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强坛深水的斑竹谈批评
和强坛深水的斑竹谈批评
强坛深水的斑竹多是年轻人,对新的事物应该有较强的理解接纳能力。对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不准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等决定精神,应该是比一般老百姓体会得更深,实践得更力,运用得更广。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在你们这儿既是承上启下,也是实验和示范。作为在中国影响也许是最大的国是论坛,说是论非应是强坛的常态。
说是容易,强坛有几位高手,动辄就是什么某某人或事有何深意?说明啥?感悟啥?啥用意?启示啥?感人至深等等。就象一个不太高明的笑话演员,笑话一出口,听众没感动,他自己倒笑得前俯后仰了。如倪、公、晨诸公。
要论非就不容易了。当然,说不容易也是就一方面而言,要论起毛主席的“非”来,强坛某些斑竹可是大方得很,什么反毛、非毛的帖子都往外放。如果真是毛主席的非,那倒也应该论。毕竟他老人家在高位多年,也不可能不出一点错。确实是从接受历史教训,改进工作角度出发,议一议也无所谓。比如我认为他对某人就有点心慈手软,明知其一定要走ZBZY道路,却仍然对其网开一面。虽然也可能是将其作为反面教员,但代价太大。然而,某些人论毛的非,却大抵是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套话,一开口,就是什么饿死三千万、晚年错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沿。似乎套话讲多了就成了真理。只是,饿死三千万的根据呢?濒临崩溃的事实呢?
要论非,就要有点做学问的态度,要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有关错误案例或事实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发生错误的原因的合理假设,并用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论证假设的可检验性、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在假设成立的基础上,寻求预防错误发生的体制,教育,心理,法制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这才是论非的正确态度。
就一般人而言,也许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学问,在饥饿原则威胁下不得不捉老鼠的屁民们,对身边发生的不平事,可能更多的是从感情出发而吼叫出的激愤之言,上不了大雅之堂!然而,认真批评现在的社会腐朽现象的文章,“特别是”批评当政领导的错误或过气领导错误的帖子,就能放行么?
客观地研究一下,目前社会存在的问题,还不得不批评批评:比如民间意见较大的两种状况,一是公务员的财产公示,是应该而且必须的,为什么多年拖着不办?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卡在谁手里?二是退休双轨制,明摆着的不合理,不公平,是谁制造的?又是谁拒不改正的?既然“全党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什么不将这些情况向人民公开说清楚?
还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造成了两极分化,那就是“走上邪路”了,那么,两极分化的标志是什么?基尼系数超过0.46是什么意思?号称社会主义,基尼系数却比资本主义的还高,说明了什么问题?就连温总理也慨陈:“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过大”。这个过大的差距是怎么造成的?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吗?
成绩和可能存在的错误有目共睹。不管是从现在的社会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他行政的理念和结果有没有可能出错?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对错误的理念和结果应不应该批评?答案似乎也是肯定的!然而,从斑竹们目前掌握的放帖标准和尺度来看,批评的帖子虽然不会跨省追捕,但却可以“留中不发”,帖子多次的石沉大海的事实,叫我们又能批评些什么呢?
固然,斑竹们也一定会受到各项规定和上级的制约,敏感事件,敏感人物,敏感词句也象绿坝一样限制或过滤着让人头痛的帖子。但是,只要我们保存良知、出于公心、尊重事实、让自己的心和广大的工农群众一起脉动,并以此而赢得多数网友的信赖和支持,相信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也是最终符合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宗旨的。
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很多的信息都是公开且透明的。捂着脓疮不让挤,只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愚蠢和皇帝新衣式的作秀,最后必然导致脓疮穿包。越来越广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压制善意的批评无疑都是其不可忽视的间接原因。可以说,对当局适度的批评、网友和斑竹的良性互动,恰象给一只充满怨气的气球开辟了慢消气的渠道,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之一,不知斑竹以为然否?
也许,我这个帖子又有点敏感,某些不敬的词句又会刺激一下久已麻木的神经。没问题,要么动手术,要爽快就直接枪毙。只是,“不准压制批评”怎么办呢?