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革命实例说明周易是分析问题和研究辩证法的工具
用革命实例说明卦象中各爻的得位与失位是分析问题和研究辩证法的工具
《周易》中的每一卦的卦象,都是由两个三画卦的上下重叠所组成,在下的称下卦(也称内卦),在上的称上卦(也称外卦),形成了六画卦。这里的每一画,又有一个专用名词,叫作“爻”。 每一爻都有阴阳之分,其中阳爻的代号为九,阴爻的代号为六。所以由下而上,分别取名:初九或初六、九二或六二、九三或六三、九四或六四、九五或六五、上九或上六。其中一(初)、三、五爻居奇数之位,为阳位;二、四 、六(上)爻居偶数之位,为阴位。在卦象图上,凡阳爻处阳位的,称得位,反之称失位;同样,凡阴爻处阴位的,称得位,反之称失位。第二爻和第五爻可分别看成是下卦和上的领袖。在每一卦中,除乾坤二卦分别由纯阳和纯阴爻组成之外,其余各卦,都是由多少不一的阳爻和阴爻混合组成。
得位者何意?这从既济卦中便可得知。济者,渡河之意。既济,指渡河大功告成。为什么能够大功告成?卦象图()指出,全图共六个爻位,其中所有的阳爻都处阳位,阴爻都处阴位,说明六个爻都得位。正因为都得位,所以才能获得成功。这说明,所谓得位,就是指成功的因素,指成功的各种条件,指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指处理各种矛盾时的正确指导思想、路线方针以及所采取的得力措施,等等。六爻都得位,说明对各个方面的矛盾处理的都很好,以中共斗争史为例,就像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在西北战场胜利了,在东北战场胜利了,在华北战场胜利了,而且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出奇制胜的任务,同时在各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搞得也都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土地改革的进展也很顺利,人们的支前工作十分勇跃,等等。这一切说明各种矛盾处理的都很好,如同卦象上的各爻都得位的表现一样。所以解放战争能取得胜利。
失位又指何意?这可从未济卦中得知。未济,指渡河未能取得成功。为什么没有成功?卦象图( )指出:全图共有六个爻,其中所有阳爻都处阴位,所有阴爻都处阳位,说明全卦各爻都失位,所以没有成功。这就说明,所谓失位,就是指成功的条件不具备,也就是指各种不利的条件而言,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主观举止的失误和不能把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甚至把有利条件也丧失的因素在内。如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的国民党,本来在当时对他们继续统治中国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但就是因为他们举止失当,结果把所有的有利条件都丧失了,最后在战场上造成西北失利,东北失利,华北失利,总之处处被动。这种情况,就像卦象中的各爻都失位一样,所以他们最后失败了。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说明如下问题:
(1)在未济卦中,各爻都不得位,说明各爻都遇到不利条件。并因此而致使各种矛盾都不能得到正确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成功,就只是一种空想。而空想对成功是无济于事的,故称之为“未济”。但是要把空想变成现实,就得一切从头做起,就像从解决未济卦再回到乾卦到既济卦之间所经过的六十二卦中的矛盾与斗争那样,把这所有的矛盾都解决好了,就会由都不得位变为都得位,从而由不成功走向成功,由失败走向胜利。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不能把失位和得位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看成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以相互转化的东西。历史上凡能取得成功者,无不是遵照这样的道理努力的结果,就以共产党的发展史为例,也完全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一般地来说,从共产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前,这是属于共产党的“未济”时期。尤其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使共产党所领导的各根据地都处在被动挨打之中,大片的根据地被丧失,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也都节节败退,总之形成了个个都不得位的被动局面。这对国民党来说,相对地就处在了个个都得位的情况下。面对这种现实,共产党内部引起了争论.以博古为代表,认为这是敌人的强大所造成,然而敌人的强大是客观存在的,而自己又无法改变它,就说明共产的失败已成定局。实际这就是在当时把共产党的失位和国民党的得位(胜利)看成了无法改变的东西。再一种认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认为这种被动局面,是共产党的三大错误所造成:第一,防御时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第二,进攻时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第三,转移时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有了这三大错误才造成全局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但这不是不可以转化的,只要共产党克服了自身的这些错误,局势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遵义会议上接受了毛泽东的批评意见,从此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由失败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走雪山过草地,吃尽千辛万苦,正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争取这个转化的努力与表现。但是在这个转化的全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好每一环节上的每一种矛盾,像长征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中间对每一较大矛盾的解决,都会影响到总局势的转化。比如在长征途中,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会师后把红军转移到何处去?毛泽东主张集中全力向北转移,走北上抗日的道路,张国焘反对。实践证明张国焘的主张错了,毛泽东的主张迎来了向胜利转化的新曙光。
再比如对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解决,当时若按照解放区人民的呼声,把蒋介石杀了也觉着不解恨,但党中央却以和平解决的方式告终,从而为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打开了第一道大门,也为整个矛盾的继续转化创造了新的条件。
再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矛盾再度突出出来,但怎样解决好这矛盾,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以用战争的办法,也可以用和平的办法。但是,若用和平的办法,又怎样实现和平?若用战争的办法,又怎样进行这个战争?当时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关系到能否最后完成整个矛盾转化的问题。结果,因为共产党做的都正确,于是就使的整个矛盾都发生了有利于共产党的转化。
以上说明,共产党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经过这种种努力,共产党就由处处不得位转化为个个得位,从而使后来大功告成。而国民党却从那时起,就由个个得位转化为处处失位,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个过程对共产党来说,在《周易》中,就如从未济卦回到乾卦向既济卦奋斗一样,对所遇到的问题,就如从乾卦到既济卦所遇各卦的各种矛盾与斗争的处理一样,因为都处理的好,所以在实际行动中就能节节取胜,并得到最后的彻底胜利;对国民党来说,因为在他胜利时不能解决好胜利中出现的新矛盾,结果就走向由既济卦向未济卦的败退一样,所以彻底失败了。
由此可知,一部国共斗争史,也如一部《周易》,只要学会对《周易》卦象的正确分析与运用,犹如对历代兴亡史的研究,就可知道自己兴衰成败的原因,从而起到预测作用。
(2)在《周易》六十四卦中,除既济卦和未济卦的卦象中的各爻分别都得位和失位之外,在其余六十二卦中的每一卦中的各爻,则总是有得位与失位交错组成,从而形成各卦中的不同的有利与不利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的条件。因此在不同的卦象中,某爻的地位和性质完全相同,但因他周围其他爻的不同,在矛盾对立统一的斗争中就会产生出不同特点和后果。
以蹇卦和既济卦为例:蹇卦的卦象是:,即由坎卦和艮卦两个单卦组成;既济卦的卦象是:,即由坎卦和离卦两个单卦组成。单看这两卦中的第二爻(六二),都是阴爻,都得位,在下卦中都居领袖地位,而且在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也都一样,都是被前面的大江大河(坎卦)堵住去路。这一切虽然都相同,但在两者的前进中的结局上却产生了很大的不相同:蹇卦中的六二得到的结局,如六二爻辞所说:“匪躬之故”,就是说献出了生命。既济卦中的六二得到的结局,也如这爻辞所说:“七日得”,就是说,经过一段斗争,得到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别的原因,这就是因为蹇卦的第一爻(初六)失位,既济卦中的第一爻(初九)得位,说明它们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结果在同样的困难面前,就造成一个失败,一个成功。这同时也说明,要想使失败变为成功,就得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才能实现。
再以历史事实为例,如太平天国的英雄石迭开,在战略转移中,被大渡河拦住去路,而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在战略大转移中,也在这同样的地点被大江大河拦住去路。两军相比,都是革命的队伍,都是被敌人打败之后实行战略上的大转移,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遇到大渡河,这说明两者的情况是很相似的,但是又因为其他条件的不同,如工农红军是无产阶级的队伍,是共产党直接指挥的军队,有着最科学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也有着高度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等等,而石达就没有。结果红军就能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去扩大敌方的不利条件,从而使矛盾发生向自己有利方面的转化,最后战胜了敌人,而石达开就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就以失败告终了。
这个历史事实,就如同通过对《周易》卦象中各爻的得位与失位的研究一样。在卦象中,虽然在不同的卦中有相同的爻,但就因为卦象中的其他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各自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同时也就导致了两者结局的不同。对失败者来说,要想使自己的失败变为胜利,就得设法变自己的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才能达到目的。这也就告诉给人们:在矛盾的运动中,为什么不能把矛盾诸因素看成是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成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可互相转化的东西。同时也告诉人们,也正是通过这种转化,才能实现怎样使矛盾的斗争在斗争中走向统一,又是怎样成为统一。
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是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援引毛泽东的《矛盾论》)
通过以上所述,对《周易》各卦中的卦象各爻的得位与失位的运用,正好达到列宁所说的这个目的,所以说这得位和失位在《周易》中的运用,就成了人们研究和学习辩证法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