价租房,可见并不肯拿出一点钱来解决新就业者们的住房福利;城市交通,也已经没有福利补助了;冬贮大白菜之类的福利,当然也早没有了;就是北方城市的取暖问题,国家也准备不再有一点点福利支出了,而且费用高的令人称奇,热力公司提供的暖气费用,比人们用煤炉子取暖的费用,要高上几十倍。这合乎经济规律吗?不知道国家省出这些钱来干什么?
搞经济建设,搞项目,搞高楼大厦…… 项目多了,少数人就富起来了!而富人们就可享受高楼大厦,就可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开跑车了。那中国的改革得多有面子啊!对于一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穷人的日子会很难过。这是极不人道的,而社会也将因此失去稳定。显然,完全生活无着的人,是很容易走上歧路的。而如果大量失去工作、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存在,又得不到足够的救济和福利,那前景,只能是天下大乱。
中国的不稳定,就源于人民得不到任何福利,中国人可能不服气,说你说的那是欧洲的情况。而中国人的理想是美国。美国人追求发财,和中国人一样。
但美国政府到底是什么样呢?在美国,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为丧失劳动力者和失业者提供安全保障,为老年人和穷人提供医疗照顾,为穷人提供简易住房和适当食物。美国政府在社会安全、福利和与此有关的社会事业上花的钱也是最多的。政府第二大开销,是国防经费。第三是教育经费。
如果像以前那样,把福利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标记物,老百姓就会发现,即使是美国,也没像今天中国社会主义这等现状。
在美国,一方面是各地政府来关照穷人,另一方面,遍布各地的教会和富人们也大力举办慈善事业。这样,各方面都在努力,美国的贫富问题,根本就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尖锐。
在中国则恰恰相反,政府在“改革”的名义下,不断取消各种老百姓的福利;和他们一起行动的,是中国的新社会阶层的富人,有人以为,中国是社会主义,而且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正牌的社会主义。
所以中国怎么搞,都是特色社会主义;外国人怎么搞,都是资本主义!这其实是天大的误解。 一位曾在美国住了近30年的平民说:世界上人家都是“社会主义”,唯独只有中国不是!
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的剖析之一 ;
列举:一般劳动收入家庭(农民、市民、工人、职工) 。
社会家庭收入=100%(农民劳动收入、市民经商收入、工人、职工工资收入) 。
社会家庭支出:教育费用占支出≧50%(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住房费用占支出≧30%(现有居住+孩子结婚) 。
生活费用占支出≦20%(家庭生活费+交通工具+医疗费)。
养老基金占支出=≦0%(家庭个人保险0%+企业养老基金13%) 。
家庭风险储备金=≦0%(自然灾害、个人疾病、意外事故。
社会家庭收入100%-实际支出100%=社会风险0%(平民无来源) 。
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的剖析之二;
列举:现今官僚机构官员家庭(村、乡、县局级以上干部) 。
官员家庭收入(国家财政固定性收入)≧一般劳动家庭收入(商业、农业经营风险性收入)。
官员家庭支出:教育费用占支出≧50%(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住房费用占支出≧50%(现有居住+孩子结婚)。
生活费用占支出≧50%(家庭生活费+交通工具+医疗费)。
养老基金占支出≧50%(家庭个人保险17%+企业养老基金13%)。
家庭风险储备金≧50%(自然灾害、个人疾病、意外事故) 。
社会家庭收入100%+实际支出250%≧社会收入来源150%(官僚腐败来源)。
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的剖析之三;
社会机构专政=消灭社会腐败毒瘤 ;
对官僚机构官员审计核查:
家庭收入核算=100%国家财政固定性收入
官僚固定资产核算清查≧150%家庭住房资产+官商勾结股份+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不明来源 。
官僚机构官员阶级划分=腐败阶层等级(腐败分子、腐败官员、腐败官僚、腐败蛀虫) 。
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的剖析之四;
社会分配制度调控=社会小康水平 。
社会家庭收入=生活支出+社会保证=社会小康水平 。
教育费用占支出≧50%(小学+初中+高中+大学)-30%(高中以下义务教育制)≧20% 。
住房费用占支出≧30%(现有居住+孩子结婚)-20%(社会公共住房)≧10% 。
生活费用占支出≦20%(家庭生活费+交通工具+医疗费)+20%(教育费用节约)=40% 。
养老基金占支出=≦0%(家庭个人保险0%+企业养老基金13%)+20%(社会住房节约)=20% 。
家庭风险储备金=≦0%(自然灾害、个人疾病、意外事故)+10%(教育费用节约)=10% 。
家庭收入100%-实际支出70%-社会风险30%=社会小康水平 。
用怪胎与资本社会的福利制度相比,早己泾渭分明,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待遇双轨制就是典型案例,无数事实的证据早已确凿,尚无需再列举大量典型案例举证说服。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