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物眼光看《决议》对文革结论中隐藏的小秘密
从唯物角度看文革决议中隐藏的反革命集团秘密,分析林彪集团如何被文革暴露,探讨文革对清除隐患的作用。
以唯物眼光看《决议》对文革结论中隐藏的小秘密
毛泽东曾经说过,文革中有两个错误,就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这导致文革中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混乱,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对文革作的其结论有,“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从这里首先可以看到,该结论与毛泽东指出的错误是吻合的,一致的,具有逻辑关系,很简单的道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当然很难避免不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并引发相当的内乱和损失情况,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大家应该没有异议。
但本帖子在这里请各位注意决议中的这句话:“被反革命集团利用”。这句话潜在地暗示了人们后来承认的一个观点,就是当时中国社会存在反革命集团。只是这个反革命集团在文革前应该处于潜伏状态,大家都还不知道而已,但是文革发动后,这个集团自以为时机成熟,于是利用文革展开活动,趁机打击政治对手,攫取各种权力。显然,反革命集团的这种行径无疑将加重对社会的危害,甚至制造出各种严重灾难。从文革发展的情况来看,后来的确发生林彪乘机逃跑事件,而林彪一伙的确在文革中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林彪的权力在文革期间也升至中国二号人物的地位,并且还在设置国家主席的问题上与毛泽东发生冲突,甚至在会议上搞突然袭击活动,这都是为了进一步篡夺权力的行为,故而说林彪一伙是反革命集团应该是有说服力的。
那么,在这里,就提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文革的话,这个潜伏的反革命集团就可能继续潜伏,继续等待篡党夺权的机会,这就等于说,有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潜伏在中国社会,一直等待时机引爆。林彪一伙在文革前基本上还是比较低调的,不动声色,这个时候,谁敢说他们会是反革命集团呢?谁也不可能作出这样的结论。而只有经过文革,林彪一伙终于自爆以后,人们才识穿林彪一伙的真面目。
这里不妨做个最坏的假设,就是在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又没有发动文革,而林彪一伙眼看没有机会,那就只能一直这么潜伏着。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林彪死在了毛泽东前面,那林彪的历史评价显然就不同了,而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善始善终了。但问题是,万一林彪死在了毛泽东之后呢?毛泽东活着的时候,林彪不敢正面攻击,但是毛泽东去世之后,谁能保证林彪不发动行动呢?一旦林彪此时发动行动,谁又能直接降服林彪呢?如果无人能降服林彪,那么中国会不会发生真正的内部战争呢?一旦中国爆发内战,美国和苏联暗中角力,在中国各拉一派,那么中国会不会发生分裂呢?显然,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而且出现的概率会极大。
从唯物的角度来说,林彪一伙的反革命集团本质并不因为人们还不认识、还未识别的情况就不等于不存在,而是仍然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不同的是,在文革前,林彪缺乏表演的机会而已,而文革后,林彪自以为时机成熟,而自己跳出来了而已。并且,一旦林彪跳出来,就处在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地步,必须一条道走下去,并发展到不得不与毛泽东对抗的地步,当然,此时还不敢与毛泽东直接正面对抗,但毛泽东根据一系列情况综合判断后发现林彪的行为不太对头,于是用一些方法敲打林彪,此时林彪若自觉的话,收敛一些的话,事情可能也就过去了,但可能自以为羽翼丰满了吧,林彪一伙竟然发展到铤而走险的地步,结果还是毛泽东棋高一着,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
从林彪这个反革命集团发展到企图暗害毛泽东的程度来看,这个集团是极其胆大妄为的,极其猖獗的,极其疯狂的,若非有毛泽东坐镇,谁能降服林彪还真难说。
从以上分析人们可以想一想,就算文革给中国造成了一些损害,但就单拿林彪暴露这件事来说,人们可以进行一下比较,就是,是文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还是将来林彪极可能制造的国内战争会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大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细心想一想。
所以说,经过文革而挖掘出林彪一伙这个反革命集团,相当于为中国消除了将来可能引爆的国内战争的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算按两害相较取其轻的角度来说,发动文革总比留下林彪这个反革命集团隐患要好的多。当然,也不是说毛泽东发动文革就是为了暴露林彪,而是林彪自以为时机成熟而自己跳出来的,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个意外的、偶然的大收获。但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从唯物的观点来说,消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客观上等于是为中国清除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隐患。凡是唯物者,是不应该视这个客观事实而不顾的。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为文革进行辩解。但是本帖子并没有否认文革的确造成了社会混乱,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文革带来的一个意外但又重大的效果而已。至于文革中的问题,后人当然还是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
毛泽东曾经说过,文革中有两个错误,就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这导致文革中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混乱,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对文革作的其结论有,“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从这里首先可以看到,该结论与毛泽东指出的错误是吻合的,一致的,具有逻辑关系,很简单的道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当然很难避免不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并引发相当的内乱和损失情况,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大家应该没有异议。
但本帖子在这里请各位注意决议中的这句话:“被反革命集团利用”。这句话潜在地暗示了人们后来承认的一个观点,就是当时中国社会存在反革命集团。只是这个反革命集团在文革前应该处于潜伏状态,大家都还不知道而已,但是文革发动后,这个集团自以为时机成熟,于是利用文革展开活动,趁机打击政治对手,攫取各种权力。显然,反革命集团的这种行径无疑将加重对社会的危害,甚至制造出各种严重灾难。从文革发展的情况来看,后来的确发生林彪乘机逃跑事件,而林彪一伙的确在文革中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林彪的权力在文革期间也升至中国二号人物的地位,并且还在设置国家主席的问题上与毛泽东发生冲突,甚至在会议上搞突然袭击活动,这都是为了进一步篡夺权力的行为,故而说林彪一伙是反革命集团应该是有说服力的。
那么,在这里,就提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文革的话,这个潜伏的反革命集团就可能继续潜伏,继续等待篡党夺权的机会,这就等于说,有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潜伏在中国社会,一直等待时机引爆。林彪一伙在文革前基本上还是比较低调的,不动声色,这个时候,谁敢说他们会是反革命集团呢?谁也不可能作出这样的结论。而只有经过文革,林彪一伙终于自爆以后,人们才识穿林彪一伙的真面目。
这里不妨做个最坏的假设,就是在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又没有发动文革,而林彪一伙眼看没有机会,那就只能一直这么潜伏着。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林彪死在了毛泽东前面,那林彪的历史评价显然就不同了,而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善始善终了。但问题是,万一林彪死在了毛泽东之后呢?毛泽东活着的时候,林彪不敢正面攻击,但是毛泽东去世之后,谁能保证林彪不发动行动呢?一旦林彪此时发动行动,谁又能直接降服林彪呢?如果无人能降服林彪,那么中国会不会发生真正的内部战争呢?一旦中国爆发内战,美国和苏联暗中角力,在中国各拉一派,那么中国会不会发生分裂呢?显然,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而且出现的概率会极大。
从唯物的角度来说,林彪一伙的反革命集团本质并不因为人们还不认识、还未识别的情况就不等于不存在,而是仍然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不同的是,在文革前,林彪缺乏表演的机会而已,而文革后,林彪自以为时机成熟,而自己跳出来了而已。并且,一旦林彪跳出来,就处在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地步,必须一条道走下去,并发展到不得不与毛泽东对抗的地步,当然,此时还不敢与毛泽东直接正面对抗,但毛泽东根据一系列情况综合判断后发现林彪的行为不太对头,于是用一些方法敲打林彪,此时林彪若自觉的话,收敛一些的话,事情可能也就过去了,但可能自以为羽翼丰满了吧,林彪一伙竟然发展到铤而走险的地步,结果还是毛泽东棋高一着,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
从林彪这个反革命集团发展到企图暗害毛泽东的程度来看,这个集团是极其胆大妄为的,极其猖獗的,极其疯狂的,若非有毛泽东坐镇,谁能降服林彪还真难说。
从以上分析人们可以想一想,就算文革给中国造成了一些损害,但就单拿林彪暴露这件事来说,人们可以进行一下比较,就是,是文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还是将来林彪极可能制造的国内战争会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大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细心想一想。
所以说,经过文革而挖掘出林彪一伙这个反革命集团,相当于为中国消除了将来可能引爆的国内战争的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算按两害相较取其轻的角度来说,发动文革总比留下林彪这个反革命集团隐患要好的多。当然,也不是说毛泽东发动文革就是为了暴露林彪,而是林彪自以为时机成熟而自己跳出来的,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个意外的、偶然的大收获。但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从唯物的观点来说,消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客观上等于是为中国清除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隐患。凡是唯物者,是不应该视这个客观事实而不顾的。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为文革进行辩解。但是本帖子并没有否认文革的确造成了社会混乱,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文革带来的一个意外但又重大的效果而已。至于文革中的问题,后人当然还是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