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当代左派“幼稚病”

火烧 2009-1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指出中国左派存在严重幼稚病,脱离民众,未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强调左派应回归马克思主义,关注草民诉求,推动社会秩序重建。

中国当代左派“幼稚病”  

   

在中国,一段时间以来,左派是一个充满了贬义的词,首先摆脱左派的是知识人,虽然中国的知识人从来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甚至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这些所谓的知识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共同的理想价值。自从政治上发出“主要防‘左’”的信号后,左派就成了万恶之源。一句话,“左”是做成中国社会病的原因。  

但是,理论上的“不争论”并不能消除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相反,社会不公、贫富分化、贪污腐败、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等的问题愈来愈成为当代中国必须面对的现状。1840年以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近年来,学院中的“新左派”似乎在研究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囿于意识形态的羞羞答答,“新左派”们并没有重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回归,相反,基于西方社会研究理论的谱系,“新左派”试图找到“第四条道路”。当然,不能简单地对这种探索进行否定,但现实的效果是因为过于“阳春白雪”,鲜有平民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即便他们真正在关心民生。  

网络兴盛以来,以“乌有之乡”为代表的左派阵地,在解决前述社会问题的时候,旗帜鲜明地提出回归传统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试图结合现实有所创新,但迄今为止,除了个别人偶有新意,并无总体的脱胎换骨。  

一句话,当代中国的左派存在着严重的“幼稚病”。  

必须认识的一个现实是:左派的基础在民众、在草民,左派的任务不是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堂”,而是要建立符合人类理性的人间秩序,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应该有的相同的尊严,让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别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前者是精英们别有用心的叫嚣,后者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现实改造。  

回顾历史,巴黎公社的成功基础在每一个公民的觉悟,因此才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河。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草民的觉悟,因而才有了“老区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的描述。上世纪五十年代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因为有了草民的自觉参与,才真正在中国建立起人人平等、人人当家作主的秩序。  

所以,理论上的探讨固然重要,但正如马克思所说:“重要的问题是改造世界”,如何引导草民自下而上地进行秩序重建,这始终是左派应该坚持的方向。一味地坐而论道,只能是清谈误国、清谈误民。再看历史,毛泽东思想的建立与完善,是民众运动蓬勃发展的理论总结,而不是天才思想的事先预设。  

左派的幼稚,在于严重地脱离草民,对于中国当代的社会问题,左派看到的仅仅是现象,现象背后的本质,有几人能静心进行调查?有几人在研究草民的诉求?单纯的理论探索,只能是精英模式的重复,最终还是摆脱不了精英统治的方向。  

左派的幼稚,在于轻视草民的创造力。好好读一读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所谓经典,不仅仅是历史的写照,而是其中的方法论更具现实意义。左派不仅仅需要一种成体系的思想指导(其实,经典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已成体系),更需要现实方法论的实际应用。这是左派之所以成为左派的最重要原因。只有把左派的理论与草民真正结合,才能实现理论的批判。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告诉我们:草民才是历史的书写者,草民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  

左派的幼稚,在于忽视了历史的经验,而仅仅从现实出发,热衷于与非左派们的唇枪舌战,看似热闹,实则无聊。当一些奇谈怪论横行媒体、独霸话语权的时候,左派们的愤怒显得可爱而无奈。三十年来,左派的阵地日渐衰微,但少见来自阵营内部的真正反思。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重要的,当对内部的问题严重忽视,一味强调外部环境的时候,左派们应该彻底清醒了。  

坐而论道还是起而行之?这是区分左派幼稚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经验与教训都在。  

在当代中国,对社会问题的简单批判是简单的,但确切地说,这不是左派的任务,必须把中国的问题放大到世界,紧密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盛而衰的大背景,认真分析梳理,这是当代中国左派突破“幼稚状态”的出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第三国际的破产到今天,几近百年,中国的左派会真正摆脱幼稚状态,重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