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邓小平的同一种精神

火烧 2007-04-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精神,分析中国崛起背后的自强不息斗争精神,涉及矛盾法则实践、社会主义改造及工业化发展等关键内容。

毛泽东邓小平的同一种精神

  --是什么在推动着中国崛起复兴?是中国人民永远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1.毛泽东是辩证法的大师,邓小平也是辩证法的高手。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一次重要的讲话。其中,谈到了许多哲学问题。讲话的最后,毛泽东特别地指出:“总之,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矛盾论》)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年代,以蒋介石国民党代表的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大资产阶级、封建大地主阶级,与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阶级,联合民主资产阶级和各民主党派,是一对国内主要阶级矛盾。在整个斗争中,一开始是国民党占优势地位,随着矛盾斗争的深入开展,两个方面的力量不断发生变化,此消彼长,后来共产党取得支配地位,由此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中国革命期间,有一段插曲,那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在这个时候,国内阶级矛盾让位与中国与日本的民族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不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所以共产党能够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历史实践证明,共产党正确地把握了社会矛盾斗争的转化,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并联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实现了驱逐日寇的目的。

  3.新中国成立后,工农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阶级居于支配地位。所以有了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完成了所有制的根本转化。对于工农阶级之间的矛盾,则主要通过合作化运动,循序渐进地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完成农业人口的工业化转换来解决。

  所有制改造完成后,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成了主要矛盾。一般情况下,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改善民主监督的工作方式来解决问题,如工厂企业内进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改革就是一例。当然,如果管理者方面发生严重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问题的话,那么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激化,发生对抗式的斗争,如文革中群众进行的夺权斗争,对官员干部的批判斗争,很多都是由于一些官僚主义问题引起的。

  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还主要是一个农业国,现代工业经济比例很低,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力的低下与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是一对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首要的是实现重工业化,并在重工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提升轻工业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改造。搞重工业化就必然挤占人民的物质消费,影响到群众的生活,但这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只要国家工业化成功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就能释放出来,并快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文化思想意识方面,有资产阶级意识与无产阶级意识的矛盾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有各种不同的意识,如小农意识,小资产阶级意识,官本位意识,修正主义意识,奴性思想意识等等,情况比较复杂。在这方面的斗争,一是在成人中尤其是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改造教育,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二是改革教育体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改变过去那种从书本到书本的教育模式,如文革中下放干部到基层学习劳动,如推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等,其中知青运动对培养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深刻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方面,由于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而且当时中国要进行国家工业化也需要苏联的大力帮助,所以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当苏联发生修正主义问题后,中共又与苏共进行了理论上的斗争。当中国自力更生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美国的封锁宣告破产,中美关系得以改善,中美矛盾得以缓解。

  4.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在于解决计划经济中的不够灵活方面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确有助于推动经济搞活。而市场竞争本身也是一种斗争表现,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特色。搞市场其实就意味着在搞经济斗争。

  市场经济改革深入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在市场竞争中,人们对平等的感觉特别敏感,那就必然推动市场改革向着建立公正的市场规则方面推进。在市场竞争中,人们的自立精神合作精神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开放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的斗争,在美国等强国的推动下,新自由主义四处泛滥,但随着新自由主义在很多国家制造了无数的灾难,结果反过来也搞臭了新自由主义的名声。还好中国有过长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底蕴,所以中国还能渐渐清醒过来。而象拉美一些国家甚至公然打出了社会主义的旗帜。这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共产主义抵达低潮后,在帝国主义的不断压迫下,共产主义运动开始逐渐苏醒走出低谷,开始一轮新的循环。

  经过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国对市场游戏规则领悟的更深刻了。在当今由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市场内,中国要进军国际市场,那就需要掌握市场游戏的规则,这是一个前提条件。而市场改革为中国创造了这个条件,为中国全面进军世界市场储备了经验。

  5.进入新世纪,中央对原来改革中的见物不见人的改革模式进行修正,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倡和谐理念。

  和谐理念的提出,不仅取得了国人的共识,也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呼应,这有利于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氛围,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条件。

  和谐,斗争,和谐。因为社会上存在各种不和谐因素,所以人们才渴望和谐。但是,和谐不会从天降,而是需要人们敢于并善于斗争,不断地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不断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和谐的愿望出发,通过有效的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成新的和谐。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在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还会有新的不和谐因素出现,这就要不断分析新的矛盾,找到新的解决办法,而不断地推进和谐建设。

  在国际范围内,中国也要善于与各国打交道,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