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值得思考的中国

火烧 2009-12-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反思中国革命历程与改革开放的影响,探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质疑国家发展方向与人民幸福感的变化。

值得思考的中国

(一)

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任何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都知道的,所以,当我用这个标题来敲文字的时候,实在觉得自己是在“席地谈天,位卑言高”,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搞笑”,因为这个题目很大,本来不是我这样一个活了六十年的普通人能够探究的。

可是,偏偏自己自读书识字,有了所谓的文化,并且用这个文化来认识和体验在这个国家发生的一切以来,直到如今,我一直闹不清毛主席的“继续革命”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究竟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究竟是不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前进。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中度过的,我的青春岁月就像早上八、九钟的太阳,心甘情愿地做一块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忘我劳动。

可是,风云突变,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发动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种针对自己建立的政权的【炮打司令部】的革命,而且是一场可以称得上是“失败”的革命。他自己也在这样一场“失败”的革命中耗尽了自己的智慧和体力,默默地躺在他的继任者为他建立的纪念堂里供人瞻仰,体味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直到现在,当我直面社会上种种现象,我想,毛主席的本意肯定不是要搞垮自己和无数革命先烈的历经生死磨难建立的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在其后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启动“改革开放”,其本意也肯定不是要毁掉自己和无数革命先烈奠定的社会主义制度。

可是,后者高度评价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却把“文化大革命”定性为“浩劫”,于是他转变思路,把“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放到一边,“把党的中心工作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十年,经济确实发展了,但是三十年怎么能不发展呢?

就如一个人活了三十年,就会有老婆或者有老公有孩子样,而立了呀!

但是,这个人肯定还是这个人,所不同的是他或者她在发展中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且这种收获让他或者她具有了人生的积极意义。奇怪的是中国人民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却越来越觉得这个国家好像发展得不是“人民共和国”了,共产党好像也跟原来不一样了,甚至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在渐渐地消失,激情和奉献也只是在灾难发生时才有所迸发,整个社会状况出现了邓小平自己也担忧的“走了邪路”的他所批判的种种社会丑陋现象,而且,似乎越演越烈,大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推翻人民共和国,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意味,对于社会、国家,这是收获吗?这个收获具有积极意义吗?

于是我想,既然这两个伟人都是想把中国的事办好,为什么结果都出乎他们的预想呢?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确实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了“动乱”,甚至出现了破四旧红卫兵胡打乱砸,大批判群众斗群众的武斗局面;可是,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在当今的中国又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呢?对此,笔者不想去描述。因为,邓小平已经对这种社会状况作出了预见,并且这种预见已经发生,尽管他对如何处置这种社会状况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而且,新的核心层还在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用他的理论来治理中国。就如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要杜绝“走资派还在走”,结局是“走资派还在走”一样;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是想让“先富起来的带动全国人民共同致富”,结局是“先富起来的还在继续富”,根本没有“带动全国人民共同致富”的迹象,反而变本加厉地剥夺全国人民曾经享受的福利和财富,各种腐败丑陋现象甚嚣尘上,宪法界定的公有制基础摇摇欲坠,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性质分崩离析。

难道“继续革命”和“改革开放”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错误的吗?难道这两位伟人注定会成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悲剧角色吗?

毛主席曾经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观让毛主席发觉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商品社会还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就会在中国发生,作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伟人,他别无选择,只能利用自己的权威来推行政治理想,希望能唤醒他的同志他的人民对资本主义复辟保持高度警惕,他力图用上层建筑去影响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遗憾的是,他的同志他的人民并不理解,而且,在一个被封建主义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统治了几千年,又几乎沦为殖民地的中国,哪怕他具有无上的权威,实践证明他的政治理想是可以推行却无法实现。

这一点,在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浩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围绕着权利展开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排除异己,维护私利,巩固地位的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利用人民的狂热,利用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拜,各个阶级(如果不妥,也可以称之为阶层)“为了打鬼,借诸钟馗”来主张争取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岂能不出“动乱”。

这种“动乱”恰好证明了毛主席的继续革命触动了各个阶级(也可以称之为阶层)的利益,而且都在为自己阶级(阶层)的利益进行拼搏。我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肯定地说是一场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的成果,但是政权的更迭,无疑要造就一批人去管理这个政权,治理这个国家,统治生活在这个政权、国家里的人民。

这一批人就是“特权阶级”。

毛主席可以说是这个“特权阶级”的最大受益者,可是他偏偏又是一个要把这种特权交给人民、怀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理想的人,这种政治理想的来源于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在他看来,他所建立的这个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最终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这种特权阶级应该是最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而不是跟他打江山建立国家的“无产阶级中少数掌握了权力的特殊人群”,他甚至认定这种特性人群已经脱离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要把“特权”演变成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当然回报”,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毛主席的政治理想的推行被爱他的人恨他的人在各个层面因为因为权力和利益的冲突演变成了“动乱”,成为了“浩劫”。虽然他依然满怀豪情地期待着“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可是,时不我待,天不假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的衰弱,目睹着“天下大乱”的各种情形的发生,他知道自己无法“大治”了,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被自己的政治理想打倒了,也或许他领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谛,他创造不出来脱离经济基础的理想社会架构。

于是,他中止了“文化大革命”,却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让后人去思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轨迹。

所以,他接见了尼克松,打开了与资本主义国家沟通交流的渠道,并且,把邓小平扶出来稳定国势,用“盖棺也不能定论”寄希望于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继续革命”。

说实话,邓小平确实是个人才,毛主席也没有看错人。他启动“改革开放”,引外资,搞特区,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以此来推动、发展经济建设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毛主席所希望的,同时也是他总结反思“文化大革命”得出的结论----发展是硬道理。

他对毛主席的“三七开”是毛主席生前给自己下的结论,因为毛主席知道邓小平是不懂得“文化大革命”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所以他并不期待邓小平能“按既定方针办”,却知道邓小平是可以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稳定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内”的,至于这“框架内”的内容,他说三十年后,人民就会看清楚。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美”,毛主席有自知之明。但是,他并不愿意背叛自己的信仰放弃自己的理想,所以,他深谋远虑地把他的信仰、理想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心中,用巧妙的“平衡术”让华国锋作为过渡,将垂涎权力的“四人帮”和维护权力的“功臣元老”势必发生的冲突化解在“中庸之道”中,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脉得以在他奠定的基础上搏动。

历史的演进证明,毛主席的伟大在他去世后体现得很可能是后无来者。

三十年来,“功臣元老”们用铁腕手段绞杀了“四人帮”,然后体面地迫使华国锋下台闲赋,从容不迫地让胡耀邦风光一下,再拥戴着邓小平形成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摆脱了重重困扰、危难,进入了一个“春天”的邓小平时代。

毋庸置疑,邓小平用实用主义的方法,采用资本主义的手段刺激经济发展在当时的中国是必须的,既符合毛主席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构想,也顺应了人民改善提高物质生活的愿望,形成了他的狭义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应该说,他的“特色理论”在本质上是毛泽东思想的延续,但是,却“修正”了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判断。他以为经济发展了,先富起来的就会带动全国人民共同致富,说到底是一种幼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切”的唯生产力论,忽视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靠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一穷二白的国家,一旦私欲的闸门打开,那恶臭的资本主义的洪水就会滋润出“每日每时大量产生的资本主义的毒草”,侵占、破坏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

其实,如果我们客观地剖析邓小平的“特色理论”,就会发现“为了打鬼,借诸钟馗”在邓小平身上同样发生了。

如同文化大革命一样,改革开放同样被各个阶级(或者叫阶层)利用了,不同的是这种利用在文化大革命中是围绕政治权力,维护利益特权展开的;在改革开放里则是围绕掠夺财富,扩大利益特权展开的。

譬如邓小平所说的“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针对经济建设而言的,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规范下的通俗表述。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放进了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也放进了资本主义的思维方式,还放进了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这样“一放就活”,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刺激了不择手段攫取经济利益的私欲膨胀,广而推之到各个领域,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成为了“资本主义思潮”在“特色社会主义”大行其道的理论依据,而且,极尽所能地嘲讽着、践踏着“四项基本原则”,撕裂着、摧毁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警示。尤其让人担忧的是,这个被称之为“猫论”的表述已经被那些崇尚资本主义制度的所谓“精英”引入到政治体制改革之中,企图用“姓资”来替换“姓社”,而且还冠之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美名,是在探索中推进“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从而从根本上弱化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削弱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资本主义复辟。

这就是目前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的现实,无论那些“包藏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体制祸心”的人怎么巧言令色或者公开叫嚷,中国已经呈现出列宁所一针见血指出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以资本权力为基础的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特征。

 

(二)

我们还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无论是建国以后掀起的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还是后来开展的“文化大革命”,亦或是“改革开放”延至现在的继续进行,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共产党的最高决策层推动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毛主席在谈到“林彪事件”时告诫全党: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遗憾的是,尽管他两人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都作了精辟的诠释,也阐述了努力的方向,还利用自己的权威和智慧来捍卫这个“性质”的纯洁。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哪怕是具有权威的伟人)为转移。我们越来越发现社会主义的纯洁已经被无情的玷污,无产阶级和人民当家做主成为了笑柄,两极分化和贫富不均被演绎为社会的常态,少数人奴役盘剥大多数人似乎变成了执政的最终目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在毛主席著作中、邓小平文选中看到的都是如何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给全体人民造福的论述,却在现实中体验到的却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特征”的丑陋和恶臭呢?

值得思考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由毛主席缔造的代表着人类发展方向的国家究竟会如何演变。

我们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被冠之以“中国特色”。这种“特色”正如列宁所分析的“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毛主席鉴于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的实践更进一步判断:“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而且,由于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不平衡和差距,这种现象只能加以限制,而不可能采取暴力消灭的手段。

斯大林曾经在前苏联进行过大规模的清洗,力图夯实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是前苏联依然分崩离析改旗易帜了,共产党失去了政权,人民丧失了权力,斯大林也被他的继任者进行了清算,这充分说明即便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资产阶级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会用百倍的疯狂,资本的强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腐蚀瓦解。这一切,在中国正在发生,因为,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逐,差距加大了人们对权力的欲望,“高额薪金的腐化作用既要影响到苏维埃政权.....也要影响到工人群众。”(列宁选集第3卷502---504页)毛主席看出了经济发展与体制建设这对矛盾中潜伏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危机,所以他发动文化大革命让人民认识到“继续革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却领会不到这其中的奥秘,所以,当他发现由他启动的“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种种资本主义现象,便反复告诫全党“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可是,他却不具备毛主席那样的胸怀和气魄来反躬自省“向我开炮”,说句不恭敬的话,他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却不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彻底的马列主义唯物主义者。他采取“躲进小屋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赋闲,听任他的继任者去理解发挥他的理论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

于是,当今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在他的预见和担忧中“发展着”,那些他指出的种种丑恶腐化现象已经发生,而且,正在继续歪曲他的“猫论、摸论”,摧毁他的“共同致富理想”,撕裂他的“设计蓝图”,向着他所不愿意看到的“失败”奔去。

我想,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显示出来的功过是非,新一代核心层是看得清楚的,同样,他们对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也能从自身的体验中是想得明白的,有比较,就会产生鉴别;有鉴别,就会去思考。如果他们记住了他们在党旗下的宣誓的誓词,如果他们还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如果他们真正弄懂弄通了马列主义,如果他们掌握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艺术和技巧,他们的思考和行动将决定中国的未来。

值得思考的中国----但愿思考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依然属于人民,依然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三)

这两天,股市的情况很好,据报道,楼市的价格也在往上飙,而且成交量也在上升,民众的消费欲望也很旺盛,马路上的小汽车首尾相接,在某些路段,甚至比行人还多;商场里物质丰富,菜场中人头攒动,这一切无不显示着中国确实富有,中国人确实有钱,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我们这样一个曾经积弱积贫的人口大国,在六十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就,象我们这样的老人感触是很深的。但是,当我们听到一次次的矿难发生,一个个抢劫凶杀案的发生,一桩桩贪污腐化案件的暴露......黄赌毒、卖淫嫖娼泛滥成灾,诈骗盗窃甚嚣尘上,又不得不让人回忆起那曾经有过的清平和谐的社会状态。

不是说,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文明程度也会随着提升吗?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甚至发生了杀父母妹妹妻儿这样前古未闻的人间惨剧,出现了身居司法高位却宁可把非法得来的钱藏到鱼塘里的旷世奇闻----中国究竟是怎么回事?经济发展了,风气却堕落了,难道真是世风而下,不可逆转,难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还是逃脱不了那蜕变的“周期率”。

毛主席说他发现了避免这个周期率的法宝叫做“文化大革命”,可惜的是这个“法宝”,已经被他居功至伟建立的党定性为造成“浩劫”的“魔杖”,他的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丰功伟绩也被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被一群不知道五谷杂粮是地上长出来的“脑残们”恣意践踏着----呜呼!

这让我想起这样一句名言“无论政权的更替交迭如何,经济总是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向前进的。”这是因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具有为了生存而产生的原动力。

在中国(我不去想外国,因为我没有去过,没有发言权),人由猿演变的过程是这样,奴隶社会演变成封建社会是这样,封建社会演变成现在的被称为“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这样。毫无例外地是,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政权象万花筒一样变来变去,其中的争斗杀戮也残酷无情。

但是,由猿变成的人还是慢慢地将有关生存的经济由刀耕火种发展到如今的太空航行。当然,在政权相对稳定的时期,那些掌握政权的“王者”,也会建立起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去支持鼓励人民去推进这种发展以维护王朝的延续。所以,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漫长的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被奴役着、被盘剥着、被压迫着、那些由人民中产生的掌握权力的“特殊人群”虽然要求人民去遵守那些道德行为规范,自己却变着法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让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民创造出来的财富供他们享用。

这种现象如果控制在人民可以忍受的范围里,就会出现歌舞升平的社会状态。然而,经济的发展却不可避免地刺激“特殊人群”占有财富、横行霸道的欲望;人民也不甘长期被欺辱、还羡慕垂涎于他们那样的权势和生活,而且几乎都是在底层爆发后再形成燎原之势,扩展到全国的。

于是乎,就发生了“官逼民反”,尽管,“特殊人群”可以利用他们掌握的财富和权力进行镇压。但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一点,远的不说,蒋介石在绞杀共产党的造反时“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人”就足以说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少惨烈的镇压事实。

当然,共产党在绞杀中活过来了。毛主席说:无数革命先烈在我们前头牺牲了,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因为共产党活过来了,当然要前进。是毛泽东让共产党活过来的,当然应该按照他的政治理想去构建社会形态,无论是谁,在他活着的时候都得接受这个事实,在他与世长辞后,还应该承认这个事实。

也就是这个毛泽东,对中国“官逼民反”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原因可以说领悟到了极致。所以,他喊出了“人民万岁”,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且,一门心思地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率先垂范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制定出福庇人民“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老病死有依靠”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号召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要求人民用主人公的勇气“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来监督他所建立的政权,他所使用的官员也包括他自己。

他在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地地发动着“三反五反”“小四清”“大四清”“反右斗争”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是他发现了自下而上有人要当李自成,有人要利用特权去欺压人民,有人不愿意去接受他的那两个“务必”。这既违背社会主义的国家原则,也违背了他的政治理想,他要去夯实这个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他要让人民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懂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我想,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呢?只有一个解释:以史为鉴。

因为,中国的改朝换代都是由低层的“官逼民反”引发的,一旦政权核心也成为“特权阶级”,势必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助长“官逼民反”的社会形态。

所以,毛主席一直致力于基层政权的建设,这一点,在红军时代就体现出来了,“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三大民主”。建国后,在城市里,政权组织的建设延伸到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在农村里,政权组织的建设则从互助组、合作社、直到人民公社,而且严格规定了上级下去“蹲点”或者“检查”必须自带口粮或者交钱吃饭,凡有违反,一律革职查办。

遗憾的是,山高皇帝远,随着经济的发展,差距的产生,“特权”----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依附在权力上的“怪物”实在是挥之不去,消而不灭。毛主席发动的所有“运动”扫除的“人性”中的劣根性(当然也包含这怪物)在今天已经全部恢复常态,而且与时俱进得花样百出,让人眼花缭乱,把个好生生的社会状态,党风民风闹得“阴风四起,邪气横行”。

最要命的是基层政权组织、尤其在农村已经完全瘫痪,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管理国家、监督官员成为了“笑柄”,以至令我们的胡锦涛主席不得不提出了【八荣八耻】来告诫全党全民。但是,可能是他的权威还不到位,也可能是特权这个“怪物”已经修炼成精,魔力无边,放眼望去,“八荣”没有几个官员去奉行,“八耻”倒在官员们中畅行无阻,远的不说,细的也不表,这重庆的“反腐扫黑”的“赫赫成果”就让人民瞠目结舌了。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连毛主席这样的伟人在现实面前“有时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还不得不“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可见,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多难,因为这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

我想,毛主席对于中国的思考轨迹还是由他老人家来说吧!于是,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找到了下面这封当年一层层传达给全国人民听的信。

 





毛主席致江青同志信
  
六月二十九日的信收到。你还是照魏、陈二同志的意见在那里住一会儿为好。我本月有两次外宾接见,见后行止再告诉你。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二十八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十天了。每天看材料,都是很有兴味的。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我的朋友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他是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象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觉得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
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晋朝人阮籍反对刘帮,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到: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鲁迅也曾对于他的杂文说过同样的话,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琼信中的几句话:尧尧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
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四月杭州会议,我表示了对于朋友们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五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加讲的很凶,简直吹的神乎其神。这样,我就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了。
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党,大多数的党不信马、列主义了,马克思、列宁也被人们打的粉碎了,何况我们呢?我劝你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这个问题我同你将过不知多少次,你还记得吧,四月在上海还讲过。以上写的,颇有点近乎黑话,有些反党分子,不正是这样说的吗?但他们是要整个打倒我们的党和我本人,我则只说对于我所起的作用,觉得一些提法不妥当,这是我跟黑帮们的区别。
此事现在不能公开,整个左派和广大群众都是这样说的,公开就泼了他们的冷水,帮助了右派,而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今后还要多次扫除,所以我的这些近乎黑话的话,现在不能公开,什么时候公开也说不定,因为左派和广大群众是不欢迎我这样说的。也许在我死后的一个什么时机,右派当权之时,由他们来公开吧。他们会利用我的这种讲法去企图永远高举黑旗的,但是这样一做,他们就倒霉了。
中国自从一九一一年皇帝被打倒以后,反动派当权总是不能长久的……中国如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将右派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有些地区例如北京市,根深蒂固,一朝覆灭。有些机关(例如北大、清华),盘根错节,倾刻瓦解。凡是右派越嚣张的地方,他们失败就越惨,左派就越起劲。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






● “魏、陈二同志”是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的魏文伯和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同志。

●“在那里住一会儿为好”中的“那里”是指上海。

●“西方的一个山洞”指湖南的滴水洞别墅

●“本月有两次外宾接见”是1966年7月12日将会见尼泊尔王太子比兰德拉(后尼泊尔国王)和7月17日接见出席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的代表和国际组织的观察员。

 

这封信写于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传达的时间好像是在毛主席所指的“朋友”林彪出逃之后,所以他说:“此事现在不能公开”,原因嘛!信中写得很清楚。因此可以想见当时党内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多么的激烈。那些开国元勋、功臣元老们都在这种斗争中权衡利弊,盘算着自己的取舍。而策略大师毛主席就自嘲地当起了“钟馗”,利用林彪去打鬼----也就是横扫牛鬼蛇神。

这,就是政治。但是,毛主席的政治立足点是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道路,至于其他人(包括林彪)的政治立足点是什么?时至今日,中国人民已经看得、也经历得很清楚了。

列宁在一九一九年二月,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指出:坚持不懈地把已经开始并已基本完成的对资产阶级的剥夺进行到底,把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变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财产,即变为全体劳动者的财产(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747页)。

九十年过去了,同样是列宁说的“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的社会状况不仅没有出现,甚至按照列宁的思路“一定要挖上‘三道战壕’”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斯大林,毛泽东也“泪飞顿作倾盆雨”,不得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悲剧伟人。

当然,是不是“悲剧伟人”,还不能做最后的结论。尽管毛主席有“粉身碎骨”的预言,但是,他或许不知道在他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的盛大游行中出现了以他的思想为方阵的队伍,响起了震撼神州大地的【东方红】乐曲声......人民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谁敢忘记他。

值得思考的中国,越来越多普通人在思考,那些掌控着毛主席建立的人民政权的“核心层”的人难道不思考吗?何况,他们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去“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如何去面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是的,国内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有毛主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有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毛主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判断,有革命先烈的榜样激励,在胡锦涛同志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在曲折的道路上走出光明的前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