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会使党堕落的思想路线

火烧 2007-11-02 00:00:00 思潮碰撞 1043
文章批判折衷主义和中间道路思想,认为其会导致党堕落,强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党的路线修正的重要性,指出左中右的变化及其实质,呼吁左派团结与斗争。

会使党堕落的思想路线

    佚名作者发表《秋石客:左中右都是变化的》,说“最近几年来,秋石客的一元三分九段论的提出,以及对胡锦涛政治理论解读为中间理论,遭到左右的夹击很正常,因为左右都是二元思维,他们不承认中的存在,即使承认中的存在,也以中要向左右移动而与否定,这些左右派的理论其实都是错误的。”说“秋石客的观点是:胡锦涛的中间道路主要修正的是邓江极右路线,而只有先纠正极右路线,才能谈得上进一步回到毛泽东的路线,这是对右派大不利对左派小有利的改良路线,左派有什么理由非要加以拒绝呢?”
    现在左派中一些人宣传折衷主义,我认为这是左派的危机,不能沉默让其蔓延。这会不会影响左派的团结呢?我不知道中国现在是不是有个团结的左派,但是我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搞一团和气,自由主义,是不可能有团结的能够战斗的左派队伍。
    人群里有左中右,道路也有左中右,这是常识。任何事物都会是变化的,自然左中右也是变化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我们不会否认常识和辩证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和秋石客没有分歧,尽管我不恭维他举的例子。   
    我和秋石客的分歧在哪里呢?在于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彻底,把现象、具体的策略,上升为“中”的哲学来肯定,是他对于辩证法的不正确了解。这里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彻底。
    例如,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中”是什么,就是“不革命”,能说不革命能够战胜反革命,达到革命吗?
    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和降日之间的“中”是什么,就是“不抵抗”,能说不抵抗能够领导抗日斗争,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和汉奸,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吗?
    例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中”是什么,是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等等,毫无疑义,无产阶级应该争取中间阶级的支持或中立,但绝不是要向中间靠拢,搞中间路线。无产阶级按照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要求,不可能战胜资产阶级,相反地只能壮大资产阶级。
    例如,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中间道路是什么,是克林顿、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仍然是资本主义。
    秋石客说“毛泽东……从来既反左又反右,不做一步登顶之蠢事,与国民党合作,分土地给农民,搞共同纲领等,没有一件是共产主义,但都是奔向共产主义的必要途径,总之,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是懂得不能一步登顶的,必须经过中间地带。”这里表现了秋石客虽然说“左中右是变化的”,但是不会实际运用。辩证法要求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来观察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作用、它们的具体性质。与国民党合作,分土地给农民,搞共同纲领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左,不是右,也不是中;但是放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它就变右了,成了“稳定新民主主义秩序”,秋石客是十分拥护毛泽东的,他应当知道毛泽东对这个提法的批判。秋石客还忘记讲一个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没有这一条,就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旧民主主义,它已经丧失了革命性,继续下去是反革命。必须指出,毛泽东不是“反左又反右”,而是反右又反“左”,这个引号一除去,毛泽东就变成了反马克思主义者
    秋石客有不少的糊涂概念或不正确的表述,除了说毛泽东“从来既反左又反右”,还有如“当资产阶级处于被统治阶级时,资产阶级是左派,当资产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就成了右派”等等,都是观念不清楚的不正确说法。
    秋石客认为“胡锦涛的中间道路主要修正的是邓江极右路线”,我现在不能再把自己的一厢情愿的东西附加在胡锦涛身上,只能说,无论事情是不是这样,都不能给予肯定。“中间理论”或“折中论”,就是介于左右之间的一种混乱的、无一贯原则的折衷主义。我在《左派的危机》针对秋石客的论点作了分析批判,健康不允许我向过去那样写的很多,我想,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他给威·白拉克的信中这段话,对于当前的讨论,很有现实意义:“我的义务也不容许我即使只用外交似的侧面方法来承认一个我认为极其糟糕的、会使党堕落的纲领。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所以,既然不可能——而局势又不容许_这样超过爱森纳赫纲领,那就干脆缔结一个反对共同敌人的行动协定好了。但是,制定个原则性纲领(应该是把这件事情推迟到较长时间的共同工作准备好了的时候再做)这就是在全世界目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