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斗争,争取胜利
学习斗争,争取胜利
(二○○九年十二月)
任何胜利都是通过正确有效的斗争才能争取到。
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但错误的斗争,也是不能争取到胜利的;只有正确有效的斗争,才能争取到胜利。
一方面,我们要鼓舞斗志,积极斗争;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学习斗争,学会正确有效地斗争,少犯错误,少出现错误的斗争。
中国人民现在最需要起来斗争。
中国正面临着两个最主要的历史任务,都必须通过正确有效的斗争来完成。
“大力发展人民民主政治,保护人民的利益,打击由贪官、恶霸(黑社会)、违法奸商、反动学者等相互勾结组成的当代中国的反动势力,推动中国由“旧改革开放”向“新改革开放”转变。”中国人民如果不起来斗争,当代中国的反动势力就不能被打倒。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壮大共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力量,确保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工人阶级在中国政治中的统治地位,确保中国人民的利益不受国内外反动势力随意侵害。”中国人民如果不起来斗争,中国人民的利益就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随意侵害。
总之,不斗争是不行的。当然,如果不问情由乱斗一通,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不能正确有效地斗争,也不行。
今天我特别强调要“学习斗争,争取胜利”,是因为我在乌有之乡网上看了杨安福的《“斗争”之危害》一文,感觉到有驳斥杨安福的错误言论的必要。因为杨安福的错误言论并不是为我们鼓舞斗志,而是企图打击我们的志气。
首先,杨安福指出:“在《驳:“对立统一规律”》一文里,我否定了世界是对立的,而阐述了统一相对论。文中说明世界的统一性,也承认了事物的相对性。因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而物质又相对的以多种形式存在,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有正作用也有反作用。我们只承认反作用而不承认正作用是完全错误的。”
杨安福驳斥了“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杨安福驳斥“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我们认为杨安福的“反对”是错误的,我们有必要把杨安福的“反对”,反对回去。
毛泽东一九六四年批判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时深刻的指出:“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完全不同,处理方法也应当不同。正确处理这两类社会矛盾,将使无产阶级专政日益巩固,将使社会主义社会日益巩固和发展。许多人承认对立统一的规律,但是不能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他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矛盾,不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仅有敌我矛盾,而且有人民内部矛盾,不懂得正确地区别和正确地处理这两类社会矛盾,这样也就不能正确地处理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参见《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人民日报》)
我认为,毛泽东的这一段论述是非常正确的。
由此可见,“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只有用“对立统一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才能争取到我们的胜利。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任何矛盾都有两个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联合的对立面。
在这里,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什么?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两者是互为条件,相反相成的。
对立,是指两个对立面有差异,相对而立,相互斗争,并在这相互斗争中促使本事物的运动变化。
统一,是指两个对立面有共性,彼此相联,互为条件,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
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统一性”?
毛泽东在《矛盾论》的第五部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指出:“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对立性”?
对立统一规律的“对立性”,也叫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性”。
毛泽东指出:“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事物总是不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事物矛盾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又有两种形式:非对抗的斗争以及对抗的斗争。
毛泽东在《矛盾论》的第六部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中指出:“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是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有过这样的情形。我们党内许多同志的正确思想和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错误思想的矛盾,在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但随后就发展为对抗的了。目前我们党内的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如果犯错误的同志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不会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因此,党一方面必须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方面又必须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过火的斗争,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如果犯错误的人坚持错误,并扩大下去,这种矛盾也就存在着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的可能性。”
毛泽东曾经反反复复地强调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完全不同,处理方法也应当不同。正确处理这两类社会矛盾,将使无产阶级专政日益巩固,将使社会主义社会日益巩固和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地运用非对抗的斗争和对抗的斗争这两种斗争形式。
人民内部矛盾的斗争,通常是非对抗的斗争,但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可能发展成对抗的斗争。例如现在存在的许许多多的群体暴力事件,有不少就是由本来可以用非对抗的斗争形式来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因为处理不好,发展成对抗的斗争,甚至发展成流血对抗的事件。
敌我矛盾通常是对抗的斗争,但如果处理得好,也可以发展成非对抗的斗争。例如解放战争中的劝敌起义或投降,就是用非对抗的斗争解决敌我矛盾的显著例子。
斗争无处不在。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正是在该事物本身的矛盾的斗争中进行的。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是一样。
而现在杨安福抛出《“斗争”之危害》一文,其意图是什么?
当然,我们知道,斗争无处不在,除了有很多促进社会进步的有益的斗争之外,也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阻碍社会进步的有害的斗争。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如何斗争,我们要坚持促进社会进步的有益的斗争,反对阻碍社会进步的有害的斗争。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好更快的进步。
但杨安福不是这样,他抛出《“斗争”之危害》一文,就是要反对我们为促进社会进步所进行的有益的斗争。在他看来,一切斗争都是“有害”的;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有益”的斗争。
他在《“斗争”之危害》一文中说到:“统一是世界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相对的对立也是存在的,这是我们人类一直要解决而至今仍未解决好的问题。其中“斗争”思想就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它不但未推动人类前进,更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和危害。这个问题再不解决,人类将面临毁灭的危险。”
杨安福的认识正好与我们的认识相反。
我想问杨安福,中国人民反对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是不是“斗争”?这种“斗争”是不是促进中国的进步?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是不是“斗争”?这种“斗争”是不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是不是“斗争”,这种“斗争”难道是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和危害?
我们认为,以上所说,都是“斗争”,都是“有益”的“斗争”,都是促进中国进步、促进人类进步的“斗争”。
那么,杨安福不厌其烦的来“教导”我们不要“斗争”,其理由是什么?
杨安福的理由有三:
“第一,目前人类的“斗争”观念太强会造成如下后果。一是,国家内部的斗争会给国家带来破坏,给人民带来苦难。二是国家外部的斗争,会使人类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必将导致新的世界大战。而新的世界大战会发展为原子战争,人类将会面临毁灭。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当初的一战、二战前,也没有人想到人类会遭受到那么大的二场灾难。再比如:两个人打仗打急眼了,是不会考虑用木棍还是铁棍的。三是人类之间斗争。如市场经济鼓励人们竞争为己,其实就是一种斗争方式。它会使人类活的很累,幸福感缺失,甚至是胜者累、败者亡,人类的公平公正、和平安宁和健康快乐生活难以保障。所以斗争只能给人类带来恶果。
第二,人类本是同类,都是同一种物质的东西。所有人都有着共同的抽象性,所谓具体人性论是并不正确(这个问题有文另述)。但这个问题过去我们人类却缺乏认识,造成人与人难以相互理解,不能统一和协调人的利益和关系等。出现了利益的斗争和争斗。有人说:是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是完全错误的。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斗争、起义和战争,也未推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13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富人首先产生我(人)老大、天老二等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增强了人类制造产品和改造天地的勇气和能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尤其是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早期的工人斗争也总是失败,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生产力相对还不够发达,资本家的利润还不太多,要他们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很难的。资本家的收入不但要扣除投入资本,还要交税,给工人开工资等等,更要扩大再生产,他用什么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呢?直到生产力逐步提高,特别是美国的“亨利·福特”发明了生产线以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当然斗争也起到一些作用,才使得工人的福利待遇相应的提高。如“福特”首先实行的“最低日薪5美元”和在世界上首倡的“每日8小时工作制”。近代的计算机出现以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则更为明显。我们现在的一周40小时工作制,在中国几乎是未经过任何斗争,甚至是很多人都未想到的情况下就实行了。这些都说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科学才越会发展,生产力才能越提高,社会才能越进步,靠阶级斗争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有人会说:毛泽东就做到了。其实如果没有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新思想,毛泽东即使胜利了还会实行旧体制和旧制度,恶性循环是难免的。所以,说到底,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学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个思想现在看来是相对的真理。如果不更新,依然按照他的思想去做,我们会陷入斗争杀人——再斗争再杀人的恶性循环,共产主义将永远无法实现。因为人是杀不绝的,杀了XXX自有后来人,历史的复辟和悲剧的重演是一定的、必然的。所以说,我们要做的是对世界更深刻的再认识,寻找新的绝对真理。当然绝对真理最后也会变为相对真理的,若干年后新的真理也许同样会变成相对真理。但这正是人类前进和进步的表现。
第三,如果我们“斗争”的观念不克服掉,生活也会很闹心,社会也会不安宁。因为,假如我们对父母家人或同事朋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找到原因,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孩子,只能通过打骂来解决,但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很多坏孩子挨的打骂最多(笔者的同学中就又好几个例子)。靠打骂管孩子,会是孩子受罪闹心,大人心疼烦恼。而且,“斗争”的观念问题不解决,对社会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因为人不是天生就坏的(关于人性有另文详述)。任何人犯罪、犯错,我们都可以从其成长经历和周围环境等方面找到原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如果人天生就有好有坏就好办了,挑出坏的枪毙完事。但事实上,人小的时候并非这样,甚至很多人从小到上学的时候学习等各方面都非常好,但为什么后来就变成了贪官污吏了呢?所以,人的一切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举个例子:一名领导做事不公不正,使员工不爱工作,做不好事。而他不找自己的原因,却会给员工们贴上“牢骚大王”“懒虫”等标签完事。这种现象在当今的中国很是普遍。至今为止,笔者还未遇到一位真正的彻底唯物主义者。因此,一个人犯错或犯罪,我们必须从他的成长经历、周围环境、现实条件等因素上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彻底改变和消除产生错误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从“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现在靠法律被动的惩罚人,甚至枪毙人,是极其错误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即使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安装上摄相头,13亿人有6.5亿警察—— 一个看一个,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些事情虽然被严看严罚等“高压”办法埋下了,一旦爆发则威力更大。所以相信彻底唯物主义的新思想会使人类进入一个更好的历史阶段,为人类的平安幸福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们需要逐字逐句的对杨安福的言论进行批驳。
一.“目前人类的“斗争”观念太强”吗?我就不见得是太强。我们不说国外,就说中国人。中国人民的“斗争”观念太强吗?没有。如果中国人民现在的“斗争”观念太强,那么横行在中国大地上的由贪官、恶霸(黑社会)、违法奸商、反动学者等相互勾结组成的当代中国的反动势力,就能够不敢那么猖狂了。到底是谁的“斗争”观念太强?“斗争”观念太强的反而是由贪官、恶霸(黑社会)、违法奸商、反动学者等相互勾结组成的当代中国的反动势力。“反动势力”代表了人类吗?不能代表。因为代表人类的只能是人民。
杨安福为什么不去劝“反动势力”放弃“斗争”,反而来劝中国人民放弃“斗争”呢?这大概是杨安福对“反动势力”的太强的“斗争”观念视而不见,而对中国人民的“斗争”观念耿耿于怀。
二.“国家内部的斗争会给国家带来破坏,给人民带来苦难”吗?重庆的“打黑除恶”是不是“国家内部的斗争”?这当然是的。那么这个“国家内部的斗争”,“给国家带来破坏,给人民带来苦难”吗?不是。
中国人民都认为,重庆 “打黑除恶” 的这个“国家内部的斗争”,是会给国家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
三.“国家外部的斗争,会使人类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必将导致新的世界大战”吗?到底是谁导致世界大战?日本侵略军打上门来了,难道这还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斗争导致的?难道中国人民只有甘受侵略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四.“斗争只能给人类带来恶果”吗?中国人民不起来斗争才真的是自食其果!杨安福又说“当然斗争也起到一些作用,才使得工人的福利待遇相应的提高。”既然“斗争只能给人类带来恶果”,杨安福所说的“当然斗争也起到一些作用”的也只能是“恶果”了,这个“恶果”是什么?是“工人的福利待遇相应的提高”?
五.“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是“完全错误的”吗?“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学说,杨安福反对“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却又假惺惺地说“如果没有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新思想,毛泽东即使胜利了还会实行旧体制和旧制度,恶性循环是难免的。”杨安福的言论是完全反马克思主义的,没有半点马克思主义的味道,但他又说“说到底,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学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请大家不要以为他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杨安福用“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斗争、起义和战争,也未推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的论断,简直是可笑之极。“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不是通过在“封建社会” 里的“斗争、起义和战争”来推动的,难道是由杨安福用他自己的梦幻来推动的?
杨安福没有认真学过历史,不知“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的 “斗争、起义和战争”是何物。
六.杨安福说:“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早期的工人斗争也总是失败,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生产力相对还不够发达,资本家的利润还不太多,要他们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很难的。资本家的收入不但要扣除投入资本,还要交税,给工人开工资等等,更要扩大再生产,他用什么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呢?”这到底是在为谁说话?“资本家的利润还不太多”吗?杨安福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正是一种与资本家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反动学者的嘴脸。“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低,是因为“资本家的利润还不太多”?这恐怕是因为资本家的贪婪和剥削的本性吧?没有工人阶级的斗争,没有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压力,资本家会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吗?
杨安福说:“我们现在的一周40小时工作制,在中国几乎是未经过任何斗争,甚至是很多人都未想到的情况下就实行了。”杨安福享受着“一周40小时工作制”,却对中国许许多多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的农民工不闻不问,正是“未经过任何斗争”,也就出现了中国有一个地方在电视新闻里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的工作时间由每天十二个小时暂时调整为十个小时,作为酷暑之下“爱护”工人的一项政绩来大力宣传,而且还很有一种沾沾自喜的感觉。这也是一项政绩?是的,在一个普遍存在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地方,这样的暂时调整毕竟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进步。
七.杨安福说:“如果我们“斗争”的观念不克服掉,生活也会很闹心,社会也会不安宁。”有网友劝他“去做和尚”,这样生活就不会很“闹心”。
如果杨安福不是与资本家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反动学者,“去做和尚”应该是他一个不错的选择。
杨安福的言论是代表一些人的心声。
这使我想起了八十年以前的一个关于“糟得很”和“好得很”的问题,想起了毛泽东一九二七年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面对人民起来斗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所说:“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面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真正目标。 孙中山 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完全没有什么‘糟’,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明明是反革命的理论。”“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有这种很大的反抗。凡是反抗最力、乱子闹得最大的地方,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为恶最甚的地方。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
杨安福的言论,就是中国进入到二十一世纪里的新的“糟得很”的言论。这样的言论,也就是“明明是反革命的理论”。
所以,杨安福的言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学习斗争,争取胜利。
(杨安福的网上文章出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12/117158.html)
“共产阶级,联合起来!”
欢迎大家参加“共产阶级”博客圈。http://blog.people.com.cn/blog/template/quan_template.html?group_id=314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