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周易》和毛泽东从改变环境做起的观点

火烧 2009-11-2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周易》与毛泽东关于通过改变环境来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观点,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引用姤卦九五爻辞及毛泽东的论述,体现从环境入手实现社会变革的核心思想。

《周易》和毛泽东从改变环境做起的观点  

《周易》在姤卦的九五爻辞中说:“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的注析,认为此爻辞的大意在说,要想出现盛世局面,并长期保持下去,其做法就应该像对待瓜的态度那样来对人。瓜味甘,放在不适宜的地方,很快就会烂掉。若放在杞柳编造成的器物中,就能保持较长时间,并使甘味不变,这便是“以杞包瓜”之意。就是说,把好人放在坏的环境,就会变坏,为使坏人变好,也防好人变坏,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在做这项工作时,不能犯急躁病,即使才华横溢,也应该隐含在内心里,这便是 “含章”之意。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像陨石自动从天降落那样,不费多大力气,使人就得到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盛世局面。  

这个例子说明,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已经懂得客观环境的存在对人们思想和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应从改变环境做起。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注1)  

这里所说的社会存在,首先应该是指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四周环境和各种生存的条件。这些环境和生存的条件好,就会使人产生好的思想意识,这些环境和生存条件不好,就会产生坏的思想意识。不管思想的好与坏,最后都会从行动上体现出来,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个社会的存在,也就是说,能促使这个社会变的更好或更坏。  

毛泽东曾说过:“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注2)  

这就是说,俘虏兵的生活环境变了,他的行为马上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如同《周易》中所说的陨石从天降落一样,不用费多大力气,就会使人受到改造。但做这项工作时,毛泽东同样主张不要操持过急,如对待俘虏,毛泽东就主张:“分为愿留愿去两种,愿去的即发路费释放。”  (注3) “如其再来,则再捉再放,不加污辱、不搜财物、不要自首,一律以诚恳和气的态度对待之。不论他们如何反动,均取这种政策。”(注4)    

这样耐心地对待他们,这本身就是一种好环境,所以当他们一旦决定留下来,他们就会由不勇敢变为很勇敢的忠诚战士。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不论《周易》还是毛泽东,他们都有一种思想,这就是,要想使现实发生变化,就必须从改造环境做起。历史上孙子把这思想用在军事上,叫作“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注: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14页,人民出版杜出版,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2)《毛择东选集》第一卷,第6 7页,人民出版杜出版,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6 9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笫764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8月北京第二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