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何必:底线沦陷后我们面临生死抉择

火烧 2007-10-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浙江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2人就餐后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28人发病,其中一名83岁老人情况危急。事件因食堂工作人员投毒引发,目前中毒者已陆续脱险,医院全面恢复运转,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底线沦陷后我们面临生死抉择

何必

10月11日中午11时左右,浙江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部分职工、患者及患者家属共42人在该院食堂就餐后陆续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有部分人员出现了短暂神志不清,呕吐物中伴血丝症状,经临床确诊,共有28人发病。海宁市卫生部门初步判断,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当晚10时40分,海宁市警方迅速侦破此案,确认该医院食堂工作人员张某系投毒者。经查实,事发当日中午共有42人在该院食堂就餐,一护士首先发病,出现呕吐、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随后又有多名就餐人员陆续出现了相同症状,该院立即通知食堂停止供餐,并组织力量,腾出病区,对中毒人员进行催吐、洗胃、补液、止惊等抢救。目前,所有中毒人员已陆续转至海宁市人民医院、海宁市中医院接受治疗。两名医院职工和3名住院病人中毒症状较重,一名83岁的重症中毒者被立刻送往嘉兴市第一医院治疗。记者从嘉兴一院获悉,这名老人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目前院方还在全力抢救。前日下午,相关医院传来消息,除一名83岁的中毒者外,其余27名中毒者全部脱险。事发医院除食堂外前日全部恢复正常运转。前日下午,事发的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该院食堂已被警方贴上封条。在院内,病人就诊秩序良好,在输液大厅里30多名患者正在输液。值班护士长告诉记者,部分医护人员中毒没有给医院造成太大影响,现在院里的人手已经重新调配,诊疗秩序没有受到影响。海宁市人民医院共收治22名中毒患者,其中4名症状较重。该院的张金海院长表示,目前除一名病人因家属要求转院到杭州继续诊治外,21名中毒者已全部脱险,重症患者也已恢复正常生命体征,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在该院7楼病房,中毒者、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陈艳琴称,目前除了还有点头晕,已没有太大的中毒反应了。但她并未因此而高兴,其七八名家人眉头紧锁,因为陈已怀孕4个月。医生认为,“中毒肯定会对胎儿有影响”。事故发生后,海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为妥善处理该事件,目前该市已成立抢救组、稳定组、调查组和协调组,围绕病人抢救、当事人及家属稳定、事件调查和综合协调开展工作。经警方侦查,该院食堂工作人员张某因先前与同事有矛盾,于十多天前从安徽籍流动摊贩袁某处购买灭鼠药,伺机下毒。当天中午,张某在食堂炒菜时投放了灭鼠药。一名员工说:“因为吵架,让他再干3天就别干了,他可能不服气,就投毒了。”虽未得到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的证实,但记者从不少职工的嘴里得知,事发食堂由该院一名医生承包。当记者电话采访该医生“张某是不是因被开除才投毒”时,他回答:“事情正在调查,还不好说。”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2007年10月14日《新京报》)

这种事情也算得上是现如今中国社会里的无奇不有了。

这个事件里面,包含的因素相当多,社会治理、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人掌控、员工纠纷扩大化并且恶化、无辜群体遭遇噩运、暴力机构介入、宣传八股八卦作当地委府“高度重视”、等等。

而还可以涉及到的,比如公共安全、国家赔偿在权利救济方面的捉襟见肘、医院作为公共机构自身的危险性等等。

为了个人之间的恩怨,就向其他与这种恩怨没有关系的无辜人群下毒手,这恐怕就是这个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最突出的性质了。

显而易见,这应该是早有预谋的。从购买毒药,到寻找机会施放毒药,这个过程历经数天,并不属于犯罪学上的因为一时情绪失控大打出手情况下的失手所形成的突发性犯罪,其性质就更加恶劣。

但是,更为可怕的是,如果我们的社会里,人们的行为底线都在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自己受到了委屈(无论这种委屈是否仅仅为一种主管幻象),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公众下毒手的话,那么社会的安全性才岌岌可危。由于社会要求,我们必须与周边的人群打交道,被下毒手的机会防不胜防,因此以邻为壑和霍布斯时的丛林法则乃至他人就是地狱才获得了中国特色的规定性。

而且,这种事情并不是偶然性的。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报道。

2007年04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07北京时间 14:07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黑龙江医院中毒事件系“人为投毒”

超过200名病人与医护人员中毒。

黑龙江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星期四(4月12日)透露,调查确定星期一发生在黑龙江省的中毒事件是“一起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的刑事案件”。

星期一早上,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内203名病人和医护人员先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疼、头晕等症状。

院方报警时表示,这136名病人和62名医护人员在医院食堂进食早餐后,出现这些怀疑中毒症状。

黑龙江省警方经过对现场提取的呕吐物、剩余的食物进行检验,证实早餐中的大米粥中含有鼠药氟乙酰胺成分。

调查结果指出,用来做大米粥的水,部分来自医院内一个电热水器。警方也在热水器里面检出氟乙酰胺。

目前,黑龙江省公安厅已经立案进行刑事侦查,公安部刑侦局专家已经抵达哈尔滨指导调查工作。

看上去巧合的是,这个事件与开篇事件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都发生在医院,都是在职工食堂,作案手法也有相同之处。案发时间仅仅相差半年,地点一个在中国最北端,一个在中国最南部。

这就给我们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联想:会不会是由于媒体报道而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媒体报道的事件,属于被当地官方许可发布的消息,而在目前中国的统治机理当中,被地方委府压制封锁下来的涉及到当地的负面报道不计其数,那么没有被报道的类似案件又有多少?如果说,医院职工食堂投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和流行趋势,那么其他领域里面的情况又会如何?众所周知,现如今大中小学学生中毒事件比比皆是,那么文教卫生领域里面如此,其他行业又会如何?文教卫生作为公共场所,几乎成为犯罪分子屡屡得手的不设防之处,公共安全从哪里谈论?如果公共场所的安全形势就是如此局面的话,社会上人人自危的状况如何规避?社会治理机制与结构又如何谈得上进步或者改善?

王未名发BBC内容还有。

2007年01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12北京时间 14:1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2006年中国刑事罪案总数上升

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透露,2006年前11个月中,中国共审理近60万起刑事案件,比前年同期增加1.6%,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谋杀、爆炸、抢劫、强奸、绑架以及黑社会等重罪案件。

肖扬在星期日(1月7日)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公布数据称,2006年1-11月中国共判处罪犯近76万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4.3%。

肖扬指出,根据数据分析,2006年中国发生的刑事案件中重大案件数量比以往有明显增加,谋杀、投毒、爆炸和绑架等暴力案件特别突出,而且跨国以及跨地区罪案上升。

他披露,中国的犯罪问题有明显向组织化、暴力化、智能化、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肖扬还承认,各地由于民众不满而引发的集体抗议和与当局对抗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最高法院还宣布中国在2007年将考虑设立刑事案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中国法院目前普遍提供诉讼前和诉讼中的救助,不过部分法院也在探索设立诉讼终结后的司法救助。

诉讼后司法救助包括建立执行救助基金,对生活困难或急需医疗救治,而被执行人又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的申请执行人进行经济救助或救急资助等。

肖扬指出,司法救助制度是保证司法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肖扬说,“如果没有对困难群众、困难群体特殊的制度保护,法庭就容易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强者和弱者在形式正义面前会很难获得实质正义的平衡。”

咱也就不说所谓国家赔偿制度到现在实施方面的尴尬了吧,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滔滔不绝的话题,而且面临着形同虚设而被业界称之为“法律虛置”的自欺欺人局面。

到现在,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的节节攀升,也为中国官方所公开承认。这就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总体情况到底是向着什么样的地方发展。

按照那种把法律与道德相区隔的说法,法律是道德的最低界限,如果涉及到了法律,那么就已经是道德所绝对不能容忍,也就是说,超越了道德调整所能够容纳的限度。

多才多艺的胡星斗曾经对中国道德状况进行过专门分析,并且形成了他命名为“中国缺德学”的内容,并发给了我。

中国缺德学(摘要)  胡星斗

上行下效定律––––––––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官的缺德则下面的人学着缺德。没有官德,就没有公德。

加速扩散定律–––––––当世风日下,缺德的人数以算术级数增加时,缺德的现象和事件会以几何级数迅速蔓延开来。

互动定律––––––––缺德现象会相互“传染”,相互影响,并且人与人之间会变得以坏对坏,以缺德对缺德。

减弱定律––––––––当缺德的现象在人们身边越来越多时,它对人们心理的震撼力会减弱。

加强定律––––––––当缺德会带来好处和利益时,缺德的手段和风气会加强。

道德法律理论––––––––缺德只属于道德范围的事,未触及法律,所以无所谓。缺德者以此来为自己开脱。

肉体灵魂理论,也可叫小偷大盗理论–––––––小的缺德犹如小偷,虽然不好,但总比当官的贪污受贿、生活糜烂、做窃国大盗好。妓女说:“我出卖肉体总比当官的出卖灵魂好。”

目的手段理论––––––––只要目的正确,运用缺德的手段达到目的也可以。

缺德政治学:搞政治是不能讲道德的。谁能在政治斗争中获胜,谁就能控制舆论、书写历史,从而把自己描绘成正确的化身。政治家不是道德家、慈善家,可以不择手段。

缺德社会学:社会竞争的激烈促使人们以缺德来谋求生存。社会竞争越激烈,缺德的人越多;社会制度、法制越不完善,缺德的现象就越不受人们的谴责;缺德反映的是社会价值规范的松弛、解体,因此,缺德社会学也是缺德文化学。

缺德心理学:缺德者总是在心里为自己开脱、辩护:只怪别人缺德,自己不得不还手;我不是缺德整人,而是他不好;当今能有几个不缺德的人?我缺小德,有能耐的人缺大德;什么缺德?我是看破红尘!缺德怎样?总没犯法吧!道德往往都是陈腐的、约束人的,缺一点也无所谓;我的文化素质不高,做不了那么好。……缺德者心理可谓五花八门。

中国缺德学,又一新的交叉学科,科学园中的又一奇葩!

呵呵。

中国缺德学,这种学理上完全可以成立的学科,如果真在中国知识界、学术界形成势力,那么将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或许,我们也可以拿着那些经典名著当中的相关内容作为研究范例。比如,“这样一幅美丽的女性材料,顶到那时像游丝一样的敏感,并且还像雪一样的纯洁,为什么偏偏要在那上面画了这样一种粗野的花样,像它命中注定所受到的那样?为什么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粗野的把更精妙的据为己有呢?为什么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不对头的男人把女人据为己有,或者一个不对头的女人把男人据为己有呢?好几千年以来分析道理的哲学家却不能把这种事实按照我们对于秩序的观念给我们解释出来。我们固然可以承认,现在这场灾难也许含有报应的成份在里面。……不过祖宗的罪恶报应到子孙身上这种道德理论,虽然讲神道的人可以认为令人满意,而按照普通的人情看来却不值一笑,所以对现在公案没有补救。”(汤姆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第102)在涉及伦理道德方面,即便只是从边沁和穆勒的功利主义领域,也还是让我们根本无法看到中国社会具有什么样的美好未来。

2002年我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曾经邀请到法国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并且在节目录制完毕后一起用餐。席间,我曾经谈及过中国社会发生动乱的预测。在这一点上,陈兴动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中国不大可能发生动乱,理由是现如今的军事力量发展形成了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在军事侦察手段高级到了可以明察秋毫的程度时,就使得其对立面的存在几乎成为不可能。

而现实情况却是,中国社会发生动乱的方式,并不会完全表现为发生官民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或者以武装力量作为冲突的唯一路径。

事实上,类似在医院职工食堂投毒的方式,就是导致社会发生动荡的手段之一,而这种完全发生在民间的行为,即使不说中国官方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严重缺位,只是看在一个全民腐败的社会上,其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威胁将足以让社会秩序崩溃。

今年发生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看到,咱还先别比较什么社会主义比起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个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中国是不是依然处于奴隶社会,起码在中国社会当中,奴隶制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清华孙立平将这种事件定性为穷人对穷人下毒手,并且造成社会底线的沦陷。有人质疑孙立平的说法,认为这种定性不准确,把黑砖窑的主人当作穷人这种分析方法本身,就混淆了黑砖窑事件完全是劳资双方对立的基本性质。

姑且不说我早在2000年《中国青年》杂志社所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就打过交道的孙立平对黑砖窑事件的分析路线是否准确,而他提出的中国社会底线沦陷的,却是颇有新意。

底线沦陷,是个何等可怕的说法。人类底线还可以沦陷,而底线意味着什么?是无论如何不能往下超越之意。如果底线都还在沦陷,能够到什么地方呢?结论只能有一个,就是死亡。

如果说胡星斗制造出中国缺德学的话,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有关中国缺德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对于社会存在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而按照孙立平有关中国社会底线沦陷之说,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从陈兴动的军事力量领域的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公共安全保护机制的乐观判断当中走出来,必须时时刻刻面对哈姆雷特的自我质询:生,还是死,那是个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