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几句话可戳破金融神密的面纱

火烧 2007-07-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示金融体系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剖析美元霸权与引资骗局,批评部分经济理论的误导性,强调国家信用货币发行对财富的影响。

我几句话可戳破金融神密的面纱,当然,听我这几句话者,必须具备货币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这一最基本的货币的知识。
货币,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再到布雷森体系垮台后,形成以美元为霸主的纸币,从此,货币就再也不同任何实物挂钩了。货币就完全进入了几乎零成本纸币时代。

货币——顾名思义,是以货物为依托而使用的,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凭证,称之为“实物货币”。也叫做“硬通货”。实际效果等于大众借条。这种借条,如果脱离了实物,就是废纸一张。当在某一地区,货币发行量大于物的保有量时,就会出现通货膨涨。

纸币——是不以任何实物挂钩零成本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凭证。称之为“虚似货币”,也叫做“信用货币”。它的发行量,取决于对纸币发行者的信任的人口数量和地区范围。实际效果除保留了原有的职能外,增加了独特的敛财功能,成为实用有效的敛财工具。信任这种纸币的人数越多,地域越广。相对于印发纸币者,敛财越多,也越容易。而维持这种纸币的信用,主要是决定于政治手段、军事手段、经济手段和培养他国对纸币的信任代理人。而信任代理人的培养又是其它手段的重中之选。

现代社会,纸币的发行,已被国家政权所垄断。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贫富而言,除了它的资源多寡,和人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个国家政权,印制发行的信用能量。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国家的聚敛财富的能力,表现在于纸币资本从发行国家的流出程度。

所以,美国人自从依托强大的政治、军事以及培养对美元信任之手段,垄断了不与实物黄金挂钩的美元霸主地位,不以任何实物为依托的纸币,大量流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就开始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暴发户了。当然,美元流向某个国家,还要看美国与这个国家的交情深浅,如果这个国家美国交情深厚,用美元到美国随便花,也就无所谓垄断了。

中国进入90年代,海外归来的“海龟”们,手捧半部“真经”,大批的涌回到了国内。并主导了高层的经济大权。他们用纸币之前的货币理论,甚至于还是二、三十年代,以实物为依托的,早已过时的货币经济理论,主导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其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风靡全国的“引资”热朝。其结果是,中国大量的资源外流,手中握着万亿计美国纸币,却不能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只好除了看画儿,就是送人情。实际上,“海龟”们,带回来的半部“真经”,也只不过是件,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而已。

然而,至今仍有一些人还在披着这件“皇帝的新衣”,招摇过市,特别是有个自称“经济权威”的大人物。在某大学讲演时,在对揭开“皇帝的新衣”的学生时,还侃侃而谈,说什么,“美国人也引资,美国人也有外债”。可是,美国人没有引一张“人民币”的资,更没有欠一张“人民币”的债。是否是这位“经济权威”,像那位穿“新衣”的皇帝,害怕自己不称职,还是害怕自己的愚蠢,被人戳穿。还是像那位皇帝一样,“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大臣们跟在他后面,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裾”。总之,至今“引资”大典还在继续,骗子们还在大行其道。只不过“织工”改换了“经济学家”。

今天“经济学家”们的骗术,早已不能和几百年前的“织工”的骗术,同日而语了。他们已经掌握了“组合骗术”的本领。他们不但具有“引资”,盗卖土地,盗卖国家资源本领。还能够使出“扩大外需”、“冰棍理论”、“吐痰理论”、“效率优先论”等更据高明的骗术。

要说几百年前的那位皇帝,是为了虚荣,遭到了骗子的招术。从法理上说,也是受害者。那么后来当他“似乎觉的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要把骗局进行到底”的行为,依据法理,他是不是就是一个更大的骗子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