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华盛顿的“黄色风暴”:克林顿弹劾案前后

火烧 2007-07-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探讨克林顿弹劾案与华盛顿性丑闻,揭示政治人物私生活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涉及克林顿、金里奇等人物的性丑闻及政治风波,展现美国政治与道德观念的冲突。


华盛顿的“黄色风暴”:克林顿弹劾案前后


龚小夏


按:华盛顿这几天又在刮“黄色风暴”。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维特公开承认,他在几年前曾经召妓,因此他的名字被列在了号称“华盛顿老鸨”帕尔夫的名单上。“华盛顿老鸨”的案件浮出水面一年来,这个名单是首都政界和新闻界人士饭桌上最经常的话题之一,上面据说有不少头面人物的名字。新闻界有朋友对笔者透露,一些大媒体已经掌握了部分名单。该名单如果公布,一定会引起政治大地震。人们开玩笑说,这次华盛顿的离婚律师行生意不少。今天,美国色情媒体的龙头老大弗林特透露说,维特召妓是他最早发现的。

如果不仅仅将目光集中在大都市,美国从总体上来说是个道德观念相当保守的国家。是以政治人物的私人生活会受到公众严厉的挑剔。几年前,在克林顿弹劾案过后,我曾经写过一部书稿,从弹劾案开始谈美国的道德观念与历史传统。现在这里贴出第一章。


****************

二十世纪的最后的两年,美国的政坛几乎完全被性丑闻所笼罩。
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二日,这一天在美国政治史上留下了至关重要重要的一页。在经过五个多月一系列的听证、辩论、投票之后,美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了弹劾总统克林顿的议案。不过,克林顿这场胜利来得非常之玄:在一百个人的参议院中,四十五人认定他犯有作伪证的罪,五十五人认为他无罪;至于另一项妨碍公正罪的指控,投票比例刚好是五十比五十,只是靠了副总统戈尔决定性的一票总统才不至于在这项控罪上被半数以上的参议员认定有罪。在此之前,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已经在上年十二月投票认定这位民主党总统有罪该遭弹劾。当然,参议院达不到三分之二的必需多数,但克林顿也因此以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弹劾的总统的名声而被载入史册。
克林顿,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人之一,当初万万没有料到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受弹劾的总统。这位四十六岁就上台的耶鲁法学院毕业生在两届八年任内政绩骄人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道琼斯指数从三千多点长到超过一万;在政府经济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高科技,特别是电脑与互联网科技得到普遍的推广与运用;在外交方面,克林顿在世界上努力推动建立冷战后的新秩序,在中东、非洲、亚洲各地为和平奔走,对于美国保持军事经济霸权地位功不可没。
克林顿年轻、幽默、聪明、灵敏、充满活力,无论是精力还是记忆力都非常人所能及,作为个人是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他在任的时候,笔者有机会在不同场合见过他几次。记得二零零零年三月,也就是克林顿第二任期的最后一年,副总统戈尔正在竞选下届总统。在华盛顿一个新闻界的晚餐会上,克林顿充当了说笑话的主角。他巧舌如簧地令满场大笑了半天之后,又放了几分钟他为戈尔制作的“竞选广告”。广告几乎全部时间都在为克林顿自己作宣传,吹嘘“克林顿总统”如何了不起。正在满座愕然之际,“广告”话锋一转,在打出克林顿和戈尔一起的照片时说:“为什么要选戈尔?因为有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於是阖座捧腹。
因为根据一九五一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总统任期最多只有两届。
甚至克林顿的性能力也曾经成为人们善意的玩笑的对象。在他刚刚入主白宫时,有人开了句著名的玩笑说:谢天谢地,我们总算是出了一位还保持性欲的白宫主人了。当然,这种笑话也反映了美国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在性观念上的开放。一九六一年比克林顿更年轻的肯尼迪上台时,媒体关于肯尼迪性能力只有一点点模糊的暗示,说白宫里毕竟开始出现了婴儿车。
就是这样一位总统,却因为与白宫一位二十二岁的小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之后又如所有搞婚外情的男人一样当众死活不认帐,因此先是被特别检察官调查,之后又被议会和媒体穷追猛打,私生活被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连最难堪的细节都被毫不留情地一点点剥笋壳般曝光,最后虽说总统的冠盖勉强保住,但面子却丢得一干二净。当时华盛顿流行的玩笑话是,晚上阖家老少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克林顿一露面,大人就应该赶紧对孩子说:总统出来了,儿童不宜!
同时走背运的也不仅仅克林顿一个。有了克林顿的案子摆在那里,新闻媒体,特别是那些政治上倾向于民主党的报纸杂志,也就卖力地去挖那些死死揪著克林顿不放的共和党右翼的老底。这一挖果然见效。先是前共和党众议院议长、以鼓吹“家庭价值”为号召的极右派历史学家金里奇在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的诉讼中被揭发出曾经与众院一名三十三岁的女工作人员长期存在婚外情。当记者追问金里奇时,他面对确凿的证据无可奈何地说:“我假定,所有人都还犯过错误。我只能说,我的生活和其他人并没有区别。”这话倒也没错。但是,当初在位的金里奇摆出一副义正词严的正人君子姿态,不遗余力推动对克林顿的调查时话却不是这么说的。许多人也就顺理成章地给他冠上了“伪君子”的头衔。


不过,在这场后来被称作“黄色恐怖”的风暴中被“伪君子”头衔套得牢牢的却另有其人。金里奇事发时已经离开众议院,也没有哪个真正知情的人或心碎的丈夫男友之类出来捶胸顿足地指着他的鼻子揭发,因此媒体对他调查的火力倒也不算集中。二零零零年已经顺利离婚的金里奇与情人结婚时,并没有引起多少公众注意。但是,在众议院主持关於克林顿绯闻听证会的共和党籍众议员、众院司法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就没有那么运气了。这个海德是共和党的极右派,也是共和党最资深、最有权势的众议员之一。九八年九月,正在海德因为绯闻听证而几乎每天都在电视上露面,而且每一露面必定慷慨激昂地谴责克林顿的时候,一名七十六岁的退休老人斯诺德格拉斯主动找到了媒体。事隔多年,斯诺德格拉斯提起往事依旧既伤心又气愤。他说,在电视上看到海德的时候,“我几乎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这个政客不断说自己应该坐在最高法院,自己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之类。正是这个伪君子打碎了我的家庭。”
按照斯诺德格拉斯的说法,海德与他当初的妻子曾经有过五年的婚外情。当时的海德是一名四十一岁的资深律师,也是伊利诺州共和党的新星,可以说是有钱、有名、有权、有势。而且他还有个看上去挺美满的家庭一个贤慧的妻子,四个健康活泼的男孩子。而斯诺德格拉斯不过是芝加哥一名普通的家具推销员,不过,他却有个当美容师的漂亮妻子,那时刚刚二十九岁。这对夫妇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至于著名律师和普通美容师是怎么结识又怎么拉扯到一起的,各家的说法并不一致,恐怕只有现在还守口如瓶的当事人才真正心知肚明。
在斯诺德格拉斯发觉了这场婚外情之后,他们的婚姻出现危机。他的妻子最后搬了出去,被海德按照中国现在流行的说法包养了起来。斯诺德格拉斯两口子的婚姻终於以离异告终。不过,海德夫妇的婚姻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则是“安然无恙”,对于这类有权有势的男人与年轻漂亮的女人的婚外情来说,倒也是个意料之中的结局。只是苦了斯诺德格拉斯,他破碎了的家庭再也没有能够修复。
这段婚外情曝光之后,海德对外发表了一份声明。不愧是律师出身,他绕过给他人造成的所有痛苦不提,直截了当地从法律角度指出,这桩“因为年轻办错事”而出的婚外情(在伊利诺州属於通奸罪)“早已过了追溯期。”之后,海德话锋一转,以攻为守地批评媒体,说针对他的报道“唯一的目的显然是要威胁”他,而他则“决心要尽宪法责任”去将克林顿绯闻案追究到底。
“年轻办错事”后来成了新闻界和娱乐节目用来打趣的笑料毕竟,四十多岁是否属於年轻虽说没有定论,但同样“办错事”的克林顿在事发时也还差一点才够五十。
说来有趣,这场婚外情的暴露,更加上已然是白发苍苍却依然因为往事而流露出一脸痛苦的斯诺德格拉斯在电视上不断出现,使本来就不讨多数选民喜欢的共和党右派海德在全国上下几乎被“伪君子”的斥责所淹没,而克林顿反而成了伪君子们的受害者,在选民中赢得了更多的同情,选民支持率直线上升。此风一开,新闻机构与左右翼各种团体纷纷出动,华盛顿政客们寻花问柳、暗度陈仓的各类丑闻,一一被揭露出来公诸于世,令不少显赫政要哪怕不即时落马,也梦魅缠身。其中,通常以维护保守的“家庭价值”自诩的共和党人受攻击更多。谁要他们总是热衷于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姿态呢!

九八年十二月,就在众议员进行弹劾克林顿的投票前不久,众院共和党选出罗伯特•利文斯顿来接任离去的金里奇担任议长。在民主党把持白宫的年头,众议院议长是共和党中最有权势的职位之一,因为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可以通过立法来推动自己的国内外政策,并且由此得以掣肘白宫。金里奇在任时,就曾经因为发动保守主义运动而曾经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人物。
然而,利文斯顿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这时忽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美国最著名的色情杂志之一《皮条客》(Hustler)揭发说,有四名为利文斯顿工作过的妇女和他有婚外情。该杂志指责利文斯顿与海德一样,都是以保守面目出现的伪君子。消息传出,共和党当即阵脚大乱。
其实,《皮条客》是一家完全没有信誉、纯粹以色情和低级趣味吸引下层社会男性读者的杂志,是低档次的《花花公子》。严肃的媒体和稍微有点见识的读者都不会将那里的消息当一回事,连正经一点的书店和报刊点也不会出售这种下作的刊物。政治人物或者社会名流对登载在那里的指控,本来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殊不知,心里有鬼的利文斯顿马上承认,他在婚姻中“偶尔有过”欺骗或者越轨行为。当然,他没有对外界透露任何详情,可是缄口不言却不见得能让他逃过这场生死劫,甚至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样一来,《皮条客》便更能够随心所欲地无论是捕风捉影还是干脆胡编乱造,反正杂志上各种不堪的细节让最洁身自好的人也会变得无地自容。
的确,政治人物被《皮条客》这种无赖杂志纠缠上,哪怕确实是清白无辜也只能自认倒霉。根据美国法律,像利文斯顿这样的公众人物,《皮条客》无论胡诌什么也构不成诽谤罪,除非原告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明作者纯粹是出於恶意,捏造事实误导公众。就这一点,《皮条客》可算得是“情场老手”了。别看这是本下流杂志,它在美国的司法历史上还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呢!这里就涉及到八十年代一宗非常著名的案件。
一九八三年,《皮条客》杂志在给烈酒金巴利做广告时曾经用打油诗、卡通漫画与捏造对本人亲自采访的形式编造说,一位著名的保守宗教人士杰里•法尔沃 (Jerry Falwell)少年时曾经在喝醉金巴利酒的情况下,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与自己母亲发生过性关系,并且是“将他的初夜给了自己的母亲”;还说法尔沃的传道都是在喝酒喝得胡里胡涂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杂志在该页下方用非常小的字体印上了“打油诗,请勿当真”的字样。虽然没有哪个读者会当真,但是如此下流的嘲弄却在读者心目中将那位平日总是讲“家庭价值”和“传统道德”挂在口头的一本正经的卫道士弄成了一副滑稽模样。气急败坏的法尔沃将杂志告上法庭,指控《皮条客》侵犯隐私,并且通过诽谤来“恶意伤害”他的感情,是以索赔四千五百万美元。
在这一诉讼案中,法庭须要认定《皮条客》是否在三个方面触犯了法律:1)侵犯个人隐私;2)诽谤;3)恶意伤害他人感情。经过审理后,地区法院陪审团认定,由于法尔沃是公众人物,因此侵犯隐私的说法不能成立:在美国,要想当公众人物就没有多少隐私权可言。在诽谤的指控方面,陪审团认为,正因为《皮条客》之编造极其荒唐,作者根本没有意图将文章中的内容作为事实来报道,也没有期待任何读者将内容当真,因此文章中的说法不过是在表达某种意见,从而无法构成诽谤罪。而禁止出版物表达意见,哪怕是用如此下流不堪的方式来表达意见,便会侵犯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根据美国宪法中关於言论自由的第一条修正案,言论自由是绝对的,意见无论对错都有发表的自由,如果只能发表正确的意见,言论自由岂非成了一句空话?再说,又有谁能够最后裁定意见是对是错呢?陪审团的成员说,法庭无权去裁判意见本身的对错,因为那不属于法律的范畴。至于那首明显令陪审团每个成员都感到恶心的打油诗,负责审理的地区首席法官特意对陪审团指出,打油诗本身构不成证据,他们根本不需要加以考虑,因为如果允许陪审团决定去惩罚一首打油诗,那么就等于是让陪审团成员基于个人趣味来定案,这更是违反了美国宪法中的自由精神。宪法精神允许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趣味,而哪怕是最低级的趣味,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就有存在的权利,法律根本无权过问。况且,趣味的好坏恐怕比意见的对错更难裁定。不过,法庭还是判《皮条客》赔偿给法尔沃二十万美元,因为在恶意伤害他人感情的指控上,陪审团则认定《皮条客》的确对法尔沃造成了严重感情伤害。
对方要求四千五百万却只需要出二十万,这对于《皮条客》来说无疑是个胜利。况且,这场官司打下来,令《皮条客》从一本地方上的无聊色情刊物变成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杂志,这又岂是区区二十万能买到的?但是,《皮条客》却并没有因此而善罢甘休,它雇佣的律师乘胜追击,将案子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一九八八年,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致投票推翻了地区法院的判决。最高法院的判决指出,根据过去的法律惯例,公众人物不得从感情被伤害的控告中获得金钱赔偿。否则,如果公众人物都因为让媒体伤了感情而索取赔偿的话,新闻与言论自由就无法得到保障。的确,对于美国法庭来说,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赋予的新闻自由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性。平日总是以推动美国传统价值为己任的法尔沃这回真是触了美国宪法传统的霉头。
《皮条客》当年打的这场官司,被认为是美国言论与新闻自由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最高法院的判决再次确立了绝对的言论与新闻自由原则。在这次的“黄色恐怖”风暴中,《皮条客》又再次在历史上打下了印记:共和党的候任议长利文斯顿在遭到《皮条客》揭发并承认婚外情的三天之后辞职,打蔫了众议院一批的俨然正人君子的共和党议员,也替丑闻缠身的民主党政府出了口恶气。

《皮条客》并没有因为利文斯顿的辞职而就此收手。它的出版人拉里•弗林特(Larry Flynt)是美国色情出版业中龙头老大级的人物(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可以 找前些年好莱坞拍摄的《People vs. Larry Flynt》一片来看)。弗林特出身于美国中部下层的贫穷家庭,年轻时先是靠经营脱衣舞酒吧、后来又靠发行色情出版物发了大财。他的出版原则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尽可能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也就是说,色情,色情,更多的色情。不过,弗林特倒是坚决反对暴力,也不靠宣扬暴力来赚钱。面对社会的鄙视,他大言不惭地回击说,“杀人是非法的,但是战争中的杀人却受到歌颂;性是合法的,社会却教人对性行为感到可耻。如果人人都对性而不是对杀人感兴趣,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弗林特嘲弄那些一本正经的保守宗教分子,说:“如果人类的身体真是那么污浊卑劣,那么你跟造物主上帝抱怨去,别找我的麻烦。”别说,他的这些话还真得到了美国许多人的认同。
弗林特虽然是个低级趣味的色情出版商,但却总是乐于扮演维护美国言论自由的角色。从经营色情出版业一开始,他就总是设法挑战社会的保守阶层。他的做法,不断引起美国自由派主流媒体的注意,因为法律与公众对待弗林特的出版物的态度反映了这个社会言论自由的底线。在《皮条客》对法尔沃的官司中,他甚至得到了《纽约时报》等著名自由派报纸的支持。同时,弗林特也是右翼势力特别是宗教保守集团最痛恨的人物之一。七十年代末,一次他在佐治亚州因为被控告宣传淫秽而出庭的时候,被一名保守派分子在庭外开枪击中,造成下半身终生瘫痪。这也使得弗林特愈加和保守派势不两立。他有得是钱,也有得是读者,在成了残废人之后,和保守派捣乱就成了他生活里重要的乐趣。
因此,正在克林顿的性丑闻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弗林特一九九八年十月在《华盛顿邮报》刊登了大幅广告,出价百万美元给任何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同某个政府高层有婚外情的妇女。有好几个知道利文斯顿情况的妇女立时就找了上门,向弗林特提供了各种确凿的证据。利文斯顿下台之后,一脸美滋滋的弗林特对新闻界声称,好戏还在后头。他宣布,自己手上掌握了个名单,包括了十来个华盛顿位高权重的政客。其中有名共和党参议员还“同时和两个女人上床”。此言一出,华盛顿政界一片恐慌,尤其是共和党的政要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哪天这场“黄色恐怖”风暴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那些习惯于向年轻的实习生、女助理、女秘书伸手的高层男人据说也立时收敛了不少,令华盛顿官场的夫人们过了几天相对松心的日子。
在这场“黄色恐怖”中被媒体击中的共和党重头人物还有来自印第安那州的众院政府改革与监督委员会主席、克林顿长期的死对头丹•伯顿。这位自称在政治上是“凶狠的牛头犬”的保守政客被揭发出在八十年代曾经瞒著妻子与一女工作人员偷情,还生下了个私生子。伯顿虽然不至于闹到去职的地步,但却大大地丢了面子。从此在指责克林顿时也就理不直,气不壮,象泄气的皮球一般蔫了下去。
性与金钱,是美国政治丑闻中两大主要因素,恐怕也是世界多数国家政治丑闻中的主要因素。性丑闻在美国政治中虽说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但是自从克林顿总统和莱温斯基的丑闻闹得要对簿公堂以来,却是变本加厉地流行。尽管不断有调查说,公众对媒体的趣味日渐低下越来越不满,可是性丑闻的轰动效应及其反映在销售量或收视率上的经济利益,令媒体乐此不疲。
然而,对於美国之外的人来说,这中间却存在着一个极其矛盾的现象。美国,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一个性态度极其开放的国家。自从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以来,美国在世界看来简直就是个性放纵的天堂。的确,统计也表明,美国人性生活开始的时间越来越早,越来越多的未婚者,特别是年轻人频繁更换性伴侣。六十年代以前,只有百分之二十九的人在十八岁之前有性经验,到二十世纪末,比例已经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三。在十八到二十四岁年龄层的人中,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有过二至四个性伙伴,百分之十五的人有五至十个,百分之八的十至二十个,百分之三的人超过二十一个。美国一家避孕套生产商二零零零年在二十一个国家中的调查显示,美国人的性对象数目平均超过十四个,性行为开始时间平均为十六岁,均为世界之最。
性生活上的“多元化”也导致了美国婚姻的不稳定。有调查发现,美国夫妻中,丈夫不忠实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七十,妻子则接近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至少三分之二的婚姻中存在着婚外情。结果是,将近一半的婚姻以离异告终。根据统计,离婚率在最近三十年间攀升了大约百分之二百,如今每十到十三秒钟美国就有一对夫妻离婚。对离婚的恐惧导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婚姻本身失去了信心,不少人干脆拒绝进入婚姻殿堂,而是选择单身或同居。美国统计局在二零零一年的人口统计中,第一次发现单身或是单亲的家庭超过了传统的婚姻家庭。
那么,在性观念如此开放,婚外性生活如此频繁,婚外情如此普遍,离婚率如此高的一个国家里,政治人物在性方面偶尔出轨,为什么要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使一些或是前途似锦,或是有权有势,或是德高望重的人在瞬间身败名裂呢?为什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个小实习生稍微有染,就弄出一场政治地震,甚至差点连总统的位子也丢了呢?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是个性观念相对严格的国家。根据上面提到的杜蕾丝(Durex)公司的调查,中国百分之七十的人一生中只有一个性伙伴,紧随印度的百分之七十七之后名列世界倒数第二。为什么反而是在中国这个性观念严格的国家里,大小官员、公众人物包养一两个甚至更多的情妇二奶,反而被看作“生活小节”,除非有贪污之类的行为东窗事发,否则丝毫不会影响官运呢?
要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的各种制度,不能不认真回答上述这些问题。这也是本书的目的。在书中,作者将通过美国政治史上一些重大的丑闻事件,来探讨一下美国社会的传统与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公众对政治人物的期待与批评,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美国立国以来的道德变迁。(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