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毛派在选举中出奇制胜的秘密何在?
尼泊尔毛派在制宪会议选举中意外胜出,击败传统政党,引发广泛关注。文章分析其成功原因,包括选民支持、改革诉求及策略调整,同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前景。
原题:尼泊尔改革呼声高 毛派上台面临巨大挑战
亚洲时报
4月10日,尼泊尔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制宪会议选举。早期结果和趋势表明,这次选举将把尼泊尔从封建君主国家转变成“人民共和国”,中间没有民主过渡。
由前毛派叛军(1996-2006)成员组成的政党在选举中赢得大多数席位,把其它竞争对手---民主党派远远甩在后面。4月10日,尼泊尔共产党(毛派)在已结束的第一部分投票中以119个议席(总共240个)高居榜首。与之实力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尼泊尔大会党(Nepali Congress)以34席位居第二,温和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派) [Nepal Communist Party(Unified Marxist-Leninist)]以31议席位居第三。
选前有人曾估计尼泊尔大会党会一马当先,预计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会紧随其后。预计毛派只能艰难拿到50个席位。不过,令毛派领导人感到高兴的是,所有这些预测都不灵验。尼泊尔共产党(毛派)非但没有落败,看样子还可能通过按比例分配席位的选举制度获得335个议席中的大多数。
顺带说明,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采用复合选举制,601个席位中的335席由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根据各政党在全国选票中所占的比例分配;240席通过直接选举从全国240个选区中产生;26席由首相直接任命。
毛派高级领导人巴塔拉伊(Baburam Bhattarai)周一(4日14日)接受一家报社采访时说:“我们已获得比预期还多的席位。”因为他所在的党派在三大主要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逻辑上该党将领导下一届联合政府,其职责就是协助议会起草新宪法,以取代1990年第一次民主运动之后颁布的那一套。
根据1990年的宪法,尼泊尔实际君主制变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这种体制一直到贾南德拉国王(King Gyanendra)2005年初发动皇室政变才被打破。不过,贾南德拉国王的目标是让王室重新回到政治舞台,此举疏远了民主力量,并促使很多人加入想一劳永逸地废除君主制的毛派运动。这一进程几周后将完成,也就是当新选出的制宪会议首次开会时。
巴塔拉伊和毛派的其它几位现任领导人受到秘鲁“光辉道路”(Sendero Luminoso)运动的启发。笔者记得,巴塔拉伊90年代早期搜集好几名议会成员的签名谴责秘鲁总统藤森,要求他释放“光辉道路”的领导人贡柴罗(Gonzalo)。尽管秘鲁的“光辉道路”运动在造成6.9万人死亡之后还是失败了,但尼泊尔毛派从以下事实得到慰藉:他们的斗争取得成功,死亡人数更少(正式公布的只有1.3万多人)。
此外,毛派领导声称他们的是本土运动。不过,事实证明相反。例如,他们用的弹药并非全部来自警察岗亭或定期轰炸军队兵营得来的。同样的,一些已退出该组织的人公开表示,他们的最高领导人普拉昌达(Supremo Prachanda)和巴塔拉伊利用尼印边境不受管制、极易渗透,在10年中有8年是在印度度过的。值得注意的是,12点协议是7党联盟与毛派2005年在新德里签订的,反对派政党与反政府势力这次达成协议得到印度当局的默认。
不过,毛派这次在制宪会议中出奇制胜的秘密何在?是什么导致几乎所有的民调、分析和预测失灵?
首先,它反映了公众要求进步改革的强烈愿望;毛派已经准备好,而且有能力进行改革。其次,选民决定惩罚在职的议会政党,因为它们没有能力给民众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证,而且管理无方、对普遍存在的贪污现象置若罔闻。
也可能还有其它不那么令人感到欣慰的因素。选举观察人士和分析人士最近公布了有关毛派选前的违规和恐吓行为的第一手数据。代理投票很普遍,主要是代表毛派;在印度各大城市工作的尼泊尔人回国投票的很多,他们冒充去国外工作的那些人投票。反复提到的另外一点是,毛派领导人选前发表的惊人演讲,他们扬言如果没有赢得选举就会重新发动暴乱。吃过先前动乱苦头的人或许为了避免暴力事件发生而投票支持毛派。
国际选举观察人士说,选举日那天相当平静,不过没办法监视尼泊尔内陆或偏远地区发生的事件。
毛派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惊人的胜利?关于这点,驻加德满都的西方、印度和中国外交官没能给出可信的理由。相反,据信此次制宪会议选举会令毛派陷入这样的境地:既不能指望回到丛林进行武装斗争,也不能控制足以动摇新政府根基的足够议席。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M.K. Narayanan)最近透过CNN-IBN电视台宣布,印度希望尼泊尔大会党击败其它竞争对手胜出。不过,印度其它政治领导人责怪纳拉亚南这样说等于干涉友好国家的内政。印度主要报纸之一《印度》(The Hindu)周一的一篇社论这样描述新德里的假设:“错误地假设毛派失败的印度官方也得接受毛派获胜这一事实。”
除了中国外,对任何一方来说尼泊尔的制宪会议选举结果都不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一旦中国重新考虑毛派在自治区和民族自决权等问题上的立场后,它可能有另外的想法。在尼泊尔,毛派一直倡议根据种族的不同建立自治区,通常这些自治区都有自决权。然而,这种政策与中国西藏当前的情况背道而驰。
毛派阵营旗开得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估计在两个选区获胜的普拉昌达会成为尼泊尔的首任总统。如果该计划获得各方同意,几周后他将入主纳拉扬希蒂宫(Narayanhity Royal Palace),把“已被停职”的国王贾南德拉赶出宫外。
普拉昌达的副手巴塔拉伊在廓尔喀(Gorkha,这里是廓尔喀人的发祥地)山区以多出对手4万张票的大优势胜出。他可能成为尼泊尔的下届总理。如果真的这样,他将搬进总理官邸---柯伊拉腊(Girija Prasad Koirala)目前住在里面。
柯伊拉腊因为尼泊尔大会党在选举中严重失利而陷入困境。他的女儿以及柯伊拉腊家族的其它成员也落选。尼泊尔大会党一领导人以柯伊拉腊对该党选举失利负有重要责任为由,施压要求他辞去党主席一职。大多数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也认为,与毛派扯上任何关系,尤其参与联盟政府,都将给该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
尼泊尔大会党的高级成员之一盖曼尔(Laxman Ghimire)说:“就让毛派作秀并把他们的革命议程付诸行动吧。”
不过,柯伊拉腊有强烈的权力欲这点众所周知。毛派可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因为他们曾为建立“进步”政府扫清障碍就这样做过。因此,毛派领导人可能请他继续领导政府(并仍旧充当代理国家元首)直到新宪法起草完毕。柯伊拉腊深入人心的民主形象可以帮助毛派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毛派很清楚他们眼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例如,把贾南德拉国王逐出宫、把毛派力量整合进国家军队以及解决私有产品价格飙升问题,所有这些都很棘手。他们还必须向该国的商界保证,不会采取任何打击投资积极性的措施,也不会将私人财产国有化。
普拉昌达多次表示,毛派意识到传统的共产主义在21世纪行不通。不过,其它人认为毛派领导人是战略高手,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战术完成他们的使命。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不可能取得今时今日的地位。
2005年,他们意识到人民解放军没有能力打败当时的尼泊尔皇家军队,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攫取权力。那就是他们与苛伊拉腊领导的不满政府的民主力量达成政治协议的原因。一名高级将领说,他们步步为营,借助苛伊拉腊的力量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名官员说:“当然,国家需要和平,但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对毛派来说,苛伊拉腊的“合作”至关重要,这对他们巩固手中的权力也很关键。毛派以礼相待及其信誓旦旦的话语可能令苛伊拉腊再次不能自已,而把尼泊尔大会党反对与毛派合作的保留意见置诸脑后。最后,苛伊拉腊很有可能成为现代版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德国魏玛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由于兴登堡赋予希特勒合法性,导致他领导的纳粹党从1933年开始在德国实行极权统治。
一些尼泊尔人认为国内形势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令人担忧。有些人立即会说没必要惶惶不安。
外国(印度)可能采取军事干涉行动,这种担忧被那些极力掩饰尼泊尔北部邻居---中国的强大影响力的人夸大了。没必要把这场红色浪潮视为一场大政治灾难即将爆发的信号。没理由为当前的形势感到害怕,尽管目前尼泊尔正处于敏感的过渡时期。
《加德满都邮报》(The Kathmandu Post)的编辑普拉汉(Prateek Pradhan)在4月17日的一篇文章中问道:“毛派有能力在尼泊尔建立一个极权共产主义体系吗?”此人认为,毛派没有能力将这个这个国家完全改变。那些与之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失时机地提了毛派即将面临的一大堆问题。例如,台拉(Terai)一些组织提出的地区身份问题可能成为毛派政府的一个可怕难题。
然而,尼泊尔语左翼出版物Dishabodh的编辑卡纳尔(Mumaram Khanal)上周三接受电台采访时说,“毛派很激进;如果他们开始表现得像现有政党,他们很快就不再是一直受人重视的力量。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代表什么。”
换句话说,毛派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不会停止他们的进程。
由前毛派叛军(1996-2006)成员组成的政党在选举中赢得大多数席位,把其它竞争对手---民主党派远远甩在后面。4月10日,尼泊尔共产党(毛派)在已结束的第一部分投票中以119个议席(总共240个)高居榜首。与之实力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尼泊尔大会党(Nepali Congress)以34席位居第二,温和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派) [Nepal Communist Party(Unified Marxist-Leninist)]以31议席位居第三。
选前有人曾估计尼泊尔大会党会一马当先,预计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会紧随其后。预计毛派只能艰难拿到50个席位。不过,令毛派领导人感到高兴的是,所有这些预测都不灵验。尼泊尔共产党(毛派)非但没有落败,看样子还可能通过按比例分配席位的选举制度获得335个议席中的大多数。
顺带说明,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采用复合选举制,601个席位中的335席由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根据各政党在全国选票中所占的比例分配;240席通过直接选举从全国240个选区中产生;26席由首相直接任命。
毛派高级领导人巴塔拉伊(Baburam Bhattarai)周一(4日14日)接受一家报社采访时说:“我们已获得比预期还多的席位。”因为他所在的党派在三大主要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逻辑上该党将领导下一届联合政府,其职责就是协助议会起草新宪法,以取代1990年第一次民主运动之后颁布的那一套。
根据1990年的宪法,尼泊尔实际君主制变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这种体制一直到贾南德拉国王(King Gyanendra)2005年初发动皇室政变才被打破。不过,贾南德拉国王的目标是让王室重新回到政治舞台,此举疏远了民主力量,并促使很多人加入想一劳永逸地废除君主制的毛派运动。这一进程几周后将完成,也就是当新选出的制宪会议首次开会时。
巴塔拉伊和毛派的其它几位现任领导人受到秘鲁“光辉道路”(Sendero Luminoso)运动的启发。笔者记得,巴塔拉伊90年代早期搜集好几名议会成员的签名谴责秘鲁总统藤森,要求他释放“光辉道路”的领导人贡柴罗(Gonzalo)。尽管秘鲁的“光辉道路”运动在造成6.9万人死亡之后还是失败了,但尼泊尔毛派从以下事实得到慰藉:他们的斗争取得成功,死亡人数更少(正式公布的只有1.3万多人)。
此外,毛派领导声称他们的是本土运动。不过,事实证明相反。例如,他们用的弹药并非全部来自警察岗亭或定期轰炸军队兵营得来的。同样的,一些已退出该组织的人公开表示,他们的最高领导人普拉昌达(Supremo Prachanda)和巴塔拉伊利用尼印边境不受管制、极易渗透,在10年中有8年是在印度度过的。值得注意的是,12点协议是7党联盟与毛派2005年在新德里签订的,反对派政党与反政府势力这次达成协议得到印度当局的默认。
不过,毛派这次在制宪会议中出奇制胜的秘密何在?是什么导致几乎所有的民调、分析和预测失灵?
首先,它反映了公众要求进步改革的强烈愿望;毛派已经准备好,而且有能力进行改革。其次,选民决定惩罚在职的议会政党,因为它们没有能力给民众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证,而且管理无方、对普遍存在的贪污现象置若罔闻。
也可能还有其它不那么令人感到欣慰的因素。选举观察人士和分析人士最近公布了有关毛派选前的违规和恐吓行为的第一手数据。代理投票很普遍,主要是代表毛派;在印度各大城市工作的尼泊尔人回国投票的很多,他们冒充去国外工作的那些人投票。反复提到的另外一点是,毛派领导人选前发表的惊人演讲,他们扬言如果没有赢得选举就会重新发动暴乱。吃过先前动乱苦头的人或许为了避免暴力事件发生而投票支持毛派。
国际选举观察人士说,选举日那天相当平静,不过没办法监视尼泊尔内陆或偏远地区发生的事件。
毛派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惊人的胜利?关于这点,驻加德满都的西方、印度和中国外交官没能给出可信的理由。相反,据信此次制宪会议选举会令毛派陷入这样的境地:既不能指望回到丛林进行武装斗争,也不能控制足以动摇新政府根基的足够议席。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M.K. Narayanan)最近透过CNN-IBN电视台宣布,印度希望尼泊尔大会党击败其它竞争对手胜出。不过,印度其它政治领导人责怪纳拉亚南这样说等于干涉友好国家的内政。印度主要报纸之一《印度》(The Hindu)周一的一篇社论这样描述新德里的假设:“错误地假设毛派失败的印度官方也得接受毛派获胜这一事实。”
除了中国外,对任何一方来说尼泊尔的制宪会议选举结果都不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一旦中国重新考虑毛派在自治区和民族自决权等问题上的立场后,它可能有另外的想法。在尼泊尔,毛派一直倡议根据种族的不同建立自治区,通常这些自治区都有自决权。然而,这种政策与中国西藏当前的情况背道而驰。
毛派阵营旗开得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估计在两个选区获胜的普拉昌达会成为尼泊尔的首任总统。如果该计划获得各方同意,几周后他将入主纳拉扬希蒂宫(Narayanhity Royal Palace),把“已被停职”的国王贾南德拉赶出宫外。
普拉昌达的副手巴塔拉伊在廓尔喀(Gorkha,这里是廓尔喀人的发祥地)山区以多出对手4万张票的大优势胜出。他可能成为尼泊尔的下届总理。如果真的这样,他将搬进总理官邸---柯伊拉腊(Girija Prasad Koirala)目前住在里面。
柯伊拉腊因为尼泊尔大会党在选举中严重失利而陷入困境。他的女儿以及柯伊拉腊家族的其它成员也落选。尼泊尔大会党一领导人以柯伊拉腊对该党选举失利负有重要责任为由,施压要求他辞去党主席一职。大多数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也认为,与毛派扯上任何关系,尤其参与联盟政府,都将给该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
尼泊尔大会党的高级成员之一盖曼尔(Laxman Ghimire)说:“就让毛派作秀并把他们的革命议程付诸行动吧。”
不过,柯伊拉腊有强烈的权力欲这点众所周知。毛派可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因为他们曾为建立“进步”政府扫清障碍就这样做过。因此,毛派领导人可能请他继续领导政府(并仍旧充当代理国家元首)直到新宪法起草完毕。柯伊拉腊深入人心的民主形象可以帮助毛派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毛派很清楚他们眼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例如,把贾南德拉国王逐出宫、把毛派力量整合进国家军队以及解决私有产品价格飙升问题,所有这些都很棘手。他们还必须向该国的商界保证,不会采取任何打击投资积极性的措施,也不会将私人财产国有化。
普拉昌达多次表示,毛派意识到传统的共产主义在21世纪行不通。不过,其它人认为毛派领导人是战略高手,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战术完成他们的使命。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不可能取得今时今日的地位。
2005年,他们意识到人民解放军没有能力打败当时的尼泊尔皇家军队,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攫取权力。那就是他们与苛伊拉腊领导的不满政府的民主力量达成政治协议的原因。一名高级将领说,他们步步为营,借助苛伊拉腊的力量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名官员说:“当然,国家需要和平,但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对毛派来说,苛伊拉腊的“合作”至关重要,这对他们巩固手中的权力也很关键。毛派以礼相待及其信誓旦旦的话语可能令苛伊拉腊再次不能自已,而把尼泊尔大会党反对与毛派合作的保留意见置诸脑后。最后,苛伊拉腊很有可能成为现代版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德国魏玛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由于兴登堡赋予希特勒合法性,导致他领导的纳粹党从1933年开始在德国实行极权统治。
一些尼泊尔人认为国内形势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令人担忧。有些人立即会说没必要惶惶不安。
外国(印度)可能采取军事干涉行动,这种担忧被那些极力掩饰尼泊尔北部邻居---中国的强大影响力的人夸大了。没必要把这场红色浪潮视为一场大政治灾难即将爆发的信号。没理由为当前的形势感到害怕,尽管目前尼泊尔正处于敏感的过渡时期。
《加德满都邮报》(The Kathmandu Post)的编辑普拉汉(Prateek Pradhan)在4月17日的一篇文章中问道:“毛派有能力在尼泊尔建立一个极权共产主义体系吗?”此人认为,毛派没有能力将这个这个国家完全改变。那些与之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失时机地提了毛派即将面临的一大堆问题。例如,台拉(Terai)一些组织提出的地区身份问题可能成为毛派政府的一个可怕难题。
然而,尼泊尔语左翼出版物Dishabodh的编辑卡纳尔(Mumaram Khanal)上周三接受电台采访时说,“毛派很激进;如果他们开始表现得像现有政党,他们很快就不再是一直受人重视的力量。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代表什么。”
换句话说,毛派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不会停止他们的进程。
很赞哦! (102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