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我想为张艺谋说几句公道话

火烧 2009-12-1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张艺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遭恶评现象,对比《蜗居》引发的争议,分析社会对文艺作品的不同需求,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我想为张艺谋说几句公道话  

◆   柯孜  

   

近来,影视圈里十分热闹,说热闹得天翻地覆也不为过。  

一边是万千网友和观众争看《蜗居》,热议《蜗居》,并为此剧被停播被批评义愤填膺。不仅相对自由的网络上大量拍砖,跟帖万千计,甚至搞人肉搜索,“恶毒攻击”批评《蜗居》“低俗”的某司长,还发出其所谓两处豪宅的照片称其为贪官,要求调查此人,而且主流媒体包括纸媒也多有关于此剧的争议文字,抑或也有各界专家学者等拿《蜗居》说事儿。一部反映都市白领、平民买房难的普通电视剧,竟然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实为中国影视界、文化界乃至全中国全社会的一大奇观。  

另一边是正在热议《蜗居》的风口浪头上,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应运面世,遭来的却是万千观众、知名专家风起云涌的恶评,甚至断言此片给张艺谋的艺术生涯“画上了句号”,也借此悲叹中国电影的穷途末路。而官方对此却三缄其口,置若罔闻。  

咋看,这就奇了怪了。  

《蜗居》由于太贴近生活,为数亿买房难的芸芸众生画像,为被生活压抑的草民透出一口气,就被美誉为“生猛的现实主义”,就被斥之为“低俗”,就被富人和官方诟病和停播,因而招致一场两个对立阶层的激烈大论战,至今烽烟滚滚,战而犹酣。  

《三枪》可完全是脱离现实生活,胡绉八咧地玩“无厘头”的一套,意欲在贺岁档给人们找乐,除了想赚“4.5亿”票房的一点儿私心外,并无扰乱社会稳定的念头,却也不仅被受骗观众骂得狗血喷头,也被专家斥为“泛娱乐”的罪魁难逃劫数,活生生被泼了一身污水。  

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人,我们的国家,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电影电视剧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呢?再追问一下,这样完全两极的作品遭到厄运,难道对那些乔装正派,精心打造,或古装、或言情、或亲情、或偶像、或涉案、或经典、或主旋的就全体欢迎吗?其实也未必。以上列举的种种,不是也经常被观众指责和被官方所棒喝吗?什么不提倡“三破一苦”呀,什么不准涉案剧上黄金档啊,束缚和框框时不时的就冒出来。央视09年的开年大戏本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节目预报都出来了,为何会被拿下而换上一部“西施效颦”(山西模仿东北——《闯关东》)的《走西口》呢?据说若不是江苏省委奋起告御状,观众想观其片,就只能去买碟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网友或许会问我,你不是要替张艺谋说公道话吗?扯了那么多干啥?倒是说啊。  

其实,以上文字跟我要替张艺谋说公道话有关。归其一点,就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文艺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不论是《蜗居》还是《三枪》,也不管它们谁说好谁说坏,都是我们当今这个社会的产物,都是社会现实矛盾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  

三十多年来,经济已经市场化了,私有化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能不变成货真价实的商品吗?能不变成一种脱离传统道德、审美观念和背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消费品吗?文学艺术的从业者要想生活,要想出人头地,要想发财致富,买房子,开车子,不同时把自己也变成商品,一切不都是望梅止渴了吗?《蜗居》的主演海青不也是房奴吗?众多豆蒄年华的女孩儿不仅成为追星族,其中不就有公开表示愿意让张艺谋“潜规则”的艺校女学生吗?又有多少当红女星被爆是走了“二奶路线”才大红大紫的?  

回眸张艺谋的艺术道路,可谓坎坷而曲折,他也是身不由己,亦步亦趋,不得不走上这条路线的。跟吴天明拍《人生》,后来主演《老井》的张艺谋是什么样的理想和志向?成了导演拍《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的张艺谋是什么样的艺术操守?他作为一位电影奇才、造诣颇深直冲国际的大牌导演,为何会附庸于赵本山俗不可耐的二人转和小品艺术?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趋利定律在起作用吗?如果说赵本山是市场经济社会化在文艺领域产生的一个怪胎,那么赖以此怪胎而企图忽悠观众的张艺谋,也就是被市场经济定律强奸的艺术家。  

张艺谋三十年来的马鞍形变化,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社会大潮冲击的结果,不能一味地简单地攻击他个人,而看不到社会深层次的原因。市场经济不仅把他而且把整个文学艺术绑架了,无论在导向上、在感情上还是在立场上都拖入了迷途和深渊。试想,在当今社会,有几个尚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艺术家不感到困惑、迷惘而无所适从?  

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任何社会和国家一旦陷入这个罪恶的渊薮,一切都必然会物是人非。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文学艺术的一个根本问题。张艺谋成为艺术精英和资本结合,就不要苛求他能够保留平民感情和站在最大多数民众的立场上来拍电影。他先是一心想靠亿万资本的支持冲进奥斯卡,在国际影坛上称雄,于是就有了篡改历史、主观意念、胡编乱造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只有票房而无好评的超级大片。几经折腾拿不到梦寐以求的小金人儿,这就转而弃雅归俗,想用恶俗的东西为老板也为自己赚大钱,这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吗?还有前不久搞的所谓“鸟巢版”《图兰朵》,作为他这样的资深艺术家难道不明白一部外语歌剧,在一个空旷的体育场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吗?不是成心用自己的大牌名气来糊弄观众的钱吗?  

但是,在眼下的演艺界,何止他是如此?靠炒作骗票房的何其多也。就说被炒得火热的《风声》、《麦田》、《狼灾记》三部精英电影吧,不是故弄玄虚追求恶性刺激,就是连故事都讲不明白,不也骗了大把票房吗?《蜗居》的投资方走的倒是平民路线,但八成也是考虑到所抓的这个房价居高不下题材,能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鸣,得到可观的收视率和巨额回报。只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两极对立的社会里竟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广大观众趋之若驽,却遭到了被停播的厄运。众多电视台停播,光靠影碟那点儿版权,肯定会损失不少。  

我想,张艺谋其人,如果是在真正的社会主义时代拍电影,很可能会像谢晋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一样,坚持文艺为工农兵、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拍出《白毛女》、《钢铁战士》、《烈火中永生》、《聂耳》、《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青春之歌》、《狼牙山五壮士》、《刘三姐》、《英雄虎胆》、《年青一代》、《董存瑞》、《雷锋》等脍炙人口、清新向上、鼓舞千百万人民精神的好电影来。但他绝不会成为巨富,也不会成为那么多女孩儿追逐的偶像。  

时代不同了,整个社会环境已今非昔比,文艺政策也南辕北辙,只苛求某些作家艺术家于事无补,也是不很公道的。  

以上,就是我要为张艺谋所说的公道话。  

                                          

 2009-12-1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