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幻景;“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虚拟的幻景;“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魔术一词是外来语,我国古称“幻术”,俗称“变戏法”。魔术,不过是用道具虚拟的幻景。现实生活当中,也有这类魔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便是社会的魔术大师为人们虚拟的幻景。
自从抬出了孔夫子,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高调便不绝于耳。“和谐”,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不过是“四书”中的《中庸》鼓吹的中庸之道另说而已。
《中庸》鼓吹 “天人合一”,即: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外内合一 。具体内容有: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在所谓“主要原则”中,则说什么慎独自修 、忠恕容 、至诚尽性 。中庸之道,完全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其哲学基础是折衷主义,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哲学根本对立。
尽管如此,现代的孔孟之徒仍自欺欺人说什么“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失衡,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庸之道在解决现代社会失衡的问题上,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途径和理念”,“提倡中庸之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于是,“中庸之道”便成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时髦理念。
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社会便从未在“和谐”中发展,全部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会“和谐”吗?如果“和谐”,便不会有奴隶起义。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会“和谐”吗?如果“和谐”,便不会有农民造反。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会“和谐”吗?如果“和谐”,便不会有工人阶级的反抗与斗争。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依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也不是“和谐社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在“和谐”中发展,因为“到了共产主义也还是有斗争的,只是新与旧,正确与错误的斗争就是了。” (毛泽东语.转引自1975年3月1日《人民日报》)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建设所谓“和谐社会”,不谈阶级和阶级斗争,否认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是彻头彻尾的历史唯心主义。
鲁迅曾经指出,在阶级社会里,不存在真正的“中庸”,“自命为爱‘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过激的”(注1)。鲁迅还指出,中庸“实乃进步之大害”(注2)。“斗争呢,我倒以为是对的。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正人君子者之流深怕这一着,于是骂‘偏激’之可恶”(注3) 不消灭剥削,不消除两极分化,虚拟“和谐社会”的幻景,魔术师的表演着实让一些人窃喜。因为,这些人深谙“和谐”的真谛:这边喝着你的血,那边弹奏着麻醉曲。
当今世界,强权横行。超级大国和第三世界,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何曾有过“和谐”?轰炸南联盟,入侵伊拉克,占领阿富汗,在世界称王称霸,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地球上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和谐世界”就是虚拟的幻景。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其实乃是卑怯”(注4)。如今的“卑怯”又有了新的解释,--韬光养晦。建设“和谐世界”,魔术大师“其实是在向‘他们’献媚或替‘他们’缴械”(注5)。
当今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风起云涌。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世界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毛泽东四十多年前写过一首词,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抄录如下作为本文的结尾:
念奴娇·鸟儿问答(毛泽东,1965年秋)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注1:《南腔北调集》
注2:《致曹聚仁信》
注3:《三闲集》
注4:《华盖集》
注5:《且介亭杂文二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